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铁路正处于全面改革时期,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通过分析欧洲(尤其是东欧)铁路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转轨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采取的改革举措,针对我国铁路所存在的问题及与欧洲铁路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对我国的铁路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一些基本粒子表。都只是对已经知道了的粒子,被动地、服从表面现象地、敘述性地加以分类和排列,不能反映基本粒子乃是物质构造之相近类型的一个自然序列,对于基本粒子的研究缺乏指导意义,更难成为建立基本粒子统一理论的依据。本文所提出的基本粒子体系表,彻底地贯彻了基本粒子与其反粒子共轭对称的原理,并把同位旋和奇异性推广到所有的基本粒子上。所得的结果与现有的实验资料及理论的计算都无矛盾,并能严格整理和正确认识实验事实,很自然地容纳了理论所予言及实验所发现的粒子,还予言了新的轻子(ρ~0,)、新的超子(~ 、~-、Ω、)、弱子(W~0、)、及反引力子()、反光子()、反π~0介子()、反 K_1~0介子()、反 K_2~0介子,反Д~ 介子(Д~-)等14种新的基本粒子存在。它与现有的一些基本粒子表比较起来,至少更具有系统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西田哲学,这里所提出的是西田几多郎的最后的观点。那是一种实在论(“历史的实在论”)。西田先生有时回顾德国实在论的传统,颂扬赫尔巴特(Herbart)和洛兹(Lo-tze)。赫尔巴特认为,承认在我们经验所产生的世界概念中包含许多矛盾和混乱,并把它重新理解为没有矛盾的存在论,这就是哲学。  相似文献   

4.
(1)自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首次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指出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以来,学术界关于这种矛盾的具体理解并不一致。我国传统的看法是,认为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是其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法的矛盾。后有学者著文否定这种观点,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之间并无矛盾,因而主张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是“他的形而上学体系与他的辩证法相矛盾。”我认为,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应当表述为:绝对唯心主义体系与合理辩证法(即马克思所  相似文献   

5.
这本著作的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是它对正统佛洛伊德学说的基本假设和理论结构的出色和简洁的介绍。作者很清楚地指出了佛洛伊德学说所固有的神话,错误的假设、生物学的思想,科学上的失察、内在的矛盾和主观唯心主义。他然后继续指出,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内在的矛盾和各种外在的压力一起,如何逼使人们继续不断地进行修正。他叙述和分析了霍尔尼(Horney,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译者)和弗罗姆(Fromm,德国精神分析学家——译者)怎样努力消除本能的定式和建立一种克服佛洛伊德学说内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念将征收定义为出于公益、强制无偿地取得当事人财产(主要是货币)的权力行为。这一定义既违背了关于征收概念的惯常的用法,又不能自圆其说,而且所隐含的价值取向也与法治的观念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和基石,是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一把钥匙。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首先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剖析中,看到了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到了由这个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对这些矛盾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建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动力。列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内战的南北战争,无论用兵思想、战争规模,还是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都与过去的战争有了极大的不同,明显地体现出现代战争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故它在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划时代的意义。南北战争(1861—1865年)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主张奴隶制的南部种植园主与主张雇佣劳动制的北部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所引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9.
(一)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所收述事怀人之作不多,但却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个性差异很大、社会地位悬殊的人物形象。他写出了他所感觉和理解的那些与他生活和事业发生过密切关系的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 散文刻画人物,共目的与方法当然与小说有别。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的情节来反映生活,情节必须服从人物性格。而散文  相似文献   

10.
生命与理性之间——关于人文精神讨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文精神讨论中,二张(张承志、张炜)和二王(王朔、王蒙)所代表的不同观念的冲突,是来自于人的生命激情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它既是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人的矛盾,也是人类历史友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矛盾,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人文精神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辩证规律,不完全自觉或完全自觉地按照客观世界辩证规律进行的思维。普通思维是反映事物相对稳定状态下的质的规定性的规律,不自觉或自觉地按照这些规律认识世界的思维。普通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同、异,辩证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矛盾的发展和转化。和谐思维是以和谐(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方式正确地处理非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对抗思维是以对抗(双方激烈地抗争,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正确处理事物的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一些在学业发展、职业规划、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认同等方面出现问题的高校贫困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有关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从中发现这些贫困学生所遭遇的发展困境背后的原因往往围绕着五对不易调和的矛盾,包括学业与生计、交往与消费、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以及勤奋与投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案例呈现的方式,分主题地阐释和说明它们与贫困学生个体发展困境之间的关联,以引起人们对这些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关于矛盾的协调、调和的学说。苏联学者米·费·奥甫相尼科夫所著《黑格尔哲学》(三联书店1979年10月第1版)指出,“矛盾的调和和中介——这正是他的(指黑格尔)矛盾学说的真正本质”。“因此,尽管黑格尔的矛盾观是这位思想家的天才猜测之一,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家们发现借代辞格的本名和借名之间“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並“随所借事物与所说事物的关系,大別为两类,一为旁借;二为对代”。进而依次再分小类。我们从这样的分类实例中发现了矛盾和问题: 其一:在旁借(随伴事物与主干事物的关系)大类中,有“事物和事物的资料或工具相代”小类。举例: ▲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下述四对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其中包括劳动与需要的矛盾以及低一级层次上的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矛盾)、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这四对矛盾对生产力的作用不是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通过在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动力体系来实  相似文献   

16.
美国“模范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195 0 )是第一部赢得广泛赞誉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 ,但同时也受到某些民族主义思想极为强烈的华裔男性作家的批评。本文透过这场争论的表象 ,分析了与该小说有关的华裔美国文学的两个悖论 :1、“大熔炉”与“大拼盘”理论所蕴涵的同化与共生 ,彻底的融合与简单的混合的之间的矛盾 ;2、作者在创作《华女阿五》的过程中 ,潜意识地受到所谓“种族主义之爱”的影响 ,在对待种族主义问题上出现某种矛盾心态。这些矛盾 ,从本质上反映了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作为横跨新旧两个世界的文化边际人在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时所必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下述四对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其中包括劳动与需要的矛盾以及低一级层次上的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矛盾)、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这四对矛盾对生产力的作用不是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通过在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动力体系来实现的。为了弄清动力体系的结构和规律,从而对它实行正确的控制,首先需要考察人与自然问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矛盾诸方面统一性规定为两种情形,即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依存和相互转化。这两种情形固然是矛盾同一性所包含的内容,但在我们看来,仅此两点还不够,并且这两点还不是矛盾同一性含义中最深刻之所在。 在辩证大师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矛盾同一性、差异性的思想贯穿始终,基本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A依存于B,B依存于A。即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2)A转化为B,B转化为A。即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转化。(3)A既是A又是B。我们可以用通  相似文献   

19.
异化概念在历史上有三种用法或含义:(1)黑格尔的用法指矛盾的转化,或矛盾。(2)费尔巴哈的用法,指由于认识上的错误而产生出与主体对抗的结果。(3)马克思的用法,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即剥削剩余价值。在我国,很少人明确地在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多数都是在后两种含义上使用它。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观点认为;矛盾必分主次方面,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从而决定事物性质的变化的观点是违反辩证法的。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是矛盾学说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 矛盾分主次方面,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矛盾的双方必有一方处于主要方面,一方面处于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