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对与赵国军事相关的成语典故进行了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又对其所体现的赵国军事文化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成语的翻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成语翻译的过程中,结合邯郸旅游文化的特点,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从而加速邯郸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邯郸开发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分析为开端,简要叙述了邯郸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曹魏文化、北齐文化、梦文化、广府太极文化、红色文化等主要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和文化载体,并结合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几项建议,以期为邯郸文化旅游开发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文化在邯郸众多的文化脉系中,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支,是世人认识邯郸、展示邯郸最好的一张名片。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塑造邯郸城市形象、延续文化文脉这一历史责任。但是,邯郸城市雕塑在表现赵文化内涵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需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最持久、最有内涵的竞争力,所以,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漯河,旅游资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本文结合国家的最新产业政策与河南和漯河的悠久历史文化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经济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文化旅游是邯郸文化旅游的两大龙头之一,如何推进赵文化研究的产业化是重中之重。赵地服饰因其反映慷慨悲歌民俗民风、乐舞之盛以及汉胡民族的融合而在赵文化旅游中颇具开发利用价值。赵地服饰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路径主要包括:有效利用赵地服饰文化资源,使历史遗迹搞活化,无形文化有形化,历史文化鲜活化、亲历化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区"。本文在对青藏高原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系统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青藏高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市场化的产物,其产权归属应是明晰的.而现实情况却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主体虚化、区域之间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现有立法体系仍然存在缺陷等.基于意识形态、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历史基础等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影响,合理安排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既要考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传承,又要符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人的意愿,同时还要兼顾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从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和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的视角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鲁商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商文化是由历史上的山东商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正确认识鲁商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鲁商文化进行合理旅游开发,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针对目前鲁商文化资源过度商业化开发导致的文化资源被破坏、旅游产品单一以及开发利用形式简单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鲁商文化资源旅游合理开发的有效策略,包括可持续发展模式、体验型旅游项目、休闲度假型旅游模式、品牌推广等。  相似文献   

10.
《重庆社会科学》的“重庆历史文化”栏目,是一个读者了解、认识重庆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发掘重庆文化旅游资源、提升重庆魅力的重要途径。重庆是一个历史悠久、多种文化交融发展的城市。她个性十足,追求时尚而活力无限。在先秦,重庆就有自己独特的巴文化,战国时期又融入了同样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巴国的建立更是为重庆悠久的历史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秦汉以后的漫长历史中,重庆在巴楚文化的基础上广泛融合其他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重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重庆人放达耿直而又火辣的性格。展现重庆这一年轻直辖市的文化魅力,“重庆历史文化”栏目算是眼光长远。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就河北省和邯郸市而言,生态旅游资源不足,但文化旅游资源却极为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河北省、邯郸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旅游应从八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中把握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渐进式实践创造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内涵。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和积极成果,呈跃进式前进趋势。文化推动文明进步,文明促进文化发展。正确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有利于人类文明从自为期向自由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流域生活的各民族 ,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其主要特色是民族强盛、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开放与封闭并存、大工业大农业大城市。黑龙江流域文明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贡献主要是 :民族兴起 ,统一中原 ,推动中华文明 ;中西兼容、开放包容 ,丰富了中华文明 ;辛勤创业、无私奉献 ,促进了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政治文明的政治文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明离不开政治文化。无论从微观上提高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还是从宏观上转变整个国民的政治价值观,开启民智、民悟,政治文化都为政治文明提供了主体保证。中国政治文化历来就是一种“道德型政治文化”,政治生活附属于社会生活和伦理生活,后者的展开便是前者的实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来说,当务之急是形成新的价值系统: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客;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切实铸造文化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方地区古代文明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东方文明指东部沿海文明 ,包括燕辽文化区海岱文化区和太湖文化区。这 3个文化区相对独立 ,自成文化体系 ,又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 ,对早期文明的产生途径和发展道路有很大影响。因此 ,中国东方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已经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 ,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组织这一组笔谈 ,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把握住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从实际出发,借鉴吸 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二)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法治是根本保障;(四)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攻坚期与窗口期,白洋淀水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到更为紧迫和关键的新时期。生产资料与生产方式的转变、现代水生态教育理念的缺失、水环境保障制度的不足阻碍了白洋淀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建设白洋淀水生态文明要以人水和谐的绿色生态思维理念为指导,选择绿色生态道路、开展水文化教育、落实水环境制度,探索“三生融合”的绿色生态发展新形态,建设白洋淀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