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啸 《文史哲》2023,(5):106-121+167
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中正,一种是朝廷任命的州郡中正,一种是北朝州郡辟除的中正。魏晋南朝时期朝廷任命的中正始终是一种职位,可以讨论是否设置与废除。由于这种中正没有任期,也没有考课,所以他们举人必然朝着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北朝中正有朝廷任命与州郡辟除的分别,且都在北齐获得比视官品。北朝朝廷任命的中正仍然是一个职位,需有本官;州郡辟除的中正虽然地位很低,但是独立为官,有比视官品,有俸禄,不再依附于其他官位。这种州郡辟除的中正的产生可能与北朝的军事行为有关,在东魏时已完全固定为地方僚属。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北朝中正职官化的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之后,官爵在门阀资格及其等级评定中的重要性。由于隋废九品中正制,所以中正职官化的道路也随之终结。  相似文献   

2.
科举考试分等录取与录取规模是辽朝科举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辽朝礼部贡院所放进士,依据举进士者的考试成绩分甲科、乙科和丙科三个等级,而甲科叉分第一甲、第二甲、第三甲.在录取规模上,辽朝进士科录取人数在前后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前期录取规模较小,频次较高;后期录取规模较大,频次较低.从总体上看,辽朝进士科录取规模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唐代科举铨选考试方法与评价标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科举、铨选考试方法主要有面试、现场操作、帖经、问义、试策、试诗赋、试杂文等.礼部常科考试特别是进士科考试评价标准的演变大抵经历了重时务策、重杂文、重诗赋、重经史策的过程,而吏部选试的评价标准大抵经历了重书判、重词华、重荐举、重经史的过程.礼部常科的选才标准之争本质上是重文学与重经史之争,吏部选试的取材标准之争本质上是重知识积累与重实践能力之争.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甘肃对联有了长足的发展,长联佳作也时而有之。其中,清代御史,皋兰人吴可读所题甘肃贡院一百九十二字长联尤为人们所称道。 吴可读笔下的甘肃贡院,又名举院。原址在兰州城西北(今兰州市西关什字萃英门)。光绪元年(1875年)由陕甘总督左宗棠创建,光绪十一年(1885年),陕甘总督谭钟麟增修。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经济学会财经分会国民经济计划组不久前举行了一次学术座谈会,着重讨论了地区综合平衡问题。下面是讨论到的一些问题中的几个问题。地方计划机关要不要、能不能作综合平衡工作有一种意见认为,由于主要物资和大部分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是由中央集中统一计划安排的,所以在国家计划定案之前,地方无法搞综合平衡;而在国家计划(或控制数字)确定后,地方再作综合平衡,又失掉实际意义了。  相似文献   

6.
考述唐代诗人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和赴京师会试的时间、情形及原因 ,分析李贺赴京会试的四种情形。结论表明 ,李贺应进士试不第 ,可能是礼部不准其参加考试 ,更有可能是他自己迫于压力放弃了考试  相似文献   

7.
孙健 《社会科学论坛》2008,(16):171-174
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科专业设置要与地方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应立足于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这种办学理念由于忽略了对大学本体价值的关注而走向了急功近利的误区.本文试从培育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的角度入手,引导地方高校"祛蔽"而"返魅".以期凸显其应有之大学光辉.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误区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科专业设置要与地方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应立足于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这种办学理念由于忽略了对大学本体价值的关注而走向了急功近利的误区。本文试从培育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的角度入手,引导地方高校“祛蔽”而“返魅”,以期凸显其应有之大学光辉。  相似文献   

