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于社区与社区的内部机制的认识,是讨论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出发点。目前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将建设的重心直接投入到社区具体的公共事务解决方案上,但忽略了社区内部公共社会资源的挖掘和培育,同时还受到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一些体制与制度的制约。社区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未来需要在体制改革、新型治理机制构建、社会资本培育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区和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城区,成都市成华区面临"北改"、"棚改"、老旧院落整治、市场调迁等一系列现实压力。对此,该区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总揽,以"院落+社团"为主体,形成了以"街道居民自治联合会—社区居民委员会—院落(小区)自治协会"等各类特色社团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棚改之难,难在缺钱。对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城市来说,这个难题尤为突出。如何破解棚改资金难题?自2013年7月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以来,南昌市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探索出了"市级统筹、综合平衡"法,创新出了"1+6+x"运作模式,让棚改房屋征收不差钱。所谓"市级统筹、综合平衡",就是首先由市里统筹整个棚改资金,当某个城区某个地  相似文献   

4.
新一届中央政府上任以后,除了在经济领域实现体制改革的同时,还着重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领域齐头并进。然而,就在辽宁、武汉等地棚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之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武汉部分棚户拆不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棚改工作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区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除了来自于自身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在于外部的激励性环境。社区社会组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成长性特征决定了社区社会组织需要一个整合性和扶持性的培育主体平台,这一平台也成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二级服务提供方。政府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中要避免培育主体的官僚化和政府规模的扩张,并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社区居委会由于其自身结构和功能定位,无法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有效主体,政府有必要在体制外建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专门性平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乡镇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单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乡镇社区治理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和正确面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的乡镇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提高乡镇社区治理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政府、市场与社会是我国社医治理中的三个重要的因素,如何有效地定位三者在社区学院治理中的功能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重要阀题。但是,目前,这个问题显然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8.
尹欣 《决策探索》2014,(4):61-61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不等于社会组织,但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素主要体现在:第一,组织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第二,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内;第三,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要建构起来,因此具有较强活力;第四,组织成员自由进入、退出,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社区建设如火如荼,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日益丰富,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社区整合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发挥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
伴随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以及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基层导向和实践的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尤其在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社会资本进行社区和居民两个维度三个层面的解构,打破以往单向培育的关注点,进行双向培育互构的探索,并以C社区商业街联盟为实践缩影,讨论其现实可行性,并从社会组织自主性、治理限度和治理有效性三方面对两者的培育进行风险分析,试图在社区社会组织日渐饱和的情境下探索未来社区社会组织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朱萌 《领导科学》2021,(2):8-12
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对网格化管理存在的"泛行政化""服务供给有限性""社区治理主体协调困境"等局限的全面超越,从"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转型是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新趋势。从天津市X区L街道的社区网络化治理实践来看,其在纵向组织的构建上,实现了行政—党建复合网络架构和治理资源整合;在横向机制上,通过民主恳谈会实现了交流机制的设立,实现了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动员与组织参与。该个案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社区网络化治理必须坚持整体性治理思维,把社区网络化治理看成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把人放在系统环境中,不断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政府应在维护基层社会秩序并实现社区善治的框架内,致力于寻求各类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平衡点;要充分重视社区精英在社会合作和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区精英吸纳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参与以社区事务为对象,其主体既包括社区居民,也包括社区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等,各主体“有效地介入到与其利益相关的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中,在有关社区建设的决策、管理和监督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樊城”的目标,积极推进以“三建一改”为载体的社区建设,依法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社区运行机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3.
邓湘树 《经营管理者》2013,(24):69+397-69
成都市温江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治理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社区建设为平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之间的"三社"互动。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农民集中安置社区"三社互动"为例,探讨了城乡统筹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社会组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的社区治理中,居民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不足制约着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的组织化力量,增强居民集体行动能力;将信息技术嵌入赋权行动,拓展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夯实社区赋权的制度基础,为赋权居民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是21世纪中国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和基础单元,加强社区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南宁市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南宁市社区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南宁市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了一些适合南宁市社区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变迁,新时期的社区治理逐渐演变为,治理的的主体逐渐增加,更加注重治理目标的过程化,治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更加丰富,社区治理的新的发展趋势就是形成多角度,多维互动,其核心的发展趋势就是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本文重点讲述社会变迁中社区治理的演变过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模式。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区治理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五微共享社区”平台的产生和发展是社区治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是对我国现有社区治理模式的补充、丰富和突破。“五微共享社区”平台自运行以来,为民服务能力、基层自治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得到提高,但也存在服务参与主体较为单一、群众参与热情有待提高及社区服务提供相对不足等问题。文章将信息技术作为服务社区治理的切入点,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城市社区的运行机制、主要困境及治理路径进行相关探索,以期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社区治理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及治理体制的基础。我国社区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保证基层社会活力以及实现基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国外城市社区治理3种典型模式的具体做法并总结经验,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何萍 《领导科学》2023,(6):103-107
住房商品化重构了中国城市的居住空间和治理模式,国家在城市进行社会治理的对象不再是固定的单位组织,而是高密度、原子化和异质化的城市社区流动空间。理解城市社区治理,就必须了解城市社区空间中复杂的权利关系。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维度解构城市社区内部权利格局,并对引发城市社区治理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房权政治下的城市社区结构以物权归属为划分依据,是由私有空间、共有空间和关联空间整合而成的复合空间结构。复合空间中相互缠绕的权利关系最终表现为个人主义的无限扩张、集体行动的难以实现和关联主义的不断弱化,成为裹挟城市社区陷入治理困境的病理要素。  相似文献   

20.
《办公室业务》2022,(20):12-13+75
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是整合城市社区治理资源、统筹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系统性工程,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体现。坚持党对社区治理的全面领导是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