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郊农业是服务于城市的农业,从城市市场需求出发发展农业生产,是它应有的方向。传统农业色彩浓厚的兰州城郊型农业,在力争取得与城市经济相和谐、与城市市场需求相一致的过程中,把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及其对其发展方向的把握,应视为发展的出发点和重中之重。(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城郊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体系。第一,放开城郊农作物区,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在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以及三县与市区经济上联系紧密的部分地区,取消粮食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围绕满足城市需求发展经济作物。在种植业方…  相似文献   

2.
城市郊区担负着供应城市蔬菜和副食品的任务。搞好蔬菜生产,满足城市需要,关系到城市四化建设的发展,也关系到郊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最近我们对武汉市洪山区蔬菜生产作了一些调查。调查情况表明,当前大力发展城郊蔬菜生产专业户,是搞活城郊农业经济,走出一条适合郊区特点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道路的关键。一、城郊蔬菜专业户所显示的优越性洪山区是武汉市近郊区,担负着武汉市260万居民蔬菜供应任务的90%,全区种菜劳力有6.5万人,每年上市蔬菜7.5亿斤,平均每个劳力要上菜11,500斤。而由于收购价格较低,每个劳力年产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郊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郊工农业生产连续十多年兴盛不衰,城郊乡镇企业产值、利润占到全国乡镇企业的一半,农业商品率比全国农村平均高出34%,出口创汇是首屈一指的大户。城郊经济已成为我国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因此,城郊经济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中国城市郊区、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郊经济已由单功能、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多功能、开放式的商品经济转化,单一农业经济结构已逐步得到调整,多种服务性经营收入,构成了城郊经济的主体,并存的经济成份,不仅为城郊富余农民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门路,而且为城郊经济迅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城郊经济的运行模式对金融部门如何支持第三产业问题,作一粗略探讨,以与同仁商榷。一、现行城郊经济运行的一般模式1.市场导向式。即市场经济调节城郊经济,城郊农业生产和商品交换受市场供求关系的支配和影  相似文献   

5.
锦纶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是广州至今保留较完整的清代行业会馆(当时广州有四大会馆——钟表会馆、锦纶会馆、八和会馆、银行会馆)。锦纶会馆被看作清代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证,它见证了清代至民国中国纺织行业及丝织品出口的辉煌。作为广州西关纺织业会馆的锦纶会馆与清代的广州纺织业关系密切,是广州纺织业兴衰的见证。清代,广州的纺织业十分发达,广州及邻近的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种桑养蚕业,为纺织业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原材料,加之从江浙一带引进的先进的纺织工…  相似文献   

6.
国营商业在城市肉类市场上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购销活动来实现的.要做到在促进生产的基础上扩大货源: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提高效益。首先,要切实在促进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加速发展城郊养殖业和畜牧业,以改善肉类供  相似文献   

7.
论发展新疆旅游观光休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对于合理调整城郊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郊区农民收入,增强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缩小城乡差别、增强城乡互动功能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广州附近的佛山,宋元以前,只是寂寂无闻的自然村落,明景泰年间,它却发展为“民庐栉比,屋瓦鳞次,几三千余家”,成为“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的市镇①.到了明末,它进而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工商业城市,是冶铁、陶瓷、纺织的中心.清代康熙年间,更是“尘肆居民,楹踰十万”②,甚至一度超过两藩盘踞的广州.佛山的出现与繁荣,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建筑在珠江三角洲农业与手工业产品大量增长的雄厚物质基础上,并与交通运输的发达、商业网络的扩大、对外贸易日趋繁荣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佛山作为广州市场重要的手工业产品供应地,与广州的密切联系,又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责任制,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给农村劳力结构和经济构成带来了深刻地变化。面对这变化了的新形势,如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我们认为,在城郊地区,兴办农业企业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围绕城郊发展都市农业是重庆城乡统筹实践的重要内容。重庆在发展都市农业中应把握好已经提出或规划的城乡发展思路和契机,探索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