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范红霞 《理论界》2006,(9):204-205
本文通过对新西兰生物安全框架优缺点的考察,旨在扬长避短,对中国生物入侵立法有所启示。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仅仅基于对生产安全、经济发展、人类健康等目标的考虑,应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追求,以构建一个全面的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体制,降低并消除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所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外来物种通过自然、无意或有意引进等渠道已入侵我国很多地区,造成负面生态效应。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上仍存在立法价值理念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等缺陷。文章建议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立法理念,制定专门性法律、创新具体调控制度和监管体制、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以充分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3.
由于公共危机类型多样、生成原因复杂和发展趋势不确定等原因,有必要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着手构建一套运行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基于系统论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要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及开放性等特征,一方面,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公共危机意识、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体系及信息管理网络等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以及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公共危机预警与公共危机管理整体的关系,超越时间序列,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贯穿公共危机管理始终.  相似文献   

4.
马占飞 《阴山学刊》2007,21(2):32-34
基于生物免疫学的网络入侵检测是近年来入侵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它的突出特点是利用生物物免疫学的原理、规则与机制来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和反应。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与生物免疫系统具有本质的相似性:生物免疫系统负责识别生物体的"自我"(Self)与"非自我"(Non-self)细胞,并清除异常细胞;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则辨别正常与异常行为模式,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对系统的入侵行为。文中围绕生物免疫系统的算法、原理和运行机制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并结合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公众资源节约意识的增强;完善的法律法规、科学的决策体系和良好的政策机制;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4只箭毒蛙被快递进境事件又一次给我国的生物安全治理敲响了警钟.新市场或者新交易路线的开发对引进物种有积极的影响,贸易额的增长增加了外来物种在当地传播和建立种群的可能性.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异域另类宠物交易有了非常便利的渠道,网络将其源源不断输入我国境内.作为外来物种,异域另类宠物有可能加剧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和隐患,从而危害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而我国目前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立法并不完善,多年来我国都无法摆脱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国家之一的头衔,新问题的出现无疑会加剧情况的恶化.对此,我国应升级现有控制手段为立体防御体系,尽早系统化立法,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发达、住宅贷款证券化技术较落后、人们的认识和观点上存在偏差、监管手段不成熟、中介服务不周到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完善金融交易网络和市场建设;注重和规范监管,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促进技术方面的成熟和完善;加强各行业的配套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等。  相似文献   

8.
汤语 《南方论刊》2022,(5):11-12+88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标志着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入新常态,经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我国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有待完善;二是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权责分配不清晰;三是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信息数据搜集与共享存在缺陷。通过分析我国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机制现状,并总结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基于信息化视角,笔者建议:一是加快推进与完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常态化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三是建设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数据共享平台,将有效提高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由仓促应战、被动应对,向法制化、常态化、科学化应对转变。  相似文献   

9.
面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形势 ,应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健全法制来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制定专门性的外来物种防治法 ,需要具体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 ,建立和完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管理体系的不合理与不完善是我国目前雨水资源利用规模偏小、效率偏低、协调不足、生态效应不明显等问题突出的根源所在.在分析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管理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一套以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以管理组织体系为核心,以规划体系、资金投入体系、经济调控体系、利益补偿体系、风险防范体系为职能实施载体,以公众参与体系为延伸的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以期为系统推进雨水资源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