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16-20
由于史料的缺乏和记载的歧异,《长短经》作者赵蕤的生平、赵蕤撰写《长短经》的年代、以及赵蕤的生卒年等等问题,大都扑朔迷离。为此,本文对以上诸点进行了考订,并编出赵蕤行年简谱。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我国唐朝赵蕤所著<长短经>中所展示的心理沟通的技巧.首先,赵蕤引用孔子关于"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之语,说明观察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进而赵蕤提出"是知将语者,必先钓于人情,自古然矣"的论断,说明要想办成事或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先进行心理沟通;并以"夫人情必见于物,能知此者,可以纳说于人主矣."的论断,说明心理问题必在相应事物中有所反映的观点.为此,赵蕤提出"钓情七法--物钓、言钓、志钓、色钓、视钓、事钓、贤钓"的具体心理沟通技巧.这种心理沟通技巧,不仅是我国古代贤者对心理学的贡献,就是对现代的心理教育,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贤愚经》中保存了大量南北朝时期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汉语大词典》是我国大型的语文辞书,使用范围非常广,但其对《贤愚经》部分词语的收录情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失收词条、漏收义项,释义不确以及例证迟后等,文章选取若干词条进行考辨说明,以补《汉语大词典》的部分阙失. 相似文献
4.
施晓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5-89
《贤愚经》是北魏时期的一部汉译佛经,其中保存了大量南北朝时期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汉语大词典》是中国权威的大型语文辞书,但其对《贤愚经》部分词语的收录情况存在漏收词目、义项缺失、释义不确以及书证迟后等问题,文章分别择取若干词条对其进行考辨说明,以补《汉语大词典》的部分疏误。 相似文献
5.
王毅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0-132
《法句譬喻经》是汉文佛典本缘部的一部譬喻性故事经典,其中保留了丰富的中古时期的口语词。本文以《法句譬喻经》中的词语为例,通过对照《汉语大词典》相应词条,从词目漏收、义项缺失、书证迟后和释义不确等方面例举说明《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一些疏漏。 相似文献
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药师经》宣传东方药师如来信仰,在中土流传很广。由于其第一译来源不明,僧祐认为该经是依经抄撰的伪经。但在费长房、慧矩对勘梵本之后,尤其是后三译出现后,佛经目录学家均倾向于认为《药师经》为翻译佛经。现代的佛教研究者因该经中有一些中国文化因素而认为其是中土所撰之伪经,并认为后三译是《药师经》梵本回流中土后翻译而成的。这种说法固然很有新意,但忽视了佛教抄经与伪经的区别,也对当时的中印文化交流状况认识不足。其实,《药师经》有着一系列的佛经渊源,汉译《药师经》也有着梵本依据,其中的异常处均能得到很好地解释。因此,目前尚不能认定《药师经》为中土所撰之伪经。 相似文献
7.
关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及时代一直存在着模糊和分歧,每一种译经在语言上都有其特点,其中虚词的使用能够显示出作者与时代的特色,从介词结构的语序和被动表达式来看,《旧杂譬喻经》应该属于汉代以后晋代以前中古时期的佛典译经。 相似文献
8.
陆羽《茶经·四之器》专篇介绍了煮茶的器具及各器具的使用方法,其中有一个过滤煮茶之水的器具--漉水囊,昊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指出陆羽深知其用途,但其书中并未详细说明,本文结合陆羽的生平及佛教知识来说明漉水囊其实是一种佛家用具.并且佛教思想对陆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12条佛教词语(短语)入手,可以考察《大方便佛报恩经》的年代。其中“观世音菩萨”、“四围陀”、“释氏宫”见于后秦译经;“大悲愿”,“不请友”,与《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如来十号相同的十种具体名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以及“萨遮尼乾”,“天宝香、天宝花(华)”和“一箭道”均见于东晋以后译经;“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最早见于东晋十六国及以后译经;“三藏九部”除《大方便佛报恩经》外,其余用例均见于南北朝以后的中土佛教典籍;“五盖十缠”最早见于南朝梁的《慈悲道场忏法》。这12条佛教词语表明,《大方便佛报恩经》不是东汉时期的文献。如果是译经,它的翻译年代当在东晋之后。 相似文献
10.
伍小劼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4)
《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述的经典,亦即所谓疑伪经.日本古写经中的《清净法行经》和《毗罗三昧经》为《大灌顶经》的证伪提供了新的证据.而兴圣寺写经《大灌顶经》卷一前之所以抄《灌顶度星招魂断绝复连经》(《度星经》),是出于与《大灌顶经》佛教仪式互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于汝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认为《孙子兵法》中“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的确切意思是“速可补拙”,“拙速”胜于“巧久”;“倍则分之”指的是用兵方略,“敌则能战之”则指的是军队应具备的能力;“践墨随敌”意谓用兵既要遵循兵法原则,又要灵活机动,二者是辩证的统一。由此,廓清了学术界在这三句解释上存在的疑问。 相似文献
12.
13.
14.
周晓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认为 ,《孙子兵法》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与基点是“人”。在《孙子兵法》中 ,战争的最高目的是“安国保民”,孙子最卓越的理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 ;在战争胜负的主宰上 ,人“能为胜败正”;在战争准备、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 ;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痛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并提倡优待俘虏。孙子作为兵家大师 ,却拥有与儒者一样的“仁民爱物”的济世情怀 ,实在可贵 ,这充分反映了其理论所达到的哲学高度 相似文献
15.
刘慧芳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辞格是汉语中最富情趣和魅力的部分,在文艺语体中广泛运用。本文从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增强情感、增添情趣和构造形式美五个方面,论述辞格在文艺语体中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锐青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85-87
影视艺术在美育中有重要地位。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其一是影视艺术审美的直觉性 ,影视艺术的鉴赏首先是一种直觉的审美 ,影视以丰富的表现手段创造直觉美 ,以画面与声音的交融强化直觉美。其二是影视艺术审美层次的复杂性 ,多种流派、多种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共存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商家历来视商场为战场,因而崇尚《孙子兵法》。孙子关于国家战争能力的建设、选择主将、行军作战、地形利用、士兵管理、使用间谍等诸多方面的论述,为我们的管理企业、指挥市场竞争提供了具体参考,《孙子兵法》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精髓,对当代企业管理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独立的商业化游艺场所——瓦舍(又称瓦子)。众多说唱艺人汇集于此,互相交流、观摩,极大地推动了说唱音乐的向前发展,使说唱音乐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三峡库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4点建议,指出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思路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殿轩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07-108,113
对当前知识信息扩增和学时减少新情况下专业课的几点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如何保证和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