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据     
我国人均产值预计今年将突破1000美元到今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亿美元,按人均计算,将达到1000美元。这是我国于2000年跨入800美元的小康门槛之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  相似文献   

3.
当中国沉浸在“市场换技术”,获取大量外资的喜悦之中时,韩国早已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上世纪60年代,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美元,而到2003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2万美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现在,全世界35%的柴油发动机是由韩国生产的。韩国信息技术产业创造的附加值从1990年的8万亿韩元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71万亿韩元,年平均增长24%。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7%。  相似文献   

4.
新视野     
中央为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上议事日程这十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却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2003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规划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当其冲的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有关研究表明,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320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国民收入每增加1%,汽车拥有量就增加1.02%-1.95%,而一旦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2000美元时,小汽车拥有量将进入增长高峰期。早在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1000美元,预计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900美元。如果按照每百户拥有20辆汽车即是“汽车社会”的国际标准,到目前为止,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这一标准,很显然,在未来5-6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城市跨入“汽车社会”。然而,中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我国大中城市也同时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专家认为,“城市危机处理系统”亟待建立。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日前在“东芝—沈阳”论坛上介绍说,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人均GDP 超过1000美元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成长期;当人均 GDP 超过3000美元时,城  相似文献   

8.
<正> 家庭轿车,不用厂商、传媒热辣辣的煽动,那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宠物。但是,面对现实,车迷们只能对家庭轿车唱一出“想说爱你不容易。” 百姓的梦并不奢侈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800美元时,轿车开始进入家庭;达到1000—1500美元时,轿车出现暴发性需求。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1000美元,其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十分可观的。 这一经验当然不错,可高昂的标价对于工薪阶层来  相似文献   

9.
前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出要警惕"拉美病",避免我国经济出现"拉美化"。但是,也有研究拉美的学者认为"拉美病"或"拉美化"的提法并不科学,因为拉美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拉美国家独有的,这些问题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也都曾经出现过。这里有两点值得提及,其一这里所涉及的拉美问题是指拉美国家在人均  相似文献   

10.
数字     
《经营管理者》2010,(10):18-19
美国《金融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最富国家和地区排行榜显示,卡塔尔名列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万多美元。中国香港地区排名第七,为44840美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超过了100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机遇、面临风险的一个关键阶段.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发展出现了不一样甚至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也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环顾当前我国这一关键阶段的机遇和风险,只要我们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完全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GDP翻一番,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企业面临的形势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清泰 《管理世界》2004,(8):1-7,36
<正> 一、我们正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据世界银行分类,人均GDP少于650美元为低收入国家,人均650~2555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2003年,我国已经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对各个国家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预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8%。根据“十五”计划,“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 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13.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上1990-2010年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对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收入、就业人数等。经过一系列数据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我国财政收入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8倍多,年均增速接近10%。在世界经济史上,还未曾有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率。这自然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乃至政要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著名华裔经济学家邹至庄年前指出:要预测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发展,首先要找出过去20年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然后再分析这些因素在未来是否依然存在。(见《新闻晨报》2003年12月8日)这无疑是正确的研究路径。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6.
林毅夫 《决策探索》2014,(20):12-14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国已经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2013年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800美元的国家和全世界最大的贸易体。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11):26-26
8%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3%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90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相似文献   

18.
当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出中国1991年的人均GNP为1950多美元时,它并没有引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注意。国际上一些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用购买力平价法算出我国人均GNP比现在的370美元高出2——3倍时,也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当今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1992年GNP为1.7万亿美元(人均约1600多美元)数据,并据此认为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强国时,外交、统  相似文献   

19.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为实现这一目标.煤炭企业必须持续提供足够多的煤炭。若按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38%计算.以2003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67.1%的比率.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为0.454的基础计算.到2020年我国需原煤32.7亿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目标,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小康”这一新目标令中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人们不禁对这一目标的内容实质以及如何实现小康也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时将比2000年翻两番,那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5万亿元,人均2万多元(3000美元),因此,未来20年,中国经济至少要保持7.18%的增长速度。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人民如期顺利完成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有能力也有信心带领人民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00年的5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跨越是用万亿元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