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从纵向看,有原始部落“选贤任能”的禅让制,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汉朝的察举征辟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近代社会有文官考试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从横向看,有选官制、学校考试制与特殊人才选拔制等.总体上来说,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里拟从延续上千年的科举制入手,来探析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性,从而做到最优化地向社会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2.
第1期笔谈: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儒商与东亚文明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5)本栏目特约主持人:杜维明教授,周生春教授主题栏目:民国史新论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化问题的新思考[美国]柯伟林(16)胡汉民.西南政权与广东实力派(1932—1936)陈红民(19)抗日战争时期的高等文官考试制度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所确立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以及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是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扬弃与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与使用人才的有效办法。这项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日益显示出她的优越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欢迎。而如何提高人事考试的质量,保证人事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则是当前人事考试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考试质量是考试工作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着考试的成败。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考试工作发展很快,其范围之大、类别之多,影响之广,远非…  相似文献   

4.
日本公务员的考试制度,区分为中央公务员(即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与地方公务员的考试两种,二者大同小异,只是办理的机关及任用的机关不同而已。作者在(台北)《人事月刊》杂志节5卷第4期上发表文章,对日本中央公务员的考试制度作了介绍。日本中央机关办理公务员考试,可分为三种:(1)上级甲种考试,亦称第一种考试,相当大学程  相似文献   

5.
清朝也像中国其他的专制王朝一样,十分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为此,有一系列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为弥补科举取士和铨选循例任官的不足,达到破格选拔和重用人才的目的,在明朝保举制度的基础上,清朝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保举制度,并扩大了保举制度的适用范围。清朝前中期,由于政治和社会变动不大,制度包括文官保举制度多延续,少变化,大体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晚清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政治制度也在随之逐渐转型。就文官保举制度而言,变动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晚清时期文官保举制度和运行机制,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体现了文官保举的基本特征:文官保举制度不断地调整,文官保举的外在状况发生了多维变动,保举权在诸多人事权中的地位提升,文官保举对政治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超过其有益面。  相似文献   

6.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探讨了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化历程,力图使关心教育者对中育教育考试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我国建立了历史上最为完备的考试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尤以文官考试最具特色.戴季陶作为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执行和发展了孙中山考试思想,是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构划者和勉力推行者.戴季陶的考试思想从阐释孙中山的思想出发,具有其独特的见解,比如他冷静分析传统考试遗产,主张"熔中西于一炉",结合现实需要创新考试制度;主张考试权独立,强调五权政治的"连锁关系";强调考试与教育的结合,将教育与仕进之途相联系等.其考试思想对民国考试制度的实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东亚科举文化圈的一员,日本在平安时代曾推行中国式的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在江户时代亦曾施行以"学问吟味"为名称的考试选才制度。日本学者远山景晋撰写的《对策则》一书,最为直接地呈现了"江户版的科举制度"的存在。无论是选拔人才的目的、推行考试的程式还是录取之后的任用,这一制度皆以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为蓝本。《对策则》具有古典文献学式的"对话"功能,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论证"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历史事实,也可以为"科举学"向跨文化研究的拓展提供文献佐证。  相似文献   

