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中华民族精神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一个获得以理性主义的突显、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进步历史观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的过程,一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过程。面对新的形势,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发展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夯实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而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主要依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民族文化传统,二是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民族论坛》2005,(4):44-4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刘涛  张艳 《民族学刊》2022,13(5):108-113, 142
以互动仪式链为研究范式,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武术本身所涵盖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构建起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的动力融合机制,并指明情感建立能有效传递武术彰显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身体在场能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由认同到实践的转化,情感输出能构筑情感归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建情感共鸣、共享场域互动和共筑集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策略指引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助力。提出建立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融合的传播策略,将学校看作是互动仪式发生的重要场域,把武术教育当作产生情感互动的关键纽带,不仅是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形成的枢纽,更是促成民族精神培育和传播实践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应该怎样发展?在发展中应注重哪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一文,从市场意识、主权、企业经营自主权、实现市场系统化、合理调控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都作了十分有益的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杨露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33-13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艺术既要扎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罗晓飞 《民族论坛》2012,(10):78-80
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教育意义下,美术教育担负着提高本民族审美意识,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己任。在全面凸现其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民族"和"文化"特性,体现民族教育核心本质;同时,顺应时代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关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多元品质并以此促成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以教育的时代性特征为价值取向,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培育公民意识,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完善和丰富民族教育意义下的美术教育功能及其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8.
云南地处边远且民族众多,长期以来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少数民族村落在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又辅之以手工艺生产。改革开放后,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少数民族手工艺生产繁荣起来,对传统农耕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形成了以手工艺为主,结合农产品开发、旅游发展一体化的立体经济结构。这种变更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使手工艺得到了改进,但也带来了不良影响。我们应重视对少数民族村落手工艺的保护,使之可持续发展,长久的为村落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将是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变革和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民族理论研究如何适应并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同志"加强民族理论研究"一文,做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0.
民族关系是历史环境、条件的产物和积淀,更是现实环境、条件的一种折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经济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发展民族经济应努力协调好民族关系;巩固民族关系必须活跃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推动大庆市民族工作上新台阶李长玲我们大庆市的民族工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落实,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得到逐步改善。但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12.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期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路径选择应有区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解决民族问题 ,主要依靠市场 ;发展民族经济 ,有三大压力 :市场压力、开放压力和利益反差压力  相似文献   

13.
代俊  袁晓艳  周雪  代芮 《民族学刊》2023,14(4):19-28, 136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回溯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从多个方面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了铺垫。政治层面,通过实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制建设,加强了党的领导,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经济层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跨越式的“共同发展”快速提高了民族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了各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交流,增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文化层面,多种途径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教育层面,平等、优惠的教育政策,以及教育内容同质化等,培育了青少年一代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际传递和持续铸牢。在口述史视域之下,通过西南民族地区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回忆,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变化历程,挖掘三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历史经验,为新时期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笔谈弘扬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市场经济何成轩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使我国各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对一个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如何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思想文化,使之更好地为社会...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图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蒙古族图案特点及民俗文化特征从五个方面论述蒙古族民族艺术特征,分析其具体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揭示了图案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激发人们进一步发展蒙古族图案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武术的民族精神,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中的价值、武术对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及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代武术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弘扬,使武术教育能够真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弘扬民族精神的武术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展现出了诸多优势与潜力,民族声乐是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对声乐教学相关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他们不仅肩负着弘扬民族声乐的职责,还要通过专业的声乐知识培育新一代人才。在多元化文化的大背景下,笔者从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入手探究民族声乐发展策略,希望能对同行教师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深化改革发展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蓝玉宝市场机制作为一种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打破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封闭状况,改变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条件,而且在当前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下,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机遇有效结合的条件下,有可能使民族地区在较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地区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最终进入国家统一大市场?《要正确认识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从市场观念、条件及民族地区经济实际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展现出了诸多优势与潜力,民族声乐是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对声乐教学相关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他们不仅肩负着弘扬民族声乐的职责,还要通过专业的声乐知识培育新一代人才。在多元化文化的大背景下,笔者从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入手探究民族声乐发展策略,希望能对同行教师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