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时期,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项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有力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为农牧民生活消费升级提供了保证,农村牧区生活消费领域发生显著变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牧民收人水平总体上得到很大提高,但近些年来农牧民收人增长势头减缓,增幅大幅度回落,农牧民收人问题由此成为理论界、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农牧民收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的不断扩大,其二是农村牧区内部居民收人差距的不断扩大.本文是从第二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五大牧区的重要畜牧业基地,而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又是自治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羊业在呼伦贝尔经济建设中一直发挥着特色产业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呼伦贝尔肉羊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对草原畜牧业经济的提高、牧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我区农村牧区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与日提高,平均对每个贫困旗县的年投资额达上千万元,并且投资力度逐年在增大,因而很多贫困地区农牧民得到了有效脱贫,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实践证明,目前对贫困地区采取不切含合实际的既无地区分类标准,又无具体科学界定概念的主要以较低农牧民纯收入(食物性贫困因素折成收入为主)为依据,统一定贫困标准、统一定贫困旗县进行短期扶贫的办  相似文献   

5.
增加我区农牧民收入是“九五”期间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核心。我区共有2300万人口,而6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和牧区,没有农牧民收入的增长,就不可能有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牧民的收入状况如何,不仅是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生活中的大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一、农牧民收入状况的基本评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区农村牧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生活消费结构变化的特征表现明显。一是食物消费改变以主食吃饱为主向吃好为主变化;二是衣着消费成衣化;三是住房…  相似文献   

6.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饮用水安全状况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内蒙古农村牧区饮用水安全情况逐步好转.目前,农村牧区饮水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集中供水系统也在大部分农村牧区建立.截止2012年末,全区“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重”达到77.6%,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有农村牧区人口1703.4万人(包括乡镇所在地人口)2005-2010年期间解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人口581.14万人,集中式供水人口568.77万人,截止2010年底,集中式供水人口1100.18万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的任务是解决501万农牧民饮水不安全问题,2011年和2012年分别解决了饮水不安全人口120万人和111.25万人,其中集中式供水人口分别是118.1万人和104.08万人.  相似文献   

7.
正通常把1980年之后出生的农牧民工,称为"新生代农牧民工"。近年来,伴随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总量的增加,新生代劳动力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农牧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全区农牧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1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常住户的农牧民工中,新生代所占比例达41.1%,按此推算,全区常住农村牧区及举家外出的新生代农牧民工大约有98万人,规模近百万。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林郭勒草原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18万平方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草原,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是京津及整个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发展畜牧业和牧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统计与社会》2007,(3):14-14
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厅获悉,自2003年实施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至今的几年间,青海省不断扩大这一惠农政策在农村牧区的覆盖面,取得良好收效。到目前,全省九成以上的农牧民人口积极参加到新型合作医疗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1号文件又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具体的阐述了建设新农村的有关政策措施,为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尤其在青海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自然条件严酷,农牧民收入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牧民整体素质低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等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使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十分繁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自“三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自治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扶贫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少地区和人已摆脱了贫困,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扶贫部门统计,经过七年的努力,我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数已从357万降至80万,减少了77.59%。但据调查,自2001年开始,我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数以较大幅度的增幅,逐年在增大,大有回升势头,直接影响着我区整体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部分贫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区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惠牧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增长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十年来,农牧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一、十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2.4倍,年均递增12.9%2011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比2001年的1973元,增长了2.4倍,年均递增12.9%。  相似文献   

13.
一、新形势下民族落后地区涉外企业发展情况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以下简称呼、包、鄂、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自治区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开发建设重点基地之一。近两年来“,金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居自治区前列,而乌兰察布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与“金三角”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彼此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已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重要骨干,且具有持续发展的较大潜力。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呼、包、鄂、乌四市积极制定区…  相似文献   

14.
一、内蒙古农村市场购买力发展变动特征农村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和农牧民现金购买能力、农牧民纯收入增长密切相关,农村市场需求能力的大小和需求水平高低,直接受制于农牧民现金购买力水平。1购买力高速增长阶段。1978年———1984年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级时期,由于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政府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收购价格,极大地刺激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诱发了农牧民纯收入的超长规增长。1978年至1984年农牧民年人均购买力平均每年以222%的速度递增。在1984年社会总消费比重中,农村牧区居民…  相似文献   

15.
宋海祥 《青海统计》2005,(12):27-29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青海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长期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立足省情,紧紧抓住农村工作这个中心不放松,使我省农村牧区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可喜变化。但是,由于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东中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步子慢,加之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上欠帐多,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村工副业发展迟缓,致使我省广大农村牧区成为一个乡村人口多,二、三产业不发达,农牧业生产水平低,农牧民收入增长慢的后发展地区。农村社会经济落后的局面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6.
兴安盟是农业大盟,农村牧区的发展事关全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农牧民增收是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的核心.因此,兴安盟委、行署及各旗县市党委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加快"四个转变"、打造"四大基地"的总体目标,切实贯穿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主线,以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绿色、有机、特色种养业;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建设步伐;以实施"3338工程"(即到2015年建成3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30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80万亩中草药、甜叶菊、红干椒等高效特色种植基地)和"四个千工程"(即千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千斤粮食增产工程、千万头优质牲畜养殖工程、耕地千元亩效益收入工程)为抓手,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盟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兴安盟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不断夯实农牧业基础,促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农牧业发展进程,加快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诞生六十余年,目前是汽车第一生产大国,也是最大的新兴消费市场。近年来,在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的形势下,国民经济收入稳中有进,中西部汽车市场更加活跃,为自治区汽车消费的发展与升级提供了动力。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全区百姓关注的汽车消费话题进行调查,为汽车产销经营和消费者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项目针对2012年和2014年自治区居民的交通出行和汽车消费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完成样本6284份,样本年龄集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了使今年的庆祝活动既热烈隆重,又勤俭节约、方便群众,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的庆祝活动,由5月1日改在全区牛羊肥壮、水草丰盛、瓜果飘香、春麦登场,各族人民喜庆丰收的8月1日举行.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农牧业、农牧民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北部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内蒙古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把农牧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深化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农牧业科技含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使农村牧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种植业生产在受灾之年获得丰收;畜牧业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牧区市场购销两旺;农民购买力继续增强,农村牧区总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目标。1.受多种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