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东坡词作虽然只有350首左右存世,与其诗与散文相比数量显得少多了,但在词家中已属高产.东坡胸怀豁达,性格开朗,知识渊博,文思敏捷,在亲友聚会时,他喜欢唱和诗词,往往产生上品.文章选了他4首和韵词与原唱比较赏析,从中可见其思想境界、情感世界、艺术水平胜人一筹.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艺术创作,与中国酒文化密切相关.现存东坡词300余首,竞有半数以上涉及到酒.其中的关联,一方面是东坡对传统醉美风范的认同,另一方面在于他融会高尚的人格修养、精深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于己怀,在把握传统醉美精神的基础上对"酒趣"的内涵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的开拓与扩展.  相似文献   

3.
从北宋中后期至清康熙朝约600余年间,历代词人共有230人次韵东坡词凡531首,追和东坡词原作共计36调67首.宋代即有40人102首次韵东坡词,显示出东坡词在宋代词坛的强劲影响力;金元是次韵东坡词创作的一个低潮时期,只有9人共14首次韵词产生:明代则以74人凡210首的巨大数量,将次韵东坡词的创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峰;清代顺、康两朝则以107人凡205首的丰硕成果,继续保持着次韵东坡词创作的巨大热情.历代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次韵数量最为巨大,多迭109人共247首,强力彰显出她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东坡词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东坡词既是苏轼“士以气为主”理论中“刚”、“大”、“正”主体内蕴的形象显现 ,同时也是其凌眇万物、挥斥八极之人格气度的文学外化。东坡“词心”澄澈旷远 ,体露出生生不已、往而有住、日趋日新的“近思”精神 ,其相对永恒和自由旷达的精神内蕴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性命自得”之说与实践理性精神的体现。东坡词“月白风清”境界烛理洞彻、超拔旷逸 ,体现出心性合一、自性与万象相融的超眇之美 ,从根本上说 ,也与苏轼“事理皆融”、“表里洞达”的哲学主张有着某种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东坡咏物词的开创之功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坡在文学的许多方面都有开创,这种革新的精神同样体现在他对于咏物词的创作上。除去一般性的继承传统之外,他还将自己的身世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注入其中,使咏物词在艺术上不仅丰富多样,其中比兴寄托一体还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坡词自度曲考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意在考定一个长期为人忽略的事实 :以不尽协律而为人说短论长的东坡词 ,原来却有自度曲。种种材料表明 ,苏轼对音律的掌握具有较高的程度。东坡词有 5调 ,可确定为自度曲。由此对苏轼重新加以审视 :他是一个知音识曲的词家 ;知音识曲是其词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 ;苏轼作词不拘守音律 ,“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  相似文献   

7.
福建仙溪傅氏家族在宋代是一个研究苏轼的世家,其成员著有多部研究苏轼的著作。傅藻的《东坡纪年录》是宋代最著名的东坡年谱。此谱的特点就是严格依据东坡本人的作品来排定苏轼的生平,并努力将其可考的作品一一系年。傅共的《东坡和陶诗解》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注释苏轼和陶诗的著作,也是一部新发现的宋人注苏诗之作。傅共注苏轼和陶诗注重释意,在学术上亦有一定的价值。傅幹的《注坡词》是现存最早的东坡词注本,《注坡词》在东坡词的背景介绍、语意解释以及词意阐释上都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而其对苏词中"今典"的解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傅幹还用了"以苏注苏"的方法,用苏轼的其他作品来印证其词。  相似文献   

8.
叶梦得与苏轼门人、后人及其追随者有着复杂的情缘、学缘和血缘关系,叶梦得心中有浓郁的“景苏”情结,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刻意规模苏轼,特别是其《石林词》与东坡乐府有着惊人的相似,其清旷、达观的词风以及直接隐括苏轼诗文入词,用东坡词韵乃至词意作词,善于点化前人诗文典故,在“以诗为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已初露“以文为词”的端倪等方面,均体现出一种的特殊的创作取向。  相似文献   

