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均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简单地认为“半殖民地”仅指国家政治地位的变化 ,“半封建”仅指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二者都是片面的。由此否认半殖民地不是社会经济形态 ,不能用以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4.
天聪六年起,后金之汉官提出一系列攻明的战略设想,要点之一是攻取山海关的计划,兹称“进取山海之议”。本文试就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讨论作一研究,对这些计划的军事意义,未被皇太极采纳之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探讨清入关前政治军事史的一些特点。天聪六年时,后金与明于宁锦一线对峙,此情势自天命间沈辽、广宁诸役以来已近十年。皇太极即位初对明取“议和”姿态,同时仍在用兵,制服朝鲜、破毛文龙,围击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纸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一,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一个亮点。见微知著,包藏大千,刻纸艺术是我国人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认识的独特表现和价值的继承,具有经久不息的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蕴。在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刻纸的历史沿革、功能价值、艺术形态以及刻纸风格的差异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旨在对刻纸艺术进行多维度理解,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6.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不同于小篆形体的古文、籀文作为重文列在各字之下。在《说文解字》中标明"古文"的有479个,其中用"省"加以说解的有32个,主要术语有"古文省""古文某省""古文从某省""古文省某"等。参以甲骨金文等出土文字对《说文》古文言"省"条目进行考察分析,对《说文解字》的体例研究、许慎文字学思想研究、相关汉字字形研究等方面应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王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6):109-111
考试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指挥棒".如何抓好考试,发挥考试这个"指挥棒,,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本文就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形式,实行"一纸开卷"考试,进行了四年的实验与研究.对考试流程做了较清晰介绍,对考试"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阐明了改革考试形式,实行"一纸开卷"考试的可行性,对今后教学改革实践,改革考试形式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齐鲁学刊》2021,(1)
笔者在近来的研究中发现康有为1899年两次访问加拿大期间所遗两篇佚文及另外一篇疑似由他代笔的保皇会文献,不仅可以弥补目前有关研究中文献资料的重要空白,而且可以帮助回答康氏与孔教之间关系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启发对其孔教世界主义思想及其国教运动进行探讨的新见解。通过对于康氏佚文的考证和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研究,可知他所追求的孔教世界主义并不限于以往学者所关注的大同乌托邦理想,也包括他在早年就已提倡、并在加拿大首先付诸实践的为孔教而传教海外的行动策略。基于以孔教为中心的世界主义,康氏在戊戌变法前后曾提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保教与保国、保种并列的口号。但在1899年两次访问加拿大期间,他却因争取华人基督教徒对于改良运动的支持等实际政治考虑,提出在未来建立无教界的孔教世界理想,并在保皇会章程等文献中刻意避免使用针对基督教的保教口号。同时,他在加拿大所留的一篇佚文首先提出了尊孔教为国教以及影响这一宗教思想和运动后来发展的一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9.
10.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说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学中源”说是明清之际中国士人接触西方文化后产生的一种思潮。这一思潮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它滥觞于晚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又经明末清初方以智、王锡阐、王夫之等发挥、引申,至梅文鼎集其大成,最后经康熙御笔在《四库全书总目》中“钦定”,从而成为学术界颇具官方权威的流行思潮。与这一过程相联系,“西学中源”说的基本内容也随时间推移由简至密,即由最初“学理相通”的推测,发展到“学脉相承”的辨析,进而深入到“历史事实”与“分支学科”层面进行具体而系统的考证。“西学中源”说对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它有助于减轻西学传播的阻力,舒缓汲纳西学的顾虑;引发对中国文化展开初步反省;推动中西文化的融合、“会通”,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掘与整理。另一方面,它的流行,限制了国人汲纳西学的视野;不利于进一步吸收、消化西学中的优秀文化成果;不利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由古及今,学者对《尚书》"六体"意见各异,形成延续不断的《尚书》"六体"争议。争议的内在动因与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考察与辨析,既体现出中国古代经学、史学、文学间的紧密联系,又有助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深入,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侯马盟书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对侯马盟书的研究,可以获对春秋战国之交晋国史的许多新认识。从诸多学者,特别是山西著名学者张颔先生的研究成果中,可以了解盟书内容所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三方面的重大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主题和逻辑起点。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挽救了被自我意识异化为“物性”的对象之真实性,感性原则被内在充实为感性—对象性原则。感性—对象性按其本质要求,不会仅仅是作为对象的感性,它同时必定是作为活动的感性。在对感性的活动性本质的开显中,马克思首次在理论原则上完成了对历史本质的通达。为了进一步揭示现实历史本身的自我批判运动,马克思将感性活动的原则推进到物质生产领域,开启了以“物质生产活动”为核心的历史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感性活动之现实历史的表达,与感性活动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马克思通达历史本质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7.
金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412-415
“将”在《诗经》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象声词等多种词性,通过分别阐述它们在句中的词义和用法,考证“将”的本义,并探讨了它的本义和其它义项间存在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8.
舟山本岛西面的岑港镇紫窟村的一座小庙,供奉一块名号为"游母"的石头。本文重点考析这尊游母石的属性及其与中国东南大陆上具有漫长历史的"石头信仰"的关联,并探讨其在海洋民间宗教信仰体系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哲学界盛行这样一个命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在通俗读物、高校教材、学术论著、乃至一些重要文件中,这个命题到处可见。试问:这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吗?笔者经过一番考察,认为不管是从它的来源还是从它的含义来看,都不得不作出否定的回答。由于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点和 相似文献
20.
1998年第1期《家庭科技》载文《一张罕见的50元大钞》,文中50元币正面有一长约6厘米,宽1~2厘米不等的空白。无独有偶,某日,我偶然发现一张1990年版七成新“错版”人民币,面额100元。该币正面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