9.
地方行政制度有两方面重要的内容,一是行政区划,二是吏员配备.这就是《周礼》里所说的“体国经野”与“设官分职”两大工作.正史一般都有《地理志》(或郡国志、州郡志)和《职官志》(或百官志),前者是以行政区划为框架,记载有关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因素,后者则是记录各种职官的设置与人员的配备.对任何一个朝代来说,行政区划(包括层级、幅员和边界)和吏员配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地理志》所反映的行政区划一般都以一个大致的年代为基础,《职官志》所说的地方政府的吏员配备也只能是原则性的情况.而具体到西汉一代而言,则《汉书·百官公卿表》连郡县两级吏员数量的原则规定也未载,因此尹湾六号汉墓出土的木牍,是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宝贵资料,既有东海郡郡县两级政府极为详尽的吏员配备情况,又因为这些吏员是附着在一定的郡县上的,也就附带阐明了当时的政区地理面貌.此外还有部分吏员的升迁、劳绩记录以及该郡的人口、土地以及财政收支的材料,都有重要的证史、补史作用,本文无法全面论及,只想就一二号木牍内容挑几个例子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央革命根据地(简称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它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赣南、闽西和闽赣边。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至中央红军主力及党、政、军中央机关举行长征,近三年的时间里,中央苏区行政区域变化较大。这不仅是省、县、区的设置先后有过多次变动,且由于敌人“围剿”和红军反“围剿”的反复,中央苏区边界线也不断变化。因此,整个中央苏区行政区域的设置和辖区,因时而异而不能有固定的说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查阅的有关资料,试就该问题谈谈看法。有误之处,请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惟楚有材"语出<左传>,实际并不正确,无论在字意和句子结构上两不相合,若溯典追故,"虽楚有材"只是"惟楚有材"的前身--后人改其义而用之.据考,"惟楚有材"出自清初湖广巡抚林天擎所撰武昌府学重修记中,将近一百年后,书于匾额,并悬挂于武昌贡院牌楼.咸丰三年,贡院毁于太平天国运动,牌楼不能幸免.咸丰八年,官文、胡林翼重修贡院及牌楼,并请曾国藩重写了"惟楚有材".1958年此牌楼因大风而倾覆."惟楚有材"影响深远,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袁名耀以武昌贡院牌楼的"惟楚有材"为上联,求得"于斯为盛"下联,由于岳麓书院的盛名,"惟楚有材"成为海内名句.  相似文献   

12.
一戊戍选试在耶律楚材等汉人文化主义者的推动下实行以后,一共录取了四千余人的合格者,但结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没有成为经常性的制度。这次选试的合格者,可能在以后宪宗壬子(一二五二年)年间的户籍登记中登记为“儒户”。尽管在世祖以后,也有人提出要对他们进行复试,但无论如何正如史料所指出:“圣朝戊戍之试,复其家者,子孙于今赖之”(许有壬《至正集卷三二·王濯缨集序》)。这次选试的合格者直到元末至少还是对元代知识阶层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选试本身却以一次而告终。戊戍选试究竟原本就计划举行一次,还是把它作为昔通科举的一次试点,以后还要继续举行,只是中途遇到某种障碍,因而在举行一次之后作罢,这一点至今尚未查明。只是《元史·选举志》在前引文之后接着指出:“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而且,从以后元代科举史的实例来看,这次选试本来是作为一次连续举行的制  相似文献   

13.
北魏建国后,为了统治的需要,在京城设置了太仓,在地方则设置了州、军镇、郡仓廪。这些仓廪所储备的粮食,可以保证国家需要的俸禄(俸禄制实行后)、赏赐、军队和赈济用粮。北魏太仓和地方州、军镇、郡仓廪储备的粮食主要来自田租的征收,还可通过“和籴”之法,即官营粮食买卖而获得。北魏对仓廪粮食储备实行了较严格的管理措施,为此而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职官掌管国家仓廪事务。其中,京城太仓由尚书省所属的太仓尚书(仓部尚书)和大司农所属的太仓令实行双重管理;地方州仓廪则由刺史军府僚佐官仓曹参军管理;而郡仓廪开始应系由仓曹史管理,至北魏后期似将这一职官并入了功曹史。  相似文献   

