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士人精神与当代公民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士绅社会是一个自治性民间社会,它在代表社群利益、参与地方政治、影响政府行政等方面具有与市民社会相近或相同的功能.士绅社会的权威和治理原则来自于儒家文化传统,因此,当代公民社会建设需要并且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儒家士人精神包含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抗衡意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对培育公民人格、促进公民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具有利益最大化、竞争性、创新性。公平性等特点,它要求社会主体不断完善人格,同时,市场经济又以其自身固有的矛盾而给社会主体人格塑造带来困惑。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采取对策使人格不断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促进我国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当前的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现代行政文化理念,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要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法有序进行。培育政府自身开放民主的行政文化理念,对公民政治参与态度和效果有着潜移默化的正效应。党的十四大确立了  相似文献   

4.
危机动员在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事件是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政府都不可避免的。由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使得资源配置出现了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体共同参与的时代特征。这也使得危机管理动员具有政府主导性、非政府组织主动性、公民参与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4,21(5):10-14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社会内在结构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计划经济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生产组织,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是客观的价值规律。从计划经济变革为市场经济,必须真正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从政府机构向市场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转换,真正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由行政权力支配到由市场机制客观调节的转换,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政府机构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尚处在摸索阶段,作为实质上的单中心秩序的缺陷成了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构建由NPO(非营利组织)、政府、独立部门、执政党组成的多中心治理秩序,引进现代公司多中心治理理念,健全行政治理秩序,推动独立部门、公民个人和党的基层组织参与治理,将是转型期NPO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是与国家社会相对立的以市场经济、独立人格和经济领域为基础的社会形式或生活样式。公民社会有多重维度,即事实性维度、精神性维度、制度性维度、价值性维度。目前在中国,公民社会虽非是一种语言修辞框架,学理探讨也不无必要和价值,但建构中国公民社会尚有待时日,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行政行为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政府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童吉渝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与发展历史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过程,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活动的管理主体,其行政行为也将经历一个从传统规范的逐步打破、废止到新规范的逐步塑造、建设和确立的过程。这是一个宏伟的创...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议题。市场经济造就公民社会,强大活跃的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成功的重要保证。公民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四个根本转变。公民社会与契约精神内在关联,社会生活契约化体现着自由、平等、法治的价值追求。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科学界定和规范国家权力;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政治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消解女性人格中的臣民性倾向是现代社会建设语境中探讨女性人格公民化趋向的核心话题。女性作为担当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双重责任的社会建设主体拥有以独立、自尊、自为等为核心的公民人格特质。在社会文化的预设框架下,理性地追寻主体地位、主张公民权利以及担当社会责任,是现代女性人格公民化趋向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发展成本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立足于我国实际的政府行政成本控制决策,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原则,并通过比较分析这一主要途径将这种原则体现在政府行政成本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控制、协调和引导的活动。现代国家是由公民个人、社会组织、政府、企业共同组成的多领域、多层次、多主体、多中心共同体,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遵循不同的治理之道。我国现有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按照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回归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想模式上去,理顺个人、社会、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核心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终确立政府治理、市场决定、社会自治、个人自主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行政伦理是公共伦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行政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及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中,所应确立和遵守的伦理理念、伦理行为、伦理规范的总和,是行政权力的使用者(行政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伦理[1]。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过渡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某些行政主体由于受到利益的诱导,置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是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涉及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问题.多年来,高清海教授用“族群本位”、“个人本位”和“类本位”来界说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这既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错误概括,又是对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的曲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是必要的,但却不能确立“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是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去主义市场经济相背的。解决近些年出现的全球性重大社去问题也不是靠树立“类水位”、“类存在”观念,而是必须消灭产生全球性社会问题的祸根——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就政治意义而言,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互相借鉴的可能。中国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和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不断抬升,政府权力的触角从经济领域,进而从日常生活的广泛领域慢慢撤退,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的自主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三大经济主体:政府、企业与个人。市场经济运行是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相互独立的自运行中彼此机制关联、功能耦合所形成的总运行。市场经济秩序取决于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要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就必须使三大主体经济行为机制优化,而强化对经济主体的行为约束,是促使经济主体行为机制优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人格塑造问题张应杭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是双重的。仅就道德人格塑造而言,市场经济一方面第一次非常直接地把利益问题凸现出来,从而使得传统的义利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道德人...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是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的发展使公民政治参与呈现新动向,这是政治系统适应政治生态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主体得到拓展,新社会阶层成为重要的参与力量;参与工具更加优化,网络媒体的作用凸显;参与动机趋向世俗化,利益表达成为参与的首要动因;参与效果得到改善,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明显。同时,不断发展的公民政治参与也会给政治系统带来压力,无序参与、"数字鸿沟"、"政府俘获"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关注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动向有助于政府在新的环境下不断更新理念、调适行为、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障环境权益的最佳救济方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诉讼法领域。以起诉权的主体为依据,环境公益诉讼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国家机关主导型模式;二是社会主导型模式。前者主要是指以检察机关或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提起诉讼的模式;后者则指以公民个人或社团为主体提起诉讼的模式。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模式选择应当是渐进式的,先实行国家机关主导型模式,即通过司法解释或司法判例确立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行使起诉权;最终建立起社会主导型模式,即以普通公民和环保社团拥有环境公益诉讼起诉权为主导、以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拥有环境公益诉讼起诉权为辅助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4):211-216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府公共事务决策的途径也逐渐增多。由于网络协商民主具有传统协商民主不具备的主体广泛性、平等性及信息即时性等优势,发展网络协商民主不仅为我国政治协商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政府如何科学合理地规范这一新的协商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要强化自身主体地位,重视舆情引导;完善相关机制,多部门统筹协调;重点培育公民的政治理性,提高公民个人素养;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为网络协商民主消除障碍。政府的这些举措,既能促进网络协商民主的规范发展,也会使政府自身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