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君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革命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南社中对革命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诗人。马君武一生致力于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诗歌创作数量有限,但他的诗实践了自己“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的创作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应为近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2.
马君武十分推崇卢梭阐释的自由原理,但他的跟踪译述大多只在译著文本上进行,卢梭十分关注的自由与人之本质、自然权利、自然法原理的关系以及社会契约如何可能等议题,马君武并未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究其原因,在马君武看来,从事实、事功的层面解读卢梭才是当务之急。故此,在解读卢梭的自由思想上,马君武存在以下几个倾向与特点:一是,与其说马君武是在解读卢梭,还不如说他向近代国人作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宣传;二是,近代思想知识界(甚至今天的国人)共同习惯的一种思维路径造成了中西方思想文化沟通的障碍;三是,马君武在近代中国这一语境下言说着“自我:——不是思想逻辑的表达,而是事实的申辩,因而,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前后紧继的革命浪潮淹没了学理论证及学术正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 ,但他为诗之本意以及他的诗歌的实际影响超出了“诗界” ,却往往是人们所忽略了的。黄遵宪“诗界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是一位启蒙思想家、革命政治家和教育家。兴教育、开民智才是他的“诗界革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4.
敬爱的朱德委员长,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经历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时期,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下的我国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全部历史。他的光辉的一生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伟大的革命诗史。朱德同志很早就投身于革命。他早年怀着救国济世的志向进云南“讲武堂”,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云南起义,率兵攻占制台府,随后参加了蔡锷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斗争,成为  相似文献   

5.
谭平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革命家.但是,相对于他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而言,理论界对谭平山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又是创建中共党组织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创建“第三党”,反对蒋介石专制独裁,积极拥护和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爱国民主运动,积极参与中国的建国工作.他以曲折而又光辉的一生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马君武留学日本期间,最早追随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力宣传和坚决捍卫孙中山及其学说三民主义。他广泛联络爱国志士,积极建立革命团体和创办进步刊物,认真培训军事骨干,始终不渝地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创立。马君武是孙中山早期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为中国同盟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7.
马君武教育思想轨迹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君武先生不仅是民主革命的斗士,同时也是著译等身的学者,更是一位蜚声中外、挑李满天下的大教育家。当他希冀通过传播西方民主文化,直接参加民主革命挽救中国失败后,便将他的民主思想、科技知识和行政管理经验全部融汇到教育事业中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落脚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革命家马君武在协助梁启超办《新民丛报》的三年,是他一生中参与报刊宣传工作的一个高潮期,在加盟《新民丛报》的前期,他的办报工作对梁启超的舆论宣传方针起到了重要的阐释与配合作用,是康梁阵营中一名重要的宣传者。在1903年,由于马君武与梁启超在对待民主革命态度上的分歧加大、对孙中山了解的加深及“羽衣女士事件”等原因,马君武与改良派决裂,毅然加入了革命派阵营。这一转变轨迹,可以说是清末报人群体聚合方式由门户意识向政治价值认同转变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9.
马君武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翻译家,又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一卷《马君武诗稿》,在辛亥革命之后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广西民族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马君武诗选》一书,所收内容,以《马君武诗稿》为主,又补充了马君武在抗战前后的一些诗作,共一百二十多首,附译诗四组,大体上反映了马君武诗歌创作的全貌。应该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读者是会欢迎的。  相似文献   

10.
李济深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可敬的爱国主义者”,“同中共长期合作的老朋友”,“我们国家一位享有很高声望的领导人”。李济深坎坷的革命生涯,曾经历了三次重大革命转变,充分体现了他为祖国独立、统一、自由、民主和富强而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正视现实,顺应历史潮流,追求真理的奋进精神。本文试就他的三次革命转变作一概述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有不妥之处望同仁们指正。一、李济深早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他所训练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威振南北,以“铁军”称誉。但后来随着“清党”和新军阀混战,这支战功煊赫的军队终于被蒋介石肢解。1929年3月15日,李济深突然被扣押,“罪名”是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头发难,谋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著名学者,但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发起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他在文学革新理论和实践上的建树,成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先导。纵观梁启超倡导这场文学革命的过程,从投入力度来看,有着明显的三次推进。第一次推进:大量写作报章体散文,全心全意推动变法,同时产生希望以通俗文字材料作开民智辅助工具的想法一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前,这是梁启超倡导各类文体革命的开始。此阶段有三个特征:一是主要实践文体是散文,没有把“小说”列…  相似文献   

