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标准问题有关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论述中,一般是以再生产的规模大小,作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标准。但是,究竟如何表明生产规模的简单重复或扩大呢?社会生产规模是否扩大,是指社会产品总量有无增加,还是指有无积累或基本建设投资?社会产品量应该用价值或反映价值量的现行价格来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包含有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适用的基本原理,应该作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指导思想。但是,社会主义再生产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因而必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殊规律。本文仅就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再生产运动的特殊性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区分社会再生产的类型,正确地选择生产发展的路子,是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胜利实现“七五”计划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指导。社会再生产类型的再探索建国以来,经济学界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类型的理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多数同志认为: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类型的考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4.
关于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馬克思主义原理的問題,我国經济学界比較一致地认为,这是由农业本身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經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即(一)农业是人們衣食的主要来源;(二)农业是工业的原料基地;(三)农业是工业品的銷售市场;(四)农业是資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五)农村人口是工业和国民經济其它各部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此外,在我国条件下,农业和对外貿易的发展也有极密切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农业只有前两点作用才构成农业成为基础的原因”。我基本上同意前一种看法。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的有关闡述,我认为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原理,应当包括如下互相联系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学习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的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有几个问题,觉得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在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时,马克思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简单再生产的分析上。关于这点,马克思曾写道:“主要的困难……不是发生在对积累的考察上,而是发生在对简单再生产的考察上。” 直到目前,我国经济学界不太重视简单再生产的研究,主要的兴趣在于分析扩大再生产,这是一种很大的片面性。任何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对商品交换中的形态变化过程,即W(商品)—G(货币)—W(商品),特别是对G—W—G的论证中,突出分析了其中的W—G即商品到货币的变化之困难性,称之为“惊险的跳跃”。那么,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否也存在这个“惊险跃跳”?企业如何应付这一“跳跃”的严峻考验?当前企业“转轨”这是个关系到适应外部环境和企业行为机制的重要问题,颇有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的讨论及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已引起全国经济学界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四月,全国主要报刊发表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已达三十多篇,涉及的问题很多。现将讨论情况作一简略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云同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指出:“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是必要的”。对这个观点,我的学习体会是: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财政自身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经济的积极方针。 从再生产过程看财政收支 不论从社会整体看或从个别企业看,生产都必须有生产要素:人的要素(劳动力)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是生产要素的消耗过程;生产结果则是一定的生产物。要想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就必须从作为生产结果的生产物中补偿生产要素的消耗。为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生产物不仅要能补偿生产要素的消耗,而且要能追加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理论问题述评》一文中,列宁反驳了认为数学公式是“证明结论”的论点。列宁写道:“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证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经典作家运用数学公式,从来都是用于“绘图说明”已经“解释清楚”了的理论的,既未用它来证明结论,也未用它来推导出什么新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认》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中,运用了一些简明的数学公式,对于我们理解再生产理论,很有帮助。但是,关于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再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物质资料再生产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所谓劳动力再生产就是维持和再生产出劳动者个体本身以及技能的传授和积累,即体力 相似文献
1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现继承、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荣辱观、西方荣辱现的优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我党三代领导人荣辱观的基本思想,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的继续,是社会转型时期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说过,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把马克思这一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在俄国,无产阶级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治的和法律的全部上层建筑。从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一天起,列宁就十分关注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他领导苏维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令,注意解决无产阶级专政下法制建设问题。现在,正当全国开展向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自福利国家遭遇危机以后,西方各国纷纷采取大规模的社会福利改革。尽管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各国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模式有所不同,但由于面临共同的改革环境,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仍然逐渐形成比较一致的政策特征和取向。从整体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后福利国家时代的政策特点具有两个重要的面向,积极和多元的福利再生产。这对于我国的社会政策实践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男女在社会生活和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还是尊卑关系,在不同的社会中,有着不同的观念和制度。在我国封建剥削阶级统治下的私有制社会里,男女关系历来从属于男尊女卑、夫权统治的礼法要求和制度,并被长期用以维护封建剥削阶级的统治,作为攫取更大的政治权力的手段和工具。从而使男女之间的关系,成为私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奴役与被奴役、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四月下旬,广东經济学界就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論問題举行討論会。会上以卓炯同志的《关于簡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問题》,张仲深同志的《关于馬克思再生产理論核心问题的探讨》等論文为基础进行討論,着重探討了如下的几个問題: 关于馬克思再生产理論的核心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在商品經济条件下,再生产一旦离开了社会产品的实现是无法进行的,以两大部类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围绕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考察了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相联结的流通过程,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原理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出来的,那么,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适用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及到这个问题。列宁、斯大林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论述。列宁指出,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甚至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也有Ⅰ(V十m)和ⅡC的关系吗?还有积累呢?”(《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人民出版社1976年12月版第3页)斯大林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一切基本原理,不仅对 相似文献
17.
张文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2):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阐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创新和发展。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8.
李俊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4):17-23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来源于厚重的历史根脉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源于宏伟的现实基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源于开放的国际视野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积极吸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尊崇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凝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学习“5.31”重要讲话,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三个代表”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造,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指针。我们一定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