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付镪 《经营管理者》2015,(7):134-136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关键点,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对解决中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失、内部人控制等管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资本市场作为资本运作融通的信息和中介平台,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资本市场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推动力作用,提出了政策性推动力和市场性推动力的概念,并结合鄂武商股权争夺事件作为案例,分析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市场性推动力作用,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为基础,对会计信息的产权进行了分析与界定,认为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会计信息的产权,并且对会计信息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会计信息市场化必要的,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且也是可能的。最后,本文介绍了会计信息市场化的模式和衍生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人力资本产权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承坪 《管理科学》2003,16(1):84-88
物质资本是一种被动性资源,对企业效率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究其原因,只有人力资本这种主动资源才能创造企业的新价值,影响企业效率.界定和保护物质资本的产权固然是重要的,但从企业效率的角度来说,界定和保护人力资本产权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只有人力资本产权得到充分地界定与保护,才能解决好人力资本所有者资源配置的机会和动力水平问题.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企业效率意义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凸现出经济中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于经济的影响,合理的制度体现了界定产权的结果。对合同的理解以法律角度的较多,且对巴泽尔产权理论的思想多系统性介绍,本文以巴泽尔的产权理论为基点,以产权理论来管窥合同的重要性,并透过合同与产权的关系以观农村改革中土地产权的问题,提出合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物质资本是一种被动性资源,对企业效率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究其原因,只有人力资本这种主动资源才能创造企业的新价值,影响企业效率.界定和保护物质资本的产权固然是重要的,但从企业效率的角度来说,界定和保护人力资本产权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只有人力资本产权得到充分地界定与保护,才能解决好人力资本所有者资源配置的机会和动力水平问题.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企业效率意义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赵闾峰 《经营管理者》2013,(21):191-191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经营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开篇对产权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了国有企业经营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着重探讨以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来指导国有企业经营改革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得我国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规范化市场化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历时20多年的国企体制改革走到今天,遇到了产权改革这个躲不开、绕不去的难题,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又有了国企产权改革该不该进行下去,以及怎样改革才是正确选择的大讨论,应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产权改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眼下还很难说谁的办法就一定完美无缺,不过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宏观目标出发,国企产权改革绝不可半途而废,既然回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产权重组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企业产权是一种商品,企业产权重组的本质是一种交易行为。产权重组会计是指由于企业财产终极所有权发生变动而引起的经济业务所产生的会计事项,它既包括企业产权界定会计问题,也包括产权转让会计问题。文章主要从企业产权重组的基本内涵、产权重组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产权重组会计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企业产权档案形成于产权管理过程中,其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面广,是非常宝贵的资料,这些档案为解决企业的快速发展、产权纠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产权档案利用和保护等问题,加强和规范产权档案的管理,对于发挥产权档案的作用和服务企业的发展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晓丽 《经营管理者》2011,(10):139-140
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企业的核心问题就是协调并激发知识型员工。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通过对人力资本产权内涵、结构、特征等方面的阐述,说明了目前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因此,如何设立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一个需要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历时20多年的国企体制改革走到今天,遇到了产权改革这个躲不开、绕不去的难题,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又有了国企产权改革该不该进行下去,以及怎样改革才是正确选择的大讨论,应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产权改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眼下还很难说谁的办法就一定完美无缺,不过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宏观目标出发,国企产权改革绝不可半途而废,既然回头路不能走,那就得想方设法找出阻碍国企产权改革进一步深入展开的因素,只有正视问题能够有效化解其中的矛盾,将国企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现代产权经济学派的产权性质与功能、产权残缺等相关理论,揭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困境中存在的产权残缺及其根源,认为理顺国有资源产权的责权利关系及其运行效率以及对资源增值的分享,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治理的深入进行是非常必要的;并针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产权配置不当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国有资源产权运行效率角度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科龙”和“美的”两个案例的剖析 ,探讨企业产权安排、政企关系、治理机制与企业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产权清晰程度和产权的流动性是产权安排的两个方面 ,我国的产权改革主要是循着产权清晰的方向迈进;作为产权安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虽然产权清晰并不能必然带来企业效率的提高 ,但却是提高企业长期效率的前提 ,它通过激励、外部竞争等治理机制对企业效率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又决定了不同的治理机制对企业发挥作用的程度 ,即使是相同或相似的治理机制 ,在不同的产权安排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无产权保障的治理机制也能在特定条件下解决企业的效率问题 ,但却不能永久解决;产权安排不同的变迁路径不仅体现了政府作为大股东的不同理性行为 ,而且也是管理者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积累差别的产物。因此 ,通过各种形式的民营化优化企业的产权安排将是公有制企业改革的必然出路 ,而这种优化产权安排的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多方利益博弈下政府作为大股东的代理行为能否得到有效约束 ,以及管理者的人力资本产权能否得到尊重和确认 ,而管理者是否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则是这一改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赵林 《经营管理者》2013,(18):231-231
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基本特征就是农村宅基地产权归集体所有,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归村民所有,农民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对农村宅基产权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产权制度不完善也造成了很多问题。本文在论述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隶属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在实践中造成的问题,并为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胡志勇 《经营管理者》2013,(24):183-183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位置举足轻重。但目前的形势下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会进行体制改革,于是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产权问题的界定成了一个需要细心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界定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终取能够理清产权的界定关系,加快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改良产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任何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衍生出替代性问题,而避免这种替代性问题的方法是制定符合微观经济主体心理愿望的政策措施。本文根据移民追求收益最大化行为和移民土地使用权的实质性产权,首次提出了“产权置换”的移民补偿措施。本文认为“,多重产权置换”措施可以避免各种替代性问题,符合人本原则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了经济适用房的成本构成以及产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下经济适用房"有限产权"定义不明晰的问题。并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瑞玲 《决策探索》2005,(11):59-60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只有产权归属清晰.才能有明晰的财产所有者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人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只有产权的清晰界定才能够帮助解决信息和激励问题,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资源就可以得到合理的配置。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支配交易的真正基础是产权.只有产权明晰,经济行为主体才能形成与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从而产权就会像稀缺性和竞争性一样,进入决策者的信用函数,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分配理论的总结论述,从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交易成本、剩余索取权、契约、意识形态等方面对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总结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