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论界比较传统的观点是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开端。近年,有的学者又提出要以八一南昌起义或党的成立为标志,也有的学者提出五四运动至党的成立是新民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观点,与同仁商榷。一要确认什么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关于敦煌词的整理研究工作,到现在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一)侧重于搜集整理和校勘,(二)侧重于内容等一些方面的研究。这可以一九五四年任二北《敦煌曲初探》的出现为分界线.但两种工作往往同时并行,互相渗透,难以截然分开,所以这也只是就大概和侧重而言.在前一阶段,留意敦煌词的学者们,靠自己在国外所抄的抄本  相似文献   

3.
竹王传说是有关夜郎的一个著名而又古老的民间传说。它产生得很早,可能汉以后就在民间流传了。仅从东晋史学家常璩把它采录进《华阳国志》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可以说,这是关于贵州少数民族的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较早的一个民间传说。由此推论,《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当然也就成了关于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较早的一个搜集整理者。《华阳国志》对竹王传说的记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工作,是根据全国哲学规划会议上确定,由我区于一九八○年四月开始组织力量进行的。 两年多来,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方针的指引,区内各级有关党政机关领导重视和支持,以及全体专兼职研究人员的积极努力,终于使这项开创性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至今,在全自治区已经组织了一百六十九名兼职研究人员,十二名专职研究人员,合计为一百八十一名专职与兼职人员密切结合的一支科研队伍。在搜集、整理、复制,翻译有关历史重要文献资料方面,已经搜集整理出二百六十七种,印刷近二千册,供给了科研人员研究和使用。在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提出《蒙古族哲学及社会  相似文献   

5.
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程佩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学者多采用五四运动开端说。笔者认为,此说不甚实际,拟提出首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之说。中国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有一个自觉争取的过程。毛泽东在论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相似文献   

6.
图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文明象征。古老的蒙古族一直流传着"苍狼白鹿"的民族起源传说。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是草原的王者——蒙古狼,这点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游牧生活中可以体现出来。姜戎的《狼图腾》为我们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狼形象":强悍、勇猛、机智、温情。狼形象蕴含着作者对华夏文化的反思,促使我们审视民族性格中的弱点,完善民族性格,弘扬民族精神,重新焕发古老的华夏民族的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国际合作理论研究发轫于美国。近10年来,中国学者对这一理论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国际合作的背景、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国家主权以及中国的国际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国的国际合作理论研究还需要独立的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古就有口传本民族历史的传统.自十三世纪有文字记载以来,编著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这些典籍反映了蒙古族的文明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为研究蒙古族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广泛、可靠的资料.近几年来,我国蒙古族学者对蒙文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翻译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有了一定成绩.为了向广大读者提供蒙文历史古籍知识性、资料性的材料,为研究蒙古史的学者提供寻检蒙文古籍的线索,本刊从本期起在历史版面内设《蒙文史籍概览》专栏.  相似文献   

9.
对圣像破坏运动的研究,西方学者已作了大量工作,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试从圣像破坏运动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和外交关系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这场运动以皇帝利奥三世(717-741)于公元726年夏季颁布《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为开端,至公元843年幼帝米哈伊尔三世(842-867)统治时期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毁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持续了117年。在此期间,圣像破坏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从726至812年为第一阶段,其间,利奥三世发起的圣像破坏运动引发了波及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的有关如何对待圣像的争论。公元730年,利…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素以民族友好城市见称于世。今天,她仍承袭着优良传统,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满等许多民族和睦相处。据1985年统计资料,现定居呼和浩特的回族有27 300余人,在当地少数民族人口中,仅次于蒙古族,占据第二位。市内三个行政区有一个迳以“回民区”命名。对回族定居呼和浩特的时间问题,首先注意的是蒙古族学者荣祥和荣赓麟父子。他们所著《土默特沿革》一书中,有专章记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根据当地民间传说,于1992年3月18日——20日在老子故里——鹿邑县城,举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 参加纪念活动的有省、地、县领导同志,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鹿邑老子学会名誉会长于友先同志参加了纪念活动。我国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都派专人送来贺信;美藉华人著名天文学家邵正元先生发来贺电;还收到大批海内外学者的论著、书画和贺词。  相似文献   