9.
科举作为中国古代文官考试制度,是适应帝制时代官僚政治的需要而发明出来的一种选官制度,考试目的就是选拔治世人才。科举制度是"帝制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①"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对维护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官僚政治也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②在辽朝,科举制度作为辽朝士人入仕途径之一,在辽朝社会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文官考试制度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制度是美国联邦文官制度的核心。19 世纪中后期美国联邦政府实行文官考试制度伊始,这一制度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与完善。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颁布时所确立的“实用性”原则与“专才”结构、20世纪中期从理论上到实践中所增加的“通才”考试内容、20 世纪后期取消对以黑人为主的少数种族在考试方式方法上的歧视以及新旧世纪之交加强文官主管机构(联邦人事管理总署)对考试的责任,进一步反映出美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批判继承了中国科举考试遗产,科学取舍西方资本主义公务员考试的观念和方法,主张考试权独立,所有官员包括公职候选人都应考试,从而创立了独特的文官考试学说。他的文官考试思想,奠定了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考公务员”已成为时尚话题,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如何择业时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对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公务员考试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大学生为此作了充分准备;(2)公务员“热”的是福利待遇和职业稳定,就业压力是报考公务员最主要原因之一;(3)“公务员热”得到认可和理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时首选行政机关。以上启示我们,要使“公务员热”得以降温: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务员内部流动机制;正确认识公务员考试,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锻炼;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13.
学界专家围绕政府利益分别提出了五种代表性观点,即政府利益就是公共利益;政府利益是与公共利益相区别的政府自身利益;政府和公务员既代表公共利益,又有小团体和个人利益;行政机关代表公共利益,而政府官员则具有自身利益;剥削阶级国家的政府拥有自身特殊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代表公共利益。上述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与缺陷不足,未来政府利益的研究应在科学确定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形态研究方法,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重视政府利益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回应经济全球化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挑战,西方国家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纵观英、美、法等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在精简人员、量化考核、强化公务员培训和交流、市场化定位、管理绩效化以及关注公务员道德等方面,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齐流内比视官是在北魏比视官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是北齐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流内比视官不仅是列入国家正式律令的职官 ,而且其享有的政治、经济待遇也与流内正式品官大体相同。就齐制流内比视官所列官职来看 ,北齐将领民酋长、不领民酋长、州郡中正、部分州郡属吏列入流内比视官 ,主要体现了高齐政权对世袭豪酋、军功新贵、汉族门阀和地方大族势力的政治荣宠和经济优遇 ,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优遇性以及法令化、制度化的特点。北齐流内比视官的创立 ,对于隋唐视品官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官制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刘庆乐 《东方论坛》2009,(2):114-118,124
与永业制相比较,公务员聘任制具有效率与成本优势。我国公务员聘任制度虽于法有据,但在在实践层面遭遇诸多困境,主要是临时、编外聘员于法无据,高薪聘员增加成本,分途管理难以操作,“鲶鱼效应”期望值过高等。扩展公务员聘任的制度空间,关键在于完善公务员聘任制立法,压缩永业制公务员的编制与经费,综合考核聘任制公务员,建立两类公务员之间的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退出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公务员退出在实施中存在成本损失和人力资本浪费、利益机制的非正常化及公务员人才安全等问题。虽然近年来由于中央的支持、各地政府的积极探索和吸取国外经验以及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立和社会就业观念的变化等因素为公务员退出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公务员职业就业理念及官本位思想的存在、政府机关的所有者缺位、公务员退出的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应在综合分析完善我国公务员退出制度的优劣势的基础上,强化公务员职业化观念,推广聘任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配套制度,以促进公务员退出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洛阳新出土的墓志记述了中唐时期王绾李如愿藏夫妇在官吏杨彤家数十年的奴婢生涯,他们伺服三代主子,关系融洽。无论是主人得意于京城官场还是流放于岭南蛮荒,是平反回归于长安还是投靠亲戚于洛阳,私家奴婢的生活遭际随处体现着主仆之间尊贵卑贱的阶级差异。在良贱制度强制压迫下,奴婢的社会地位不因主人的荣辱浮沉而有任何改变。但是个别官宦人家为纪念值得褒扬的奴婢撰志刻石随葬,使之获得良人才能享用的丧葬物品,是极为特殊的个例。  相似文献   

19.
《宋代登科总录》收录了大量宋代状元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除118 位文科状元外,宋代还诞生了72位武科状元、12位贡士及第状元. 宋代文状元有近八成来自于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与唐代形成极大反差,折射出科举考试对整个社会政治的深刻影响. 宋代武科状元仕途不显,而文科状元中近六成曾在政府机构中担任宰执与侍从官等重要职务,这既是国家“右文”政策导向的结果,也验证了科举取士在人才流动方面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民主共和两党、文武官员集团和总统与战区司令三个层面上,讨论和分析了朝鲜战争决策中美国高层的政见分歧与权力斗争.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揭示出美国政治体制和行政运作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美国外交政策推行和全球战略确立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在美国外交决策中高级文官对武将的权力制衡能力.文章特别提出以杜鲁门总统最终下令解除麦克阿瑟战区司令职务和控制朝鲜战争发展态势为核心点,进一步从党政体制的角度阐明美国宪法所确立的“军人必须接受文职政府领导”原则的不可撼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