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珠海市前山镇的一个农村青年,也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对贵刊的科技信息,我是每期都认真细读,也总想一试身手,靠科技致富。95年11月,我看了贵刊的《我的成功之路》一文,就萌生了捕甲鱼的念头,于是就向该文的作者——湖北襄阳县伙牌镇伙牌村的杨军超老师去了一信,没想到  相似文献   

2.
黄桂菊的家在湖北随州大洪山崔家湾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境贫寒。她本来有3个儿女,两个女儿先后不幸夭折,只留下儿子金胜强。  相似文献   

3.
为选个好项目,近几年我一直订阅《专业户》每期都要读几遍,据其提供的信息,今年初我选定养殖黄鳝,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虽有风险但没有竞争现象,是刚刚起步的新兴养殖业。年初我修建了二百多平方米高标准水泥池,同时,根据《专业户》提供的地址,奔赴江西、湖北等地请教学习。学习  相似文献   

4.
张一南 《社区》2013,(11):15-16
曾是洛阳花下客 1007年,欧阳修在绵州(今四川绵阳)出生,3年后,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  相似文献   

5.
李白与随州     
李白在随州留下的诗文,至今还没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这篇文章里,我试图讨论一下李白与随州的关系。 一、李白与胡紫阳 在《李白集》三十卷中,留下了李白与随州有关的诗四首,序二篇、碑铭一篇。每篇都有与胡紫阳有关的记载。李白在随州的交游关系,都是以胡紫阳为纽带而联系的。要搞清李白与随州的关系,只有了解了李白与胡紫阳的交往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乡邮员,在工作之余,还经营一个家庭养鸡场,既是《专业户》的发行者,投递者又是该刊的受益者。在多年的邮递工作中,有许多致富无门的村民向我寻求致富信息,要我帮他们出主意,我向他们推荐了我认为较实用的《专业户》杂志,由他们自己去学习,村民们应用《专业户》杂志上的技  相似文献   

7.
全县皆知,80年代初我办厂欠债18万元,家里讨债的人成群结队,我苦难自拔曾想自杀.就在我山穷水尽时有幸发现了《专业户》,我好象在黑夜觅路时发现了夜明珠,我连年订阅,从中学习到天麻有性杂交育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石义彬,男,1955年3月出生,湖北随州人;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钟桦 《中华魂》2012,(4):37-39
郭永琰简介 郭永琰,1961年生,字子瑜,别署淡泊斋。湖北随州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北京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华夏清风书画艺术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组织部部长。  相似文献   

10.
《专业户》杂志编辑部今天,我收到表哥来信中写道:我非常感谢你为我提供了致富的信息,感激你为我提供了求知的本金。今年7月,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但大灾之年,我不仅没有减收,而且发了大财,我靠捕捉甲鱼获得了5万元有余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农技人员,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畜棚禽舍,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技术,解决难题,赢得了一片赞扬声。这方面《专业户》杂志功不可没。我要在此说一声:谢谢你《专业户》!我与《专业户》相识已三年了,三年来,我和乡亲们遇到许多难题,80%以上是靠《专业户》解决的,在《专业户》的指引下,我们这一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编辑同志:请接受来自河南省新郑县薛店乡山后马村—位名叫陈小平的农村妇女和她手下一大帮姐妹们的祝福,并允许我借贵刊一角,与《专业户》读者谈谈心里话,我和我的姐妹们在《专业户》指引下,由一个贫困户变成了名付其实的甲鱼养殖专业户,进而形成了甲鱼繁殖、养殖、购销基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只需九个月就可养成商品甲鱼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专业户》的老读者,平时爱给《专业户》写写稿子,每次文章发表后,都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大量读者来信,大多都予以回复。于是,我与《专业户》及其广大读者交上了朋友。我深爱这平凡而朴实的《专业户》杂志。我是从事林业教育工作的,多年来,经常带领学生到山区、农村进行教学与生产实习,常同农民打交道。眼见耳闻农民贫  相似文献   

14.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很喜欢《专业户》,它内容涉及面广,科技性强.给了我很多启发、提示和帮助,价格又那么实惠,不愧为我们创业和勤劳节俭人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5.
汤军 《小康生活》2000,(9):52-52
我是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从1989年认识贵刊开始,就同贵刊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还结识了一大批朋友,我利用在贵刊学到的知识,支持妻子在农村搞科学种田。引进的许多优良品种大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1984年陈忠平高考落榜回家乡湖南平江县当上了农民,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条致富路来。他有文化,可他深知要致富不能没有科技,于是,他订了《专业户》、《湖南科技报》等。参加了“中国农函大”种植系中草药专业学习;学完了化学、微生物学、农学概论等课程。还到江西、湖北、广东等地拜师学艺。引进了天麻、牛蛙、南美螺、绞股蓝等种养项目。天麻等几个项目获得成功,年收入达三万元以上,成为远近有名的种天麻为主的专业户。  相似文献   

17.
我是贵刊忠实的读者,几年来,我订阅《专业户》虽然花了几十元钱,但我收到的却是几百倍,几千倍的效益,有的青年,吸烟、喝酒上了瘾,而我的瘾是看《专业户》,每当拿到她就着了迷,再忙也要大体看一遍,有空再慢慢品味,几年来我有幸得到了《专业户》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多次为我  相似文献   

18.
从读农中起,我就与《专业户》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农中毕业后,我立志要在农村干一番事业。于是我自费订阅了《专业户》杂志,经过认真学习,我选择了食用菌这个项目。当年投料3000公斤,经过精心培育,科学管理,终于喜获丰收,3个月获利6千元,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我创业的雄心。第二年,我扩大规模,办起了食用菌场,我从《专业户》上学会了自制食用菌菌种,与蔬菜进行立体套种、周年生产,还试验成功了生料栽培各类食用菌新技术,大  相似文献   

19.
我叫孙亚军,是《专业户》的一名忠实读者。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给你们写这封感谢信,并赠送一面写有“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永记《专业户》”的锦旗,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我今年25岁,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缀学在家。因致富心切,我被许多骗人的致富信息迷住了跟,先后种过中药材,养过蚂蚁和特大黄鳝……。由于种种原因,都失败了,赔进去几千元钱。父母骂我是“败家仔”,邻居们笑话  相似文献   

20.
我从小就爱科学,特别是中学毕业后,总爱在书摊上买几本科普书刊,并注意搜集科技信息、实用技术。一次,在书摊上发现了一本《专业户》杂志,我好奇地翻开目录一看,一个个栏目真好。不是实用技术,就是致富经验等,让我爱不释手。此后,我每年都订阅《专业户》。如误了订期,我就到书摊上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