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忆家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和岑家梧认识是在一九三七年的夏天,但在这以前对于家梧的情况我已知道得不少了。他是海南岛澄迈县人,父母逝世很早,家里贫寒,得亲族资助在中山大学社会系读书,是个苦学生。一九三四年大学读到三年级时,一位亲族资助他到日本去留学。在日本三年的时间里,他除学好目文外,勤苦学习人类学,还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并写出  相似文献   

2.
1918年,周作人曾写过《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论文,提出“人道主义”的要求,号召创作“平民生活——人的生活——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与贵族文学,在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起过一定的作用。“五四”前后,他也写下了不少随笔、杂感、小品等文章,后来结集为《自己的园地》(1923年9月初版)、《雨天的书》(1925年12月初版)、《泽泻集》(1927年8月初版)、《谈虎集》上、下卷(1928年1月初版)、《永日集》(1929年初版)等。  相似文献   

3.
<正>我与崔明德教授认识很早,在我担任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时,他曾到我校交流。作为专家学者,他在民族史学和民族理论等方面有很深造诣,他的《先秦政治婚姻史》、《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和《中国古代和亲通史》等专著在学界颇有影响。作为大学主要领导,他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使烟台大学综合实力持续提高,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国内外知名度越来越高,有些方面走在地方高校前列,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学校的快速发展,凝  相似文献   

4.
邓孝可,字慕鲁,四川奉节人。1903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在日本留学期间及归国以后,邓氏长期从事于立宪政治活动。辛亥四川保路运动时期,他出任四川保路同志会文牍部长,主办《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对于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和同时代的先进青年一样,邓孝可早年向往西学,崇拜维新志士。还在赴日途中,他便邀约吴玉章“一定和他一起去横滨拜望梁启超。”甫抵日本,邓氏即投奔梁启超门下。时梁氏正在横滨大同学校讲学,邓孝可是留日学生中“常到者。”受梁氏的影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马克·布洛赫的《法国农村史》今天在西方史学界已被公认为一部古典名著。著者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是法国当代负有国际盛誉的历史学家,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36)、巴黎大学(1937—40)、蒙彼利埃大学(1941—42)等校教授,著有《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史》(二卷,1939—40,英译本,1961)、《史学罪言》和《史学论文集》(二卷,1963)等书。他于1929年与同事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历史学家卢契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尤中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民族史专家、学者。他从1954年执教云南大学,从事中国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至今已52度春秋。他培养了大批的民族史教学与科研人才,其中14位博士、20多位硕士都已成为高等院校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广厦多有栋梁材!同时,尤中先生在中国民族史科研领域内,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自1957年8月以来,已先后出版《南诏史话》、《僰古通记浅述校注》、《云南民族史》、《云南地方沿革史》、《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及其《续编》、《中国西南民族史》、《西南民族…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洋史学者田村实造先生之《烏丹城附近に元碑を探る》一文,调查于昭和十年(1935年)六月十一至十二日,撰写于昭和十一年(193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距今74年矣。此文原载《蒙古学》第一册第68至82页,昭和十二年(1937年)四月,由日本财团法人善邻协会发行。笔者在内蒙古大学读研期间,曾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信息中心复印此文。今特邀留学于日本的翁牛特旗籍人戴岳曦君将此日文原稿译成中文,尔后经戴顺先生与笔者共同校订并作相关注释,刊布于此,以就正于读者诸君。  相似文献   

8.
川师学人     
朱达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4 2年 1月生 ,浙江省嘉兴市人。 196 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 ,1994年晋升为英语语言文学教授。 1983— 1984年赴美国作访问学者 ,并进修美国文化和英美文学。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英诗、当代英语散文选、莎士比亚作品选、学士论文写作、经典散文、英语教学法、硕士论文写作课程。 1995年领衔申报省教委重点课程《大学英语》获准。先后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英语世界》、《外国文学研究》、《GoshenCollegeBulletin》等刊物上…  相似文献   

9.
应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系、马列主义教研部邀请,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日本经济理论学会干事、前秘书长,日本经济理论界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资本论》学者松石胜彦,于1988年11月15—17日来我校讲学。讲学期间,他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有关原理,精当地分析了战后日本  相似文献   

10.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对于梅贻琦来说,虽然之前已经出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但是西南联大却是其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代表着其教育思想之大成的《大学一解》,就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社会构造》(东京都:东京大学出版会 1981年204页)本书是1980年出版的“大学讲座”的修订本。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指出:尽管发生了明治维新,但日本人的性格却是在家庭、村落和市镇中  相似文献   

12.
最近喜事天天来,才读完《四川戏剧》2014年第3期上"本刊编辑部"精心组编的《王世德教授访谈录》,又收到封孝伦教授新著《生命之思》(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出版,下简称"封著"),更是喜不自胜。我立即放下手上正在进行的其他阅读和写作,立即认真细读此书一周,写下新鲜的真实感受,这想必是孝伦所最盼望的。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孝伦和一批同学瞒着我于2009年从全国各地约好赶回川大,为我祝  相似文献   

13.
周守正教授是江西清江县人,1914年生,早年曾就读于南昌中学,1934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翌年东渡日本,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现东北大学)经济学部,攻读经济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民族解放运动,曾经给邹韬奋主办的<救国日报>和<生活>杂志写稿.  相似文献   

14.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晚称蠡翁,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壬午(1882)年举人。曾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著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畏庐诗存》等。其《畏庐论文》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原名《春觉斋论文》,1916年北京都门印书局出版。本书内容曾以《春觉生论文》为题连载于平报,据说是  相似文献   

15.
《民族语文》创刊10周年学术交流会于1989年1月10日至12日在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内蒙古、云南、广西、青海、四川和北京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语委、国家民委的40余名代表。民族研究所所长,民族语文杂志主编照那斯图教授致开幕词,他说,召开  相似文献   

16.
书刊简讯     
梅尔堡:《科学的途径》The Reach of Science.By Henryk Mehlberg.(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58.Pp.356)美国《哲学杂志》(1959年1月29日)发表的评论说,〔本书作者〕前任多伦多大学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梅尔堡是在波兰出生和受教育的。他在1935和1936年发表的关于时间因果性理论的文章,在美国引起过人们的兴趣。本书提供了一个获得知识的方法的纲要,而这些方法正是波兰、奥地  相似文献   

17.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云峰著《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2011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元代社会人文特色和各民族文化交融为主线,结合翔实的史料,对元散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个专题。作者在考察民族文化交融和历史发展渊源的同时,注重挖掘其深层  相似文献   

18.
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历史.现状.发展: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于2007年4月14日~15日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云南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名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是我国出版年代最早、使用最为广泛的检索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简况的大型、综合性现代辞书之一。自192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以来,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曾印行十余次之多。在我国人名辞典编纂史上成绩卓著。时至今日,仍为查考中国古代人名的重要工具书,其社会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20.
邹容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宣传家,四川巴县人。他十六岁以前,一直生活在重庆;其间,只在一九○一年五月到七月去过一次成都。关于邹容这次成都之行,《学习与批判》七三年三期上发表的《邹容传》,有一段文字(以下简称“该文”)说: “1901年夏天,四川总督奎俊准备选派二十二个青年去日本留学,将在成都招 考。……邹容去成都应考了,考的成绩并不坏,由于他平时思想激进,旧势力对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