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四川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四川各级党政领导十分关注粮食生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一定回升,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服务滞后、粮食面积减少、粗放经营、种粮成本增大等不少问题仍影响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
青铜峡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一直是优势产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青铜峡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07年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2.6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938元,均居全区第二位,分别是1980年的2.7倍和42.2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都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4—2019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两个维度对13个粮食主产区进行门槛回归分组,在有效化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门槛回归分组能有效化解EKC“异质性”问题,以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为分组变量可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低-中”“低-高”“中-中”“高-中”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组;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面源污染EKC形状和拐点显著不同,“低-高”和“中-中”组为“倒U”型,“高-中”组为“倒N”型;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EKC所处发展阶段具有趋同性,多数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仍处于随农业经济增长而上升的阶段。由此,提出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业污染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农业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1998—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从农业碳排放总量来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松花江流域的增排效应最大。从分位数回归结果来看,当分位点升高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效应也逐渐变大。从农业碳排放强度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粮食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的碳排放强度,表明农业机械化促进了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我市粮食生产的问题化州市统计局赵兰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可说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其充裕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架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粮食生产中一些所始料不及的问题、矛盾会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首位,在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逐步形成以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为主的大农业和以设施蔬菜、烤烟、甜菜为主的特色农业的种植格局,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保持发展态势,总产量始终位列全市前茅,是乌兰察布市唯一进入内蒙古自治区38个产粮大县行列的旗县。一、凉城县近五年来粮食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差距所在,即潜力所在。本文概述了农业技术在我省粮食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揭示了农业技术进步与粮食生产增长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并就目前农技开发、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一、应用现状1.在粮食品种方面,通过实施“8812”和“9410”工程提高了我省水稻单产和良种化程度。特别是“9410”工程选育了一批优质早籼新品种,加大了推广力度,优质早籼面积1998年达到455万亩,占早稻面积的40%,有效地改善了早籼品质。2.在栽培模式方面,以抛秧…  相似文献   

8.
襄汾是一个农业大县,粮棉生产在全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八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2O9044吨,1995年粮食总产量增加到了211037吨,平均每年比上年递增0.19%;各类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O4.8元,1995年增加到了1220.6元,平均每年比上年递增15.08%,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从粮食生产发展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粮食生产增长明…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原经济区,农业和粮食是基础。大力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是粮食产业由传统迈向现代、由粗放转向集约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四化"建设,变"三化同步"为"四化同步",这一改变凸显的是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以及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起步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薄弱,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与农业大省的地位不大相符。主要表现为:粮食产业链条脱节较严重,产业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碳源与碳汇双重视角,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3—202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收敛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效率“高高”集聚范围正逐渐超过“低低”集聚范围。(2)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自西向东呈“U”型增长,自南向北持续上升,空间上形成以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四川盆地为重心的分布格局,区域效率差异表现出“快速缩小—相对稳定—不断扩大—缓慢缩小”的演变趋势。(3)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农作物种植结构、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水平、农业受灾率等10类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广东农业产业化应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作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农业产业化自九十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广东各市县都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现阶段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新的兴奋点。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对于农业产业化,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其实施的初始阶段,更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根据对一些地区进行的实地调查,笔者认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不可忽视下述若干问题。一、粮食生产与非粮食生产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标是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2.
优化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是促进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配置在促进不同粮食产区农业发展绩效方面的差异。提出在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保证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升科技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我们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内外部条件。1、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要认真把发展粮食生  相似文献   

14.
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发展水平的高低关乎农业的提效升级和粮食安全,水对粮食生产贡献率达40%以上,"有收无收在于水"的农谚道出了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全球水危机背景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安徽省粮食生产虽然实现了"十连丰",但农业"靠天收"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只有居安思危,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才能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3,(1):8-9
全国:2012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生产投入继续增加,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粮食生产获得了好收成。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生产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当前各级深入进行结构调整,粮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研究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宁波市粮食供给呈现对外依存度高、产量不断下降,而粮食需求却持续上升、产需缺口越来越大等特点,其原因主要是这一时期正是宁波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加上农业结构调整等。为保障宁波市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建议:域外,采取增强优先获得粮源能力、补充外购粮源等措施;域内,采取实施耕地和粮田保护制度、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以前,考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席指标一直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指标,八十年代以后,处于服从地位的人均收入指标才逐步地取代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指标,探索这一演变的历史过程,对我们充分认识人均收入指标的性质和特点,对我们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该项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初期,吃饭问题是当时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党和政府不仅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把粮食生产作为基础的基础。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增加粮食产量的可靠途径是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经过三年(1949~1952年)的经…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态安全作为中国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PSR模型建立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泰尔指数对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研究表明: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由较不安全等级向较安全等级转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分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均衡,呈"南低北高"的空间格局;影响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农膜施用强度、城镇化水平和复种指数,2018年障碍度分别为12.1%、8.2%、13.4%、17.9%、14.4%;从长远看,生态压力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增强,生态状态准则层和生态响应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减弱。在未来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构建施肥、施药、施膜安全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在稳定粮食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务经济,使我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