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越”具有更为广泛、深邃的内涵,是人类及其社会特有的品质和机制,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现象,宪法文化具有同样的品质。中国文化具有“内在性超越”的本质属性,宪法文化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具体体现在宪法序言和条文的规定中。深刻体认这一特点,是现行宪法进而贯彻实施宪法不可或缺的哲学基础。中国宪法文化与西方的宪法文化形成鲜明的反差,西方宪法文化是“外在性超越”。这两种文化特点各有所长。中国在发扬“内在性超越”宪法文化优势的同时,也要吸收“外在性超越”注重制度性的约束机制的特长。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天然地表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备中国民族文化基础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也和中国民族文化具有先在的本质联系。在注意保持中国民族文化的文化气节和文化品性的同时,中因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民族文化的相融和契合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立论的基础是语言与民族、民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以土家族为例,论述了中国双语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及主要类型,提出在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过程中,如何使母语母文化不被第二语言文化同化,减少异族文化对母语文化负的或破坏性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重价值维度,文化是其应有之义和重要基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之维和思想之魂,文化为其提供前提定位、基础底蕴、动力支撑、目标旨归。文化是一切活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内容,以价值观和发展观为形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本精神支撑、价值选择源泉与显著衡量标尺,确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定位。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因子,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求索的精神气质,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明成果,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文化转型、文化交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作为内生动力,为其提供驱动力、革新力、凝聚力、持久力,铸就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广阔想象空间。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还将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智慧支撑,并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滋养壮大,展现深远持久的价值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文化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腐朽没落、西方资本主义却迅猛发展并开始打开中国国门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一方面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走向衰微,另一方面“西学东渐”使西方文化开始浸入中国并形成文化冲击,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文化转型期。曾国藩文化思想,既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其独特的文化实践的产物。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脉络,是晚清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折射,其形成有其哲学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实践基础,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初步形成、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鲁迅对官文化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文化是两千多年的官僚政治的思想基础,是由官僚政治所维护的意识形态,它的理论基础是统治中国人的思想长达两千余年的孔孟儒家学说,鲁迅正是抓住了这一文化思想根底,通过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及文学创作这两个方面对官文化进行了民族自省式的剖析批判。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就是要学习鲁迅精神,再不能容忍官文化的余毒侵蚀我们的肌体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入推进的改革开放、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运动、日益深入的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行政裁量具有规范多元主义的特征。认识、理解和陈述中国行政裁量的性质,要从政治、经济、权力结构、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裁量思想。从费孝通传统政治权力结构双轨制的分析基础出发,提炼出“经权”与“情理法”作为传统文化裁量精神的基础概念,并对这两个面向的裁量精神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跨世纪文化转型与新世纪教育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教育受文化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又是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文化转型必然要求教育重塑,中国近现代史中三次重大的文化转型与教育超越证明了这一历史规定性。当前我国正处于跨世纪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决定文化和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转型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基于此,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构想应该是:在时间维度上鲜明体现21世纪的时代特征;在空间维度上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具有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在功能上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文化观,它是一种对文化共生的价值追求。以文化自觉来观照中国-东盟的文化交往和发展,文化共生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以文化自觉来促进中国-东盟的文化发展,尊重差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必须统一的重要基础。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和两岸统一的进程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台湾同大陆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日益成为两岸谋求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传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纵向角度比较了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在历史渊源、立法、思想、法律、精神、社会实践基础等方面的传统差异。指出我国当代法律文化应当反映几千年中华法律文明的精神成就,对中华法律文明抱有自信,走出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更是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基础。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含义和潜质特征的分析,研究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能动作用,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切战略的出发点和基础,从而引出企业文化战略的概念和企业文化战略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14.
推行法治需要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基础,从文化因素这一视角,浅析中国法治化的文化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中的基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从广告的角度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为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和大融合交相辉映的时代,各民族国家的交替更迭为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亦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传统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其后隋唐的大一统和礼法结合的最终定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探析魏晋南北朝法文化的多元性,对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容纳百川的博大精神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化同心论     
要真正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同心思想",文化同心是前提也是基础。只有文化上同心了,才能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文化同心历史基础有:1、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2、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传统文化;3、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有中国特色的统战文化。文化同心的现实基础有:1、文化同心的现实要求,是不断开拓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2、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包括民主党派的文化自觉;3、文化同心亦即思想同心的关键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奠定了现实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文化渊源,而中国先进分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19.
白鲁恂运用心理文化分析等三种主要研究方法着重对中国政治文化进行探究,认为中国政治文化中有着显著的派系政治的特点。中国派系政治源于权威政治,权威政治为派系政治埋下萌芽的种子。派系政治又是在地缘、血缘基础之上的宗派家庭制度的关系政治中发展而来的,关系政治是其基础。而派系政治的形成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安全感,进而取得政治权力。白鲁恂对于中国派系政治的分析对当今中国政治社会的建立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宁夏大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高等学校要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紧密交融,以高水平的人才为保障、高水平的科研为支撑,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并举,以立德树人、文化铸魂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