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时下的说法,学生观可以以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句话来表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如果按照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里的有教无类,不带任何阶级因素,这里的因材施教,是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多多少少地学到点东西,成人也罢,成才也罢。正如胡锦涛所讲的那样,中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人才和数以亿计的有一技之长的建设者。中国的未来正充满希望地注视着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反省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能用适当…  相似文献   

2.
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观指导上,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增强自信,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有必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阳宁 《科学咨询》2008,(22):5-6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很早就提出的教育理论,由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当今世界这一理论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因材施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清楚每个学生的优劣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观指导上,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增强自信,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有必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陈楚金 《科学咨询》2022,(6):146-148
班主任工作在遇到师生沟通难、学生性格差异大、学习内容单一等问题时,可以借鉴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民主管理”“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通过民主管理、因材施教等方式,培养学生提高对生活的感知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生的错误,只有少部分是自身能力不够,其余都是学生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有句俗话说:"习惯决定一切."思想家培根也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张积荣 《科学咨询》2009,(16):50-50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为了不教,所以一切教学活动应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条件,促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实现主动地、生动地学习、并学会学习,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最基础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由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培养,把学生仅仅看作信息的接受者,转向研究认知结构及个人情感、价值、态度等."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它正逐渐成为教学心理研究的新观念、新领域.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生为本,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尊重、关心、信任和无条件地接受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作为老师不应只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健康又分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碍,不仅影响着正常学习、成长,而且还会导致违法犯罪,甚至酿成悲剧.只有心理上健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所以培养初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国庆 《决策探索》2013,(22):85-85
今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回应政协委员的提问时,用四个词形容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很早就提出的教育理论,由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当今世界这一理论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因材施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清楚每个学生的优劣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是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还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完全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所以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了到普高就读,剩下的成绩较差或者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就被职业学校招收进来,这些既成事实的客观存在,既不是学校、教师所能左右的,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作为职校老师,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学生,那么我们就只能面对现实,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我们职校教师的聪明才智,争取在英语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教师如何关注、培养每个学生呢?我认为应抓好“四字诀”.首先学会爱学生,包括如何爱护如何尊重信任如何理解宽容.在建立了良好师生情感下,其次是如何“严”要求学生.再次是掌握“激”和“赞”学生,它们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小琴  罗平 《科学咨询》2008,(14):17-17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斗转星移,当今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康人格,教会学生做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宽广的胸怀,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修养。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我们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成就这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以共产党人的宽阔胸襟,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具体的说,领导干部胸怀是否宽广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容""让""实"。宽广的胸怀体现在一个"容"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要组织和调动广  相似文献   

16.
郑万学 《科学咨询》2003,(22):48-49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育人模式,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现代学生观是指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的的学生主体观.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做到"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和应有的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相似文献   

19.
张海珍 《经营管理者》2012,(7X):360-360
为了克服大班授课的不足,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层分组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职教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素质教育在当今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倡导的新理念.它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我校从2007年着手“参与教育实践研究”,纳入特色学校建设行列,在探索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也摸索出一些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