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说:“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种情形,不但在自  相似文献   

2.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没有矛盾就没有宇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从空间讲,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讲,矛盾无时不在;宇宙间万事万物,无事不有矛盾,无物不有矛盾。只要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就得承认矛盾,因为矛盾即是运动,即是变化,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辩证逻辑所说的矛盾(不是形式逻辑所说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相互的)都客观地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情况。事物具有的这两种情况,正确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这就是所谓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思维与语言的相互关系的探索。对于这个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见解。一些人认为思维必须以语言为物质外壳,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思维不一定必须以语言为物质外壳,或者说思维并非必然与语言联系着。为了更确切地分析问题和阐述问题,我们应该首先明确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第一,在心理学上所讲的思维一般都是指抽象逻辑思维而言的,而不是指具体动作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的反映过程。这种思维必须以语言为物质外壳,它是永远与语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一客观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无一例外地处于运动过程并只能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因此,“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人们的认识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必然受到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所支配。这决定了人类的思维过程按其本质来说,就是辩证思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由于人们的认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直观的反映,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因而在人类的思维去再现事物运动的历史过程中,便产生和始终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  相似文献   

5.
思维方式是表征人们在思维活动中的不同特征、不同类型的范畴,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观念和方法论手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是反映和处理客观事物的方式。思维方式是属于哲学层次上认识事物的一种框架。纵观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框架的形成,和当时科学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  相似文献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同其他事物的联系而孤立存在。因此,我们认识客观事物,不仅要把握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且要把握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即关系)。“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即性质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反映到人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这一重要哲学著作中,对矛盾的特殊性作了系统的阐发。它概括了中国革命的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了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文中提到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说无事无物、无时无地不存在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特殊性则是说矛盾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个性,构成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注意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由此提出一系列哲学命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对  相似文献   

8.
范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人们只有借助于范畴这种思维形式,才能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一切范畴都是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的结果,所以,人们都称它为逻辑范畴。各种范畴通过相互联系和转化,构成规律;通过各种规律的相互过渡,构成范畴体系。范畴的这种运动及其所遵循的思维规律,就是范畴的逻辑。对逻辑的范畴和范畴的逻辑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最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哲学、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哲学是世界观,又是认识论.世界观是指人们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体.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一定的立场、应用某种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并根据这种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把世界观转化为认识论了.哲学、世界观、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认识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地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现在怎样,矛盾双方是怎样对立和统一的,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个分析矛盾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辩证法、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哲学就是认识论,是对哲学的本质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对直观认识中积累起来的大量感性认识进行整理加工,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抽象、逻辑推理、教学推理、假说等理性思维方法最终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上的认识。本文主要探讨理性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一、科学抽象所谓科学抽象,就是人们对研究中获得的感性材料运用理性思维进行的一番去粗取精,排除事物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部分,从而揭承出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过程.简言之,也可说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抽取其本质的过程.因为事物通常是相当复杂的,而其本质常常是被表面的假象所掩盖,使其真面目模…  相似文献   

11.
思维形式主要可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想像和分析判断等认识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认识的过程.一定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学好物理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这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常识,然而体现在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中,或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地看到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反过来对某一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发展过程所决定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以下引文凡未注出处者,均引自《矛盾论》)通篇《矛盾论》,除第一节以外,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这一点,在结论部分说得很明白:“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  相似文献   

14.
自我扬弃运动就是客观事物本身自我否定的矛盾运动。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运动过程中。任何一种生产关系的确立,都是扬弃运动的结果,当这种生产关系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在它的内部又进行着循环不断的自我扬弃运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关于生产关系自我扬弃运动的性质、程度范围和作用,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某些新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使得事物具有两重性,人们因实践的历史过程性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未必能同时认识并辩证地把握事物的两重性,因而形成悖论。由悖论的这种本质和根源,可以明确悖论研究的应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存同求异”是作为“求同存异”的对立“物”而存在的,他们二者之间是既在“同一轨上”又不在“同一轨上”运行的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一)本质规定不同 所谓存同求异性思维,其含义是指肯定客观事物的“整体”、“一般”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与寻求“局部’、“特殊”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事物特异性的综合性辩证思维方式。 求同存异,则是寻求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共同点和承认、保留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认识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思维的严密性和自然语言表述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种理性的特征就体现在人能够而且必须进行思维。人们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对客观事物深入认识的过程。思维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思维的具体内容随着认识对象的不问而千差万别,而思维的形式却具有一般性和相对稳定性。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和认识的过程中,区别出哪些是正确的、即能保证人们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形式,哪些是不正确的、即不能保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形式。正确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及其所遵循的规律,人们称之为逻辑形式、逻辑方法和逻辑规律,这些也就是逻辑这门科学所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发展史。世界上古往今来的一切事物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事物之间的差别性和同一性的客观存在,构成历史比较教学的基础。历史,无论从纵的发展或横的断面来看,都是既有联系,又有  相似文献   

19.
1 中学数学的教学是分初、高中两个阶段来进行的。那么,在这两个阶段中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有什么特征呢?从人的认识发展理论来说,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是由“具体,直觉水平占优势”渐渐地向“抽象,逻辑水平占优势”过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中生认识客观事物时的逻辑思维活动较多地依赖被认识事物的直观、形象性(即依赖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表象来进行的经验型的抽象思维),而高中生由于学习材料的背景有了变化,其认识客观事物时的逻辑思维活动也要适应这种变化,故须从初中阶段的经验型抽象思  相似文献   

20.
现代领导者肩负着领导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改革,进行“四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胜利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现代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必须迅速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现谈一点自己的肤浅认识,以便向领导者和同志们求教。 对思维方式的含义、时代性、基本类型和特点的概要认识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指人们用思维(或思想)反映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固的形式(或方法),或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逻辑。具体地讲,就是人们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予见未来,从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自觉地奔向未来的方式。人们的思维方法,从根本上说来,只有相互对立的两种,一种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既唯物又辩证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另一种是一切从思想、观念出发的唯心主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