9.
东坡词因其人的士大夫典范性与其词的特殊艺术性,在历代词评中一直是众家评论的焦点.就整体词史发展脉络而言,东坡词往往被视为词坛剐格,却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事实上,东坡词的影响性除了开启南宋豪放一派词风的成就之外,在号称词学复兴与总结的清代,另有其他面向亦值得深入探讨.就清代重要的几种词选而言,大多自有其理论主张而选词,但因为东坡其人具有士大夫典范性,其词又富有新变性,使其词作入选的原因和状况显得较为复杂,反应出东坡词对清代词学所具有的不同层面影响力.因为清代词学一派理论之生发往往是为对治前一词派在理论与创作上的弊端而来,虽然各选本所选规模与选政等皆有所不同,但纵现其论词蕲向,其中隐约存在一前后对应而互有补充的变化脉络.因为东坡其人其词的士大夫代表性和多元词风,使得选家面对东坡势必有所取舍,才能将之纳入其理论体系中.本文拟以清代具有代表性意义及相关的几种词选,对东坡词之选录状况进行比较讨论,期以微现此中所透露的词学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东坡词较少为人涉及的若干局部和侧面的考察。词作所表现的“故乡情结” ,大略出于故乡山水的秀美 ,词人政治上的不得志以至受挫折 ,以及佛老思想的影响。其纯写伉俪之情的词作 ,取自个人的爱情生活 ,是真挚爱情的颂歌。官妓送往迎来 ,是唐宋官场一种特有的风气 ,东坡词可供“典型解剖”。东坡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文人生活 ,范围广阔 ,内涵丰富 ,有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1.
秦观对东坡词的接受主要表现为:第一,艳情类词作对苏词“雅化”品质的认同,包含内容、表现手段、语言三方面的雅化;第二,词作功能、词学观方面,秦观与苏轼暗合;第三,秦观早期词作对苏轼豪放词有所模仿;第四,秦观对苏词的一些句子、句式和构思也有所取法。秦观实际充分吸收了苏词的一些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才情,才最终成了自己独特的词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东坡生于眉山,平生对常州情有所钟,最后终老于常州。理解东坡的常州情缘,是深入体会东坡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考核了东坡在常州境内所作的六首词,对其写作时间和背景作了辨定,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3.
薛瑞生先生在《东坡词编年笺证》中标注的东坡词运用的《世说新语》典故有22处,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郭幸妮以该书为依据,考索出东坡词运用的《世说新语》典故达53例。在此基础上,经过考辨后,对之进行再补充,另外考索出28例。其中包括:①薛笺漏注或误为它注的5处。②薛笺注引《晋书》,而似以典出《世说新语》为宜的2处。③薛笺注引《晋书》,而似以典出《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为宜的1处。④同出自一典故,薛笺只注引了其中一处,其余诸处不加注的18处。⑤在叶嘉莹先生主编的《苏轼词新释辑评》正编部分(确认词)的《意难忘》阕(此阕薛笺未录)中找到2处。  相似文献   

14.
薛瑞生先生在《东坡词编年笺证》中标注的东坡词运用的《世说新语》典故有22处,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郭幸妮以该书为依据,考索出东坡词运用的《世说新语》典故达53例。在此基础上,经过考辨后,对之进行再补充,另外考索出28例。其中包括:①薛笺漏注或误为它注的5处。②薛笺注引《晋书》,而似以典出《世说新语》为宜的2处。③薛笺注引《晋书》,而似以典出《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为宜的1处。④同出自一典故,薛笺只注引了其中一处,其余诸处不加注的18处。⑤在叶嘉莹先生主编的《苏轼词新释辑评》正编部分(确认词)的《意难忘》阕(此阕薛笺未录)中找到2处。  相似文献   

15.
对于苏轼词,人们较一致的说法是因为东坡以诗为词,开阔了词的境界,开创了豪放词派。但深究其里,东坡词的豪放,首先是基于他的柔情,柔情是苏轼词格、人格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其词格、人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只不过苏轼之柔情于中国其他词人有着许多质的区别。这种独特的柔情贯穿东坡一生,是柔情铸就了苏轼的伟丈夫形象,这才是东坡词之所以美的深层原因。而这一点却常被人所忽略。   相似文献   

16.
论东坡词的“雅化”及其对词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坡词的本质意义是对词的“雅化”。苏轼批评柳永并非针对“婉约”,而是针对“从俗”。“以诗为词”的本质是引诗之雅以改造词之俗。“雅”的内涵已由唐之前社会功利性极强的“言志”转变为宋大夫以归隐为中心的精神宣泄。苏词以其题材之雅、境界之雅、艺术手法之雅完成了这一改造。其影响自秦、周而达姜、吴  相似文献   

17.
《东坡乐府》中有“名胜词”40余首,涉及的名胜景点近30处,且多集中在浙江杭州、湖北黄州两地。本文以苏轼杭州和黄州名胜词以及相关的名胜景点为对象,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说明苏轼词在词史发展中的意义及其词体革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魏了翁存词189首,不仅雄踞宋代理学家首位,在宋代文人中亦不算少数.鹤山以理入词,通过以理语入词、以理意融词、以理法构词三层面,努力实现理学与词体的结合,使他的词带有显著的理学色彩.不仅构成其词的个性特点,也扩大了词体堂庑,展示出宋词与理学结合的独特面相.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的论诗诗是东坡诗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诗本集中共收入论诗诗(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说)50余首,从内容、作法、体制等方面来看,可以说是杜甫论诗诗的嫡传.而东坡论诗诗更有其独创性,诸如品评诗人的视角独特而多变,对审美思维的深入探讨,艺术视野的拓展等.其论诗宗旨大体上可归结为对诗艺的研究和诗美的探求,从而显示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的《鹧鸪天》词计63首,数量为两宋词家之冠。其词开拓了《鹧鸪天》的题材内容,多抒写作者出处行藏的内心矛盾,揭示世态和人生哲理,意蕴丰厚深邃。其中农村词描绘田园风光民俗与农人形象生动细致,诗情画意与乡土气息浓郁,成就在东坡农村词之上。在写景、叙事、抒情、用典、对仗以及语言锤炼等方面,稼轩《鹧鸪天》词都有高超造诣,艺术风格多样。稼轩堪称词史上作《鹧鸪天》词的第一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