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宬斐、宋坚刚在《生态文明视界中空间政治差异及政党的资源调配》一文中指出,空间充满了政治学意义。当前,中国的生态空间政治随着实践的发展表现出二元结构、地区差异和政治资源在空间分布上配置不均  相似文献   

2.
朱前星、王国林、陈果在《国外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设计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目前,不少国家为了保证公权力的清正廉洁,先后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防止公私利益冲突的制度来促使公权与私权分离制衡,使权力运行过程受到合理约束。这些制度包括:一是财产申报制度,二是政治运行公开化制度,三是利益回避制度,四是廉政惩处制度,五是离职后的行为限制制度。国外这些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设计为我国消除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基、降低反腐败的成本、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性、确立公平和正义的秩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要注重意识  相似文献   

3.
夏行在《论融合性民主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一文中指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所以能融合式发展,汇成一个新的统一体,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其一,文化渊源:和合文化,为推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融合式发展提供了历史资源。融合性民主实现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跨系统循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相互融合、追求协同,成为新的统一体。可以说,这  相似文献   

4.
<正>牛月永在《对党的制度体系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必要建立健全党的制度体系。党的制度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党的制度体系包括党内和党外两部分。作为执政党的制度建设,既包括党内制度建设(党自身的制度建设),也包括党外制度建设(国家与社会中的制度建设)。但是,党内制度体系决定党外制度体系。二是制度建设是制度体系的要素。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过程,就是相互关  相似文献   

5.
《领导科学》2016,(5):1
郝雅立在《和谐预警:群体性事件治理的中性美学通道》一文中指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来源于整体参与人群感受的非常态化,减少群体性事件甚至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和谐社会就是追求一个感受美的社会。中性美学作为美学的一种代表性观点,以和谐作为其终极追求。因而利用中性美学倡导的中庸之道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通道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中性美学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领导科学》2012,(11):1
<正>王二平在《社会心理学视阈下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制和应对措施》一文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产生过程,分析了集群行动的动员机制和组织机制,指出影响集群行动的心理因素有:相对剥夺感、集群认同、集群情绪、集群效能感、谣言以及去个体化、速生规范等。  相似文献   

7.
王斌、李伟在《领导风格对公务员高效行政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领导风格理论的回顾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构建出三种服务型政府领导风格:一是交易型领导风格,它要求领导者满足公务员在不同阶段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实施活动前要承诺相  相似文献   

8.
胡月星在《不同文化水平领导干部胜任特征差异比较》一文中,对不同学历领导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学历领导干部对28项核心能力选择的差异比较,发现在前7项核心能力的选择上,在政治  相似文献   

9.
《领导科学》2012,(23):1
佘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党软权力与政党现代化——基于中国共产党的视角》一文中分析了在全球化时代政党软权力削弱的原因,并从政党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了政党软权力建构的途径。政党软权力削弱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意识形态的空间竞争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吸引力提出了挑战。二是"非政治党派"和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导致政党影响力遭到侵蚀。  相似文献   

10.
《领导科学》2013,(23):1
刘凌旗在《从可控民主到主权民主的危机应对——普京主义下俄罗斯国家治理的模式调整》一文中指出,叶利钦执政末期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转型危机,普京上台后开启改革进程,以政治领域的强力政权体系为突破口,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转变构成一种多要素的互动关系。普京第一任期开创一  相似文献   

11.
《领导科学》2012,(5):1
涂永珍在《微博反腐:公众的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之博弈》一文中指出,在微博反腐中,公民言论自由权的行使很可能会侵犯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因此,需要从民主法治的角度来化解官员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与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相冲突的问题。首先,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微博反腐中的言论自由权及公众的知情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政府作为公共  相似文献   

12.
<正>姜中一、姜平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的领导科学创新》一文中指出,从学术发展和现实之间关系的互动来看,越是基础性的领导问题越具有整体性,越是重大性的领导问题越具有综合性,越是关键性的领导问题越具  相似文献   

13.
<正>齐久恒在《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育的基础性困境——基于社会视角的透析》一文中指出,我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彰示出强劲的崛起势头,但缺乏丰腴的文化土壤和合理的制度安排,遭遇了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要素的阻隔。一是社会利益的过度分化。社会利益分化是一柄双刃剑,适度的利益分化很大程度上将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迸发社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但过于失度的利益分化很可能会酿成利益摩擦乃至社会冲突升级。但目前我国社会利益过度分化的状态是其成本逻  相似文献   

14.
<正>刘彦昌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党建模式的转型》一文中指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中国社会从传统进入现代,中国共产党已有的党建模式面临挑战和机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当前党建模式转型主要包括转变与拓展两种情况,一是思维基础由特殊到普通。要正视对象的变化,既要站在先进分子的角度考虑党建问题,更要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思考党建问题。二是目标设定实现显隐互换。党建的侧重点要发生转移,从以往强调领导核心,防范政敌破坏,重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科学》2012,(20):1
雷强、褚松燕在《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和公民参与研究》一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坚持和创新群众路线,创新共享领导模式。创新群众路线,一方面要把群众具体为微众,使群众路线具体化,无微不至;另一方面要把微众链接成大众,使群众路线泛在化,无处不在。创新共享领导模式,就是政府+新媒体+社会。当前,网络领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领导干部信息网络素养不高、网络问政的运转机制尚不成熟、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不高、互联网法治能力不强等,公民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信息网络鸿沟导致公民参与的不平衡性、网络价值多元化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冲突与紧张、网民的非理性参与导致网络泄愤行为、网民的非法参与导致网络暴力、网民与地方政府发生冲突等。提高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和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6.
朱新山在《中国政治的百年问题及其破解——纪念有自辛上亥而革下命和10自0周下年而》上一两文条中政指治出轨,任道何。政从治辛形亥态革都命推应翻帝制、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被拆除以来,中国的历届政府既进行了单轨政治的试验,也试图重筑新的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但均未成功。时至今天,已是百年,这条轨道仍未建成。轨道不通,普通民众权益受损,最后只能选择上访。因此,政治轨道再造问题,可谓中国政治的百年问题。政治轨道建设的百年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武雄在《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式民主的建构》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领域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促成了中国式民主的诞生。中国式民主的建构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辩证否定中厘清中国式民主  相似文献   

18.
何丽君在《希望型领导》一文中指出,领导是一门蕴涵希望的艺术,播种希望是领导的重要职责之一。希望为人们设计最完美的未来图景,人们在追求希望的跃迁中获得力量。点燃跟随者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灯  相似文献   

19.
胡月星在《不同层级公务员胜任特征模型结构实证研究》一文中,对不同行政级别尤其是司、处、科三级公务员胜任特征模型结构及其主要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依据胜任特征所确立的核心能力、关键品质要素和必备知识三大结构体系,就司、处、科三级公务员在上述基本维度上的选择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李民昌在《提高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公信度的路径探析》一文中指出,提高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公信度,要从完善竞争性选拔制度入手,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一是扩大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公信度的公。首先,扩大认知公信度的公众主体。要吸纳公众代表作为面试测评环节的选拔者,形成吸纳公众代表参与竞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