12.
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直到“左联”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和理论批评活动,对于我国的新文学运动和创作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起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概述茅盾前期(主要指从“五四”运动到“左联”初期)文艺思想的发展以及他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建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拜伦《哀希腊》先后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等多种中文译本。诗中反问对比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韵律的巧妙安排等是其富于诗美感染力而广为传诵的本体原因。同时梁启超等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或曰“创造性的叛逆”对开发原诗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鼓动力量也不容忽视:《哀希腊》对马君武《华族祖国歌》、胡适所谓“试验的态度更显明”的《自杀篇》及蒋光慈《哀中国》等诗作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戴望舒是一位“有才能的抒情诗人”。他抒情诗的艺术风格,别具特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戴望舒在“五四”以后、特别是大革命高潮中,是一位有所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不过他觉醒之后并没有马上找到和走上正确的道路。他和一部分同类知识青年一样,在  相似文献   

15.
杜斌丞     
杜斌丞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闪烁着光辉,他那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品格和不畏强暴、献身革命的精神,一向为老一辈革命家所敬重。毛泽东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周恩来称他“是鲁迅式的共产党员”。他在民族民主运动的活动中,堪做人们尊敬的师表和景仰的楷模。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教育家和民主运动活动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科学家马君武先生,德高望重,才识超群。他三次担任广西大学的校长,不避艰辛,殚精竭虑,对于西大的创建和蓬勃发展,对于培养大批“勤恳朴诚”、“力学救国”的经世致用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值得后人认真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续范亭,名培模,字范亭,号恕人,山西崞县(原平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参谋长及中将参议。他不仅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士,而且是一个才华横溢、慷慨悲歌的革命诗人。 续范亭面对蒋介石拒不“纳谏”,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纲领,在他著名的《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中,用一副对联讽刺阎锡山和蒋介石。联云:  相似文献   

18.
徐特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和革命家。他一生爱国爱民,坚持革命,锐意进取。他在青少年时代赞成变法维新,拥护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失败后,他又支持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五四”时期,他积极投入“驱张”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奋勇向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同时也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奠基人.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诽谤马克思的国际主义是不要祖国的理论,歪曲马克思脱离普鲁士国籍成为“世界公民”,是违反爱国主义原则的行动.海因里希·格姆科夫指出:“说这位公认的国际工人协会的领袖没有爱国主义思想,纯属造谣中伤,是最荒谬的诽谤”.事实上,马克思不仅是一位热爱无产阶级祖国的光辉战士,而且是历史上第一位把爱国主义的理论升华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高度的先知,是第一位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贯穿到革命实践中去的先行者.马克思的一生为他的祖国的统一和进步、为人类的解放作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早在年轻时就痛感普鲁士专制制度使“德国已经深深地陷入泥坑,而且一天天地越陷越深”,“远远落在使人复活的法国大革命后面”.他认为这是一种“民族耻辱”.但他又“认为耻辱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归根到底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共和国,要以自由人们的制度来代替已经死亡的制度”.为了解决德国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他决心离开一切  相似文献   

20.
李济深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可敬的爱国主义者”,“同中共长期合作的老朋友”,“我们国家一位享有很高声望的领导人”①。李济深坎坷的革命生涯,曾经历了三次重大革命转变,充分体现了他为祖国独立、统一、自由、民主和富强而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正视现实,顺应历史潮流,追求真理的奋进精神。本文试就他的三次革命转变作一概述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有不妥之处望同仁们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