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布鲁斯与亚·科尔内都是当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论述,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极大的兴趣.本文仅就他们提供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作一个初步的、简要的比较.我相信,加强苏联东欧各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必将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客观上作为一种商品经济,经过众多纷纭的讨论,已被承认;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则需要作进一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讨。1972年,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计划性市场经济”的著名观点,但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不仅没被付诸实践,反而遭到某些非议。如苏联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可以这么说,波兰布鲁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源于波兰奥斯卡·兰格的经济模式,甚至又是兰格经济模式的补充、修改和完善的结果,在另一方面,布鲁斯经济模式又可称为匈牙利科尔纳经济模式的前身,科尔纳的经济改革思路在颇大程度上受到布鲁斯经济模式的影响。 从布鲁斯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看,其经济思想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呈现在六十年代前期,并以其代表著作《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为特征;第二阶段呈现在七十年代中、后期与八十年代,并以《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政治制度》一书为代表作。在他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经济模式的揭示、刻画、研究过程中,呈现出如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到经济学家苏星的又一本经济文集:《计划·市场·价格》(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深感得益非浅。收入此书的是作者在1978—1982年期间所写的十三篇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集中地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当前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自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问世以来,围绕着社会主义经济中短缺现象和本质归因的讨论十分热烈,特别是短缺归因的争论在我国学术界更是激烈。这不仅仅是由于短缺理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于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设计和政策贡献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与我国外贸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在赫克歇尔———俄林体系中徘徊许多年的国际贸易理论又活跃起来,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相对于在此以前的贸易理论,这些学说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二是以邓宁(J·H·Dunning)和波特(M·Poter)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新比较优势论。(一)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规模经济贸易学…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同马克思提出的节约劳动时间、有计划分配劳动时间规律,有什么异同之点呢?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的比较分析。我认为要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首先就要正确地理解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为我们留下的经济论著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弃旧图新,志在改革,积极寻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因而孙冶方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独立的、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建议。正因为这样,学习和讨论孙冶方同志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设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这点理论界的认识应当说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计划和市场如何结合的问题上,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苏东,自奥斯卡·兰格提出“试错法”以来,布鲁斯、锡克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设想。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也先后出现了“大计划、小自由”,“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等设想,这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讨论,取得了很大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正是以这些成果为理论依据的。本文拟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就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发表一些浅见。一、要充分估计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及其带来的后果在前一时期讨论中,为了突破传统观念和极左思潮的束缚,大家着重探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和如何充分利用这种作用,至壬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则讨论较少。现在看来,很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客观实践,是经济理论上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确认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包括计划工作在内的经济工作中,就必须遵循和运用作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主要机制是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魏金斯基,全名格利高里·纳乌莫奇·魏金斯基,又名查尔金,在中国工作时化名吴廷康,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时,笔名为魏琴、卫金,也有人称他魏金。1893年4月出生在俄国维  相似文献   

13.
1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的面貌焕然一新。特別是我国提出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要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这个宏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后,中国经济的前景问题更是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1988年出版了《中国的全球形象》一书,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技术发展等方面作了讨论。其中阿伯特·基特尔博士(Ph·D·Albert·Keidel)的《2000年的中国经济》一文,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作了预测。他的观点也引起了美国经济学家的重视,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曾牧野先生的第二本经济学论文集《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1999年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收集了他在1988年至1998年期间发表的部分经济学论文。曾牧野是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研究的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学理论问题都比较广泛。这本《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集中地反映了他深入研究和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热情参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成果。于光远先生为该书作序。《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一书分为理论、改革、开放和发展四篇。一、理论篇在理论部分收集了作者已发表的16篇论文。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  相似文献   

15.
价值论     
一、价值不是“核算的工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大家都知道的,但一谈到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作用时,人们的意见分歧马上就表现出来了。正如孙冶方在“论价值”一文的一个脚注中所说:“经济学家为了辨别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起作用的差别,创造了不知多少‘级别’的作用,如‘调节者作用’、‘调节作用’、‘影响作用’、‘重大作用’、‘一定作用’以及上面所说的‘工具作用’等等”(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13页)。其实,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议论,都是从斯大林的经典著作中搬来的。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限于商品流通范围内,同时也扩展到生产方面。诚然,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中,并没有调节的意义,可是它总还影响生产,……因此,在我们的企业中,这样一些问题,如经济核算和赢利问题、成本问题、价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并强调“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党中  相似文献   

17.
对价值规律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问题,是长期争论的老问题。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史上,对于价值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重新认识和付出巨大代价的艰难曲折过程。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伴随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价值规律问题又以崭新的课题提到人们的面前。实践启迪人们思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许多经济规律,为什么唯独价值规  相似文献   

18.
亚诺什·科尔奈是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的倡导者之一,以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而获国际赞誉。科尔奈是世界上较早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即苏联模式的僵化、低效率等诸多弊端的学者,他提出的关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和改革的思想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已不觉得很新鲜,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则是非常可贵的。研究科尔奈及其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科尔奈首次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悖论性质展开论述,并对改革中一些困扰人们思想的理论问题作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孙冶方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及至“四人帮”倒台后,在周密调查研究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去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和改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强调在计划经济中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提高利润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用资金价值量划分国家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权限;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加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等。这些见解,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怀着向冶方同志学习的心情,就冶方同志的有关体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谈点认识,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约·穆勒是完成西方经济学说首次系统综合的著名经济学家。其经济伦理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折中调和。他的经济自由观既强调个人自由必须得到充分尊重 ,政府干预必须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又强调个人自由必须以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为前提 ,反对损人利己 ;他的经济公平观是机会均等优先 ,兼顾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 ,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约·穆勒经济伦理思想中所蕴含的反封建、重平等成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范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