14.
汪超 《兰州学刊》2014,(8):33-37
宋代文人通常因官场迁转、贬谪、游历、退居等缘故流向地方州郡等文坛基层或边缘地带。文人担任地方官员,兴学养士,起到夯实地方文坛基础的作用。文人,尤其是有重要影响的文人在地方州郡县邑活动,传道课徒,则起到知识普及的效果。他们与从游者通过讲习艺文,溪山俊游的方式互动,为地方文人获取新知,进行文学实践提供帮助。凡此均有助于提高地方教育水平,为地方文坛培育新人;加强学说流播,扩大学派影响;沟通主流文坛与地方文坛,有助于地方文坛建构。地方文坛精彩的篇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流转到当地的文坛精英,及其周围的同道、门生谱写的。  相似文献   

15.
李云泉 《东岳论丛》2006,27(5):128-133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专职外交机构,外事管理分隶不同官衙。明代在因袭唐宋旧制的墓础上,外事管理与分工更趋严密而具体,形成礼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协同管理的格局。其中,礼部主客司全面负责外事活动,会同馆为外事接待机构,四夷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外事翻译机构,鸿胪寺专司外事礼仪,行人司则以奉旨出使为要务。本文对以上机构的设置、沿革、职能等问题作了简要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6.
薛瑄述论     
<正> 一、创立河东学派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永乐十九年(1421)进土,山西河津县南薛里(今山西万荣县平原村)人。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卒后赠礼部尚书,谥文清。隆庆五年(1571)诏从祀于孔庙。著作有《薛文清公文集》、《读书录》、《读书续录》等。薛瑄出身于一个职业教育家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和薰陶。其祖父薛仲义生活于元末,精通经史,适值元乱,教授乡里,不求仕进,对薛瑄进行了启蒙教育。其父薛贞生活于明初,做县儒学教谕官三十余年,虽秩卑禄薄,但克尽职责,成绩卓著。薛瑄侍父左右,“闻其称古之人某为大儒,今之人某为伟士,因窃自私记于心曰:彼亦人耳,人而学人,盖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的走马承受公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实行重文抑武政策,从设官任职上构建起一套互相牵制的网络,以控制各方大员。走马承受公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枚政治棋子,它针对诸路守将精心设置,虽然其名义上是随军承受奏报文书而已,但实质上为皇帝"耳目所寄",负有监察本路将帅、人事、物情、边警动态、州郡不法等大权。他们的存在,有力地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联结了皇帝和地方官员的关系,促进了地方行政系统的稳定。但到后来,随着走马承受权力涉足面的扩大,其任职人私欲的膨胀以及自身素质的缺憾,走马承受最终也难逃被废罢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荆、郢地区在宋齐梁之世,处于南朝北境,到梁末陈初,渐为北朝所据,其地主要在今湖北之江汉流域。旧史对该地之少数民族,通称为“蛮”,或按地域称“荆郢群蛮”。“荆郢蛮”的分布区也是南北朝统治者争夺和对峙的地区,“蛮”人的活动往往同南北斗争夹杂交错,民族迁徙也因此而十分频繁。这种情况,如马端临所云:“其种落繁盛,侵扰州郡,或移徙交错,不可得而详别”(《文献通考》四裔五)。本文试  相似文献   

19.
兰州在唐代是陇右所属的重要州郡之一。唐初魏王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主编的《括地志·序略》中所列贞观十三年唐朝三百五十八个州郡中,即有兰州都督府。 兰州始名于隋代。隋开皇初,置兰州,以皋兰山为名。《通典》卷二七四《州郡四》曰:“兰州,古西羌地。秦属陇西郡,汉属金城、陇西二郡地,后汉、魏、晋因之,魏以为重镇。前凉张寔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和全国其他地方政府一样,存在上下对口的现象,这样虽然有利于上令下达,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因地制宜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广东省有必要制定<广东省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办法>,保留<省条例>的积极成果,完善<地方条例>的不足,为深化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