12.
阿凤云作品     
《青海社会科学》2009,(4):F0002-F0002
阿凤云,男,蒙古族,1947年出生于青海乐都,1966年毕业于青海第一师范学校。先后从事过打字员、教师、园艺师等工作,1973年调入乐都县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工作。此后,他在努力绘画的同时苦钻书法。40多年的艺术苦旅,使阿凤云的书法作品逐渐呈现其独特艺术个性,让人从中领略其精神风貌、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和东欧易帜,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二十年过去了,苏东剧变尘埃落定,但在这一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比以往更多.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端来说,还存在一些争议,有学者认为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但还有学者认为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另有一些学者还有与此持不同意见,本文主要综合了众多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看法,并依此归纳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马奶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奶及其酸马奶文化是欧亚大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奶食品文化中的精华,是他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则在中国多元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形态来看,蒙古族马奶文化的形成应早于公元前六世纪。据《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史》载“蒙古民族祖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时代,即原始公社制度时代”;俄国学者俾丘林也认为“蒙古民族的起源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远在公元前2500年,这个民族游牧于中国的北部沙漠”;学者苏日巴达拉哈认为“远在图腾崇拜的社会阶段,蒙古民族形成于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的森林和草地上。活动于贝加尔湖周围,阴山山  相似文献   

15.
学人风采     
《青海社会科学》2013,(5):F0002-F0002
<正>米海萍,女,蒙古族,1964年出生,青海省湟源县人。文学硕士,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后留校工作,现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兼职有:青海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民间文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在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新疆蒙古族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对蒙古族的影响到底如何呢?文章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全面考察蒙古族对藏传佛教的态度,希望能为相关学者了解新疆的藏传佛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元代是蒙古族佛教文学发展的开端。由于元世祖忽必烈推行了政教并行的政策,使得蒙古族佛教文学迅速发展起来,在当时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本文仅就元代佛教文学的一个种类—蒙古族佛教箴言诗进行浅显的探讨和介绍。 佛教箴言诗阐释人生的真谛,催人上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印度是孕育佛教的摇篮,在古印度箴言诗特别发达。随着佛教  相似文献   

18.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的文学主题之一。发轫于8世纪末威尔士民间故事的亚瑟王传奇是骑士文学的根基,其走向神化的过程是经由英国、法国以及德国众多诗人与民间传说交织而成的,它融汇了中世纪英国社会的精神信仰与民俗民风。进入15世纪,骑士制度和亚瑟王传奇受到英法百年战争的摧残和玫瑰战争的打击逐渐萎缩,其落日的余晖投射在16世纪宗教改革的激烈争辩中而被口诛笔伐、黯然消逝,却还魂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诗篇中。骑士文学与亚瑟王传奇为中世纪和近代英国的社会、教育、风俗、文学、艺术和语汇烙下了鲜明的印记,成为中世纪及至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可堪回首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03年,以对外开放年为发轫,全市上下勇度“非典”疫情和特大旱灾两大难关,更创重点项目建设骄人业绩。潮涌山川,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20.
豫北滑县、获嘉县、辉县分布着几个蒙古族聚居村,依据家谱、碑文、地方志等综合考察,获嘉县张、可、冯三姓蒙古族、滑县可姓蒙古族以及辉县冯姓蒙古族系同源。该支蒙古族是元代蒙古人的后裔,他们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恢复了蒙古族身份。河南省蒙古族在对汉文化不断调适的过程中,从语言、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文化所融合,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蒙古族自然地对汉文化趋于认同和接受,与周边的汉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