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现行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模式为出发点,围绕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运用效率,分别从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监控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发现目前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建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多媒体信息系统。利用该信息系统 ,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态势的迅速变化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步伐的加快 ,我国现行农业综合开发体制已经显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 ,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其中 ,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 ,如何拓展农业综合开发的筹资渠道 ,是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筹资问题及根源的基础上 ,提出了若干拓展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筹资渠道的对策思路。  一、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启动背景及现状  为了解决我国 1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国务院于 1988年开始设立国家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阐释农村公共产品多中心供给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多中心供给机制的建设思路和障碍,最终得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给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带来新的创业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应作战略和政策调整.继续以改造中低产田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和农产品总量平衡为前提,以发展高投入、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和外向型农业为核心,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国家在投入政策上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重点调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投向比重、资金投入的比例以及财政资金的投入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10多年来,资金管理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较多带共性的问题: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完成;有偿资金回收难,管理不规范;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少数地方财务账目混乱等。对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全面监督与管理,建立完整的财务监督体系,强化农业综合开发的财务监督才能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有偿资金及时回收,杜绝违规违法行为等。  相似文献   

7.
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对当初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是否有进一步反思和调整的必要,以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与时俱进,沿着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正确有效地做好工作?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湖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提高湖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通过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户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提高湖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了科学、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定位及其变迁的基础上,洞察其变迁的原因所在,并对新阶段的农业综合开发进行定位,以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潜在优势,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城镇资产建设问题比公共产品支持更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但是,由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城镇资产建设制度匮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极为艰难而漫长。为此应当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要取向,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同时要在城镇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资产建设支持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从行政学视角来分析,本质上,主权起源于社会治理。从学理上看,共同体设置主权者主要是为了提供和维护公共产品。主权和主权者是两个历时性的概念。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发展到后工业化,主权的属性将从私人属性逐渐回归其本质的公共属性,主权者也从私有属性的主体转化为公共属性的主体。行政行为的行动逻辑是行政责任结构形成、责任链条传递和责任实现的逻辑。在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行政行为的责任结构从农业社会以秩序为主导发展到工业社会以效率为主导,并在后工业社会的合作共同体中形成以公平为主导的责任结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不仅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于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农村公共品的内涵及外延、需求及供给的现状、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以及改革路径等方面对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早日实现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政策建构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体制创新,在有效的公共政策的框架下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这是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陕西省556户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有:第一,目前农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依次为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医疗、饮水设施、教育;投资重点为生产性公共产品。第二,农户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及保障性公共产品满意度较高,总体评价中等偏上。第三,三类公共产品供给效果优劣依次为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产品和生产性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5.
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技术创新。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技术创新受技术市场需求、资源配置倾向、农业科研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农业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公共品特性,影响着农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进行、传播和使用的诸多环节。对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农业技术实行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资、分级组织、科学管理以及强化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运作,是扩大公共品供给规模和提高供给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信息物品产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物品的排他性与共同性以及公共物品的特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信息作为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使用性质,以及其在排他性使用控制中所存在的困难,为此探索了信息物品可能的产权安排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对农业基础设施产品属性、收益区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农业基础设施各供给主体的责任、范围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构建农业基础设施多中心协同供给体系。纯公共物品及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机构型供给,通过成立专委会实现科层制协同。俱乐部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政府与企业联合供给,政府与企业通过公私协同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村庄范围的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战略性协同、沟通性协同以实现政府与农民联合供给或农民自治供给。受益范围为村小组或几户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农民自治供给为主,通过沟通性协同使农户能顺利实现合作供给。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企业供给或农户自己供给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证券交易信息是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俱乐部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因此,将所有信息均质的认定为公共物品,主张将交易信息纳入公共领域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明确交易信息的产权归属是保障信息安全,有效应对信息侵权的前提和基础。赋予证券交易所享有交易信息的产权,不仅符合效率的原则,也是我国证券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公共物品理论 ,针对农业科学研究的特点 ,提出了物品谱的概念和一个公共物品属性分析模型 ,并用它对农业科学研究的经济学性质和投资进行了初步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科学研究按经济学性质进行较详细的分类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设计困境与实践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品可以说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国家也通过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政策等来支持公共品供给,实际是农村的公共品供给仍然不足。笔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公共品供给困难主要是由于制度的规定性与当前农村社会基础的偏离所致。要解决公共品供给困难的问题就需要增强村集体组织的力量,以农民合作的方式实现公共品供给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