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鉴”学派基本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资产阶级史学方法论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杰出学者M.布洛克、L.费弗尔和F.布罗德尔的名子、同“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因1929年布洛克和费弗尔合办的杂志《经济社会史年鉴》而得名)的活动分不开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年鉴”学派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世界各国获得了声誉。有人赞扬,有人过分否定它的意义,甚至还有人强调它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危害。这种情况值得注意,因为一个资产阶级历史学派成为这样猛烈批评或赞扬的对象,并不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最大事件是以年鉴派为代表的西方新史学的兴起及其巨大成功。年鉴学派新史学是对西方史学传统中的总体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总体历史观、跨学科方法与历史综合研究是年鉴派新史学区别于传统的兰克史学的重要标志。在年鉴派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鉴派历史学家对总体史的理解和把握又显出差异。总体史追求也是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探求,对总体史的追求使年鉴派史学家在广泛吸纳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开展专题史、区域史研究的同时,综合到总体史的框架之中。本文还对《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一书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3.
据东德《史学杂志》1979年第6期报道,柏林洪堡大学经济科学部经济史所会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布鲁诺·罗伊施纳尔”经济大学和民主德国经济科学院经济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顾蓓 《求是学刊》2003,30(3):105-110
霍尔奈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的精神分析理论 ,可以被用于临床以外的人文科学研究 ,包括心理史学。文章即是应用其防御策略理论 ,通过对《圣经·旧约》的解读 ,勾勒古犹太民族性的形成历程。  相似文献   

5.
年鉴学派是享誉当代西方乃至世界史学领域的重要史学流派,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总体历史理论。这一理论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从而成为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6.
日本《史学杂志》1979年5月号发表题为《1978年的历史学界》一文,介绍日本史学界有关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情况.战后,日本史学界分为两大流派,即资产阶级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日本史学界受西方影响较深,特别是资产阶级学派受西方实证主义、分析伦理学的影响更为深刻.近年来,他们根据卢戈夫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法国"年鉴学派"的"深层(精神)历史学"理论,提出了新的历史学方法论.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资产阶级学者山口昌  相似文献   

7.
究竟什么时候产生并开始使用“经济法”这个概念?在我国报刊和法学教材中,都流传着:德国学者雷特(Retter)于1906年后逐年在《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经济法”(德文原词是“wirtschaftsreeht”)这个名词。但是,西德汉堡马格斯·布兰克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恩斯特——约阿希姆·梅斯特麦克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克尔希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符号学正在日本崛起,并有流行之势,以致日本一些有影响的年鉴和杂志特别介绍了符号学的新动向。如《现代之眼》杂志(1982年2月号)把文化符号学列入正在兴起的新学派之一,并登载了评论家宇波彰介绍符号学的文章。符号学流行的主要标志是有关著作的出版物犹如雨后春筍。例如,新近出版的译著就有:乌姆贝尔托·埃柯的《符号论》(岩波书店)、斯捷潘诺夫的《符号论》(劲草书房)、罗兰·巴尔特的《文学符号学》(三铃书房);由日本学者编著的论著有:山口昌男主编的《符号论解  相似文献   

9.
对正统经济学的挑战──简评米尔达尔的《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王涌泉冈纳·米尔达尔(GunnarMyrdal,1898—1987年)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瑞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对西方经济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由于米尔达尔和...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和约翰·罗杰斯·康芒斯等人对古典经济学展开了批判,创建了制度学派,这个学派强调整个社会环境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自此,制度学派在美国名噪一时,影响颇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约翰·凯尼兹·加耳布  相似文献   

11.
计量经济史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福格尔和诺思学说评介郑备军1993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经济史学家罗伯特·福格尔(fogel,RobertW.)和道格拉斯·诺思(North,Doug...  相似文献   

12.
依附理论的创始人、世界体系学派的代表人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的新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原文书名为 :Reorient:GlobalEconomyintheAsianAge) 1 998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次年获得了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头等奖 ,在东西方学界引起高度重视和争议 ,褒贬不一 ,见仁见智 ,有人视之为路标性著作、经典之作 ,也有人认为他是标新立异。无论如何 ,《白银资本》也算得上是世界体系学派继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之后的一部力作。《白银资本》对世界体系理论的…  相似文献   

13.
中西辩证思维结构的共性──评《文化比较中的中国》艾四林联邦德国著名中国哲学史学专家汉斯·海恩茨·霍尔兹的新作《文化比较中的中国》作为《辩证思维丛书》第9部于1994年由科隆了特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导言外由两大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语言和世界图...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末到7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同以卡尔·波普为首的批判理性主义学派展开了一场论战。这在当时的西方社会科学界算是件大事,史称“实证主义论战”。在法兰克福学派一方,以赫伯特·马尔库塞对波普的批判最为犀利、系统。早在1959年,马尔库塞就发表了一篇批评波普的文章,该文后于1973年编入他的《批判哲学研究》文集,改称《卡尔·波普与历史规律问题》。众所周知,波普为了纪念“法西期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历史命运的必然规律的信念的受害者”,写了《历史主义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波普在西方之所以名噪一时,与他在这两本“…  相似文献   

15.
“依附论”是六十年代在美国和拉丁美洲最初出现的一种激进的理论思潮,它涉及现代帝国主义理论、不发达根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这一思潮后来发展到其他地区,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很大注意和不少争论。“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萨米尔·阿明和安德烈·冈德·弗兰克等著名经济学家。我国学术界对这派思潮的观点有过一些介绍,例如:《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3期刊载阿明的《自力更生与国际经济新秩序》;《世界经济译丛》1981年第2期刊载阿明的《第三世界的发展战略问题》、1981年第10期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等文,以及《拉丁美洲丛刊》1982年第1期高话所著《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思潮概述》。但是对国际学术界在这方面的论战介绍不多。这里我们选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詹姆士·M.赛弗对“依附论”学派(文中称之为“每月评论派”)的一篇论战文章,供我国学术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济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布局 ”.“‘’‘””“””’二’.’·‘’······……《世界经济》战后日本基础结构资本存量及其国际此较····一《世界经济》经济增长与工资结构—1955年日本工资实志分析 ‘’‘”’“’.””“··················……《世界经济》日本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要点··················……《日本问题》关于战后日本的投资管理,·························一《日本问题》日本国倩的市锡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白友涛 《社会》2003,15(3):24-27
何谓芝加哥学派 在社会学160多年的历史上,真正拥有特定的研究程序、基本相似的观点和某种制 度性支持的学派少而又少,刘易斯·科塞和J.萨基都认为获得世界公认的社会学学派只有两个:一个是以迪尔凯姆(Durkheim)为中心形成的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或称作迪尔凯姆学派);一个是由斯莫尔(Albion Small)  相似文献   

18.
卡尔·吉纳尔·密达尔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学荣誉教授,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制度学派是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产权学派(Property rights School)或产权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pertyrights),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虽然这一学派的历史可追溯到30年代约翰·康芒斯和罗纳德·科思等人对经济中所有权的研究,但真正使这一学派初具理论体系、为学术  相似文献   

20.
据东德《史学杂志》1981年第7期报道,民主德国和苏联史学家委员会于1980年10月15日至16日在德累斯顿的"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万德尔"师范大学举行了第29届大会.主题是:"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和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共产主义研究.分析和批判".约有450名来自两国的史学家和党的宣传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