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刑事诉讼中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能力展开讨论。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属于言词证据,不包含对搜查、扣押类的笔录与证据。与外国对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立法模式上相比,我国以传闻证据模式为主,但应重视直接言词模式具有的证据作用。目前,我国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还有待提高,其规则缺乏制定约束,应构建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规则制度,增加勘验、检查笔录可信性、必要性等情况保障能力,才能体现出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2000,(9)
编辑同志:   我老伴借给一位老友1万元用于买房,说好只借3个月,因为是老熟人,当时没要他打欠条。借款到期后,我们催了几次,他拖着不还,要求他补欠条,他也不愿补。为了留有证据,我在给他打电话提及还款之事时录了音。请问,这份录音资料将来可以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吗?张平 张平同志:   您所提的涉及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认定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有7种:①书证;②物证;③视听资料;④证人证言;⑤当事人的陈述;⑥鉴定结论;⑦勘验笔录。录音资料属于证据中的视听资料。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高速发展和影响力让我们看到了它对分析犯罪行为和预测社会安全度的显著作用。在司法实践中,一个犯罪行为被定性后,犯罪主体心理的剖析研究不仅可以起到定罪量刑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验证客观证据的合法可采性。在学术领域中,学者们通过探索与研究犯罪人的目的和心理,并结合实际来归纳犯罪类型,分析犯罪形式、预测犯罪趋势、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达到控制社会犯罪率的目的。因此,犯罪的研究早已离不开对个体心理的分析。笔者通过动机心理学中的核心解释,结合当下中国的犯罪论体系进行说明,分析一个动机演化成为犯罪心理并付诸犯罪行动的过程,构建相应的犯罪倾向图形模型,对犯罪行为的产生的机率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晶 《现代妇女》2014,(7):155-155
品格证据制度是证据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对他们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品格证据的概念出发,通过探析我国品格证据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品格证据制度的证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不论是对于报纸还是网络体育新闻写作中都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以《体坛周报》和体坛网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格式、形式和语言三方面分析报纸和网络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女性天地》2010,(2):62-63
上海某中学女老师黄某,2007年入校任教以来,校长魏某常以谈话、商量工作等名义,对她讲黄色笑话,甚至发黄色短信进行“骚扰”,常常弄得她面红耳赤,十分难堪。2009年11月,黄某向当地教委反映情况,将保留在手机中的20条黄色短信作证据,提交给教委。然而教委却认为,这些信息属于开玩笑还是性骚扰不好定性,最后还是劝黄某息事宁人,并将黄某调至另一所中学。  相似文献   

7.
李娜 《现代妇女》2013,(12):58-58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规定过于概括,造成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新证据的界定有不同声音。在实务界,法官到底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界定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浅析了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所引起的消极影响、民事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界定的原因与意义,并对界定民事新证据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通过,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本文先从电子证据的概念研究起,继而分析电子证据的高科技性、依赖性以及脆弱性等特点,最后对电子证据收集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顾炳枢先生是一位“不安分”的记者,几年来,他多次自费游走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原盆地之间,并且笔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0.
博迪·马约尔是法国巴黎的一名记者。在1999年的时候,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四肢瘫痪,而且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被病魔袭击后的博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脑清醒,但是全身的器官中,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可是,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虽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写,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出版商派了一个叫辛迪的笔录员来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6小时,给他的著述做笔录。  相似文献   

11.
会计资料是真实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的专业性资料。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会计资料来掩盖罪行,隐藏证据。因此,在经侦工作中如何有效掌握会计资料的检查方法。对收集证明案件事实证据,及时侦破在经济犯罪案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学勤 《现代妇女》2014,(12):305-305
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的全球化进程,各大卫视争先购买海外电视节目版权,同时互相抄袭模仿同类节目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电视节目形式引发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这也引发了学者们关于电视节目形式法律上如何定性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3.
恽含 《职业》2013,(27):173-17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方法产生了很大变化。审计电子化早已成为全球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新型的审计证据——电子审计证据应运而生。但作为新型的审计证据,电子审计证据在我国的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且面临诸多风险。本文就电子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顺应科技发展,利用先进科技安全、有效地使用电子审计证据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都没有测谎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测谎得到广泛应用。证据领域是否可以引入心理测试结论,是司法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测谎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按照合理和标准化的程序使用,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纳入证据范畴。基于此,文中对现今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证据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诉讼对证据合法性的严格要求,表现了对人格的尊重,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该文阐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况,重点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陷,并为完善该规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亚南 《现代妇女》2014,(7):131-132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克服了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它的建立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我国司法制度科学化的重要体现。证据失权制度可以提高诉讼效率和有效的防止证据突袭,从而更好的保障司法公正。但作为一个新生制度,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亟需解决,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完善。本文结合国外民事诉讼法律规范关于证据失权制度的规定以及通过对我国证据失权制度的分析,对我国证据失权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7.
张贤为 《现代妇女》2014,(7):142-142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明确将“电子数据”规定为独立的证据形式,肯定了电子数据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证明力及法律地位。本文从电子数据的内涵出发,论述电子数据的证明力及其认定。  相似文献   

1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英美法系重要的证据制度,在保证审判公正和维护人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证据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子证据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针对当前电子证据公证保全存在程序失范、公证机关无调查取证权、瑕疵公证书效力存疑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不断完善电子证据公证保全制度,保证电子证据公证保全合理性,有效避免网络信息对电子证据公证保全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微信正在引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次技术革命。同时,微信使用过程中遗留下的各种"痕迹",也被作为证据在民事诉讼中使用,微信证据也逐渐成为民事诉讼领域证据中的一个"新生力量"。对微信证据这种表现形式开展相关研究,对于微信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有助于促进其在民事诉讼中证据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