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形成真实的语文能力。好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而好习惯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精心培养逐步形成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作为语文教师都明白,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养成多读、多写、多看、多记、多思的习惯,否则,要学好语文就成了一种奢望。笔者总结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教研实践,愿与同仁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一议题,倾心交流,切磋共勉。  相似文献   

2.
习惯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现代教育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根据我在这几年的小学教育实践,就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则是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什么是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语文素养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重要环节.并把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的学习以其自身的特点,独领风骚,异于其他学科,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时刻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作用,可以说语文学得好,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学习都大有裨益。而语文学习在初中阶段更为重要,从小学阶段的授人以鱼变成中学阶段的授人以渔,如何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中学语文教师值得一探的问题。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更能帮助他们提升自我、提升素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到底是什么关系?有关这个问题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多讲,给予指点,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玩味”,“悟”出文中的道理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的境界。由此可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指点”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个“指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要充当好这一“引路人”,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好以下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说过“百育德为先。”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前提。在小学教育阶段在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注意对于学生情感的开发和意志的锻炼,使学生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等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以心灵的启迪,将新课标中的“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理念得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思想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达到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韩潮 《现代交际》2010,(11):149-149
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将推动着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前进。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相似文献   

9.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孩子们心里必须有这样一个概念.学习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学习习惯一旦有了雏形的时候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做到持之以恒。特别是“说”,由于缺乏真实交际的场景。很容易导致半途而废.这时就特别需要孩子们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潢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在农村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出现错词或错句时,老师会十分恼火地大喊“错了,重读。”如果是学生读的结结巴巴时,老师会猛然打断“不熟练,下去练习20遍”。至于学生出现读的平平淡淡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淡淡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尽管如此,之后老师也就是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那么,对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应该怎样做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上营屯从事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师全科化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应对这一趋势,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将实施素质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是语文改革的必行之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凸显学主体地位,树立真正的“大语文”教育观,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李桂芳 《老人世界》2011,(10):32-32
一位哲人说:忘不掉的人和事,才是我们的真生命。 一我于1956年3月由河北省定兴县初级师范学校应征人伍。因为没有毕业,学校给应征入伍的同学颁发“肄业证书”。我从班主任金振叔老师手中接过,在场的还有语文老师李老师。我看证书说了句:“肆”字两个注音吗?  相似文献   

14.
交际的目的是达到相互理解。可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要实现相互理解,实非易事。做同一样的事情,不同地区的人,就有不同的习惯,而各自又往往把自己的习惯当成天经地义,把与己不同的习惯视作异端。由此引起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一、打电话国内的习惯,电话打过去,先向:“您是XX家吗?请叫XX接电话。”在国人看来,用了“请”字似乎已是“礼貌语言”.这种做法,到了法国,远远不够“礼貌”,甚至可能遭到拒绝。一次,在巴黎,我给一个中国人打电话,他寄宿在法国人家里.电话接通以后,我说:“访问XX先生在家吗?请他…  相似文献   

15.
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面对那些刚进入校门不久的低年级的孩子,连正常的话都说不好,怎样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是最重要的手段。文中作者力图从这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教学应当是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偏重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课程。这门课的教学必须按照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诸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在教学中激发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并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本文从大学语文教学要有新理念、大学语文教学要结合实际、大学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大学语文的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课终的安排无格而遵,但有法而循。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希望每个教者勤于探究,因文而异。得出好的结尾方式,用于教学中,使您在教学中取的较好的成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堪忧,教师普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产出与投入比率低,“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教学方式单调,成为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小学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应试教育阴影作祟,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要求转;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单一,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忽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馥华 《现代交际》2014,(6):141-141
课改之后,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建立学习的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课前预习对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前预习中对学生进行分析,从学生的习惯入手,构建长期的教学指导策略,激发学生积极预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课前预习方法,促使学生巩固预习行为,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够促进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