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辞的目的和修辞的核心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设计言语以更好、更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它具有层次性。合目的原则是修辞的核心原则,它包含四个次准则:修辞话语的内容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的形式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能增加表达的美感度与力度;修辞话语在接受对象那里有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1985年前后发端的"寻根"话语,既是中国1980年代文化反思的深入,也孕育于以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寻根话语提出了以民族文化重建民族主体性的要求,并通过对乡土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构表达了对现代化浪潮的审慎态度。寻根话语的主要思考对象,譬如民族国家问题、现代性问题、"走向世界"与全球化问题,正是构成我们当今社会现实思考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们观察当今现实的重要视角。本文仅从寻根话语的乡土修辞为切入点,阐述寻根话语所建构的乡土修辞美学及其话语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像化是在消费文化与技术化双重语境下产生的。消费文化语境从社会心理层面提出了图像化要求。图像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无意识层面,具有丰富、复杂的含义,甚至可以表达和文字的特定意义相反的含义。消费文化用图像来传达,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多为文化层面上显在的意思,而真正产生促销作用的则是隐在的意思。在技术化语境下,图像传播得以迅速发展,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一技术因素看成一种外在的凭借,图像信息传播与其所使用的媒介一起产生化学作用,信息通过媒介而得到不同的看待,媒介通过传播信息也有自身的变化。图像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铸造作用。  相似文献   

4.
哲学作为公共话语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两种性质不同的话语类型,一类是人们普遍推重的逻辑推理,另一类则是受到相当忽视的修辞。实际上,前者在哲学话语中所占份额并不大,也不都具有关键性意义。后者虽然大量存在,而且经常起到构成特殊世界景观和哲学类型的作用,但所得到的研究却不够充分,这有碍于哲学对自身形成透彻的自我理解。本文通过对近代哲学开创者笛卡尔的著作的个案分析,以小见大,试图彰显哲学话语的修辞维度。在哲学上,正如反对逻辑也要使用逻辑一样,反对修辞也只能是代以造成不同世界景观的另一种修辞。明了哲学话语的这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哲学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5.
马莉 《兰州学刊》2010,(10):206-208
"话语权"即是自我表达的权利。它的形式包括言语、文字、行为等。网络语言充满了个性化自我表达方式,它的特殊性极大地突破了常规的修辞方式;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平等开放使得话语权更多地向普通大众倾斜,网民可以借助论坛、博客、视频等平台自由表达观点,实现了从未有过的广阔的话语权利。文章试从网络语言和公共话语空间这两个方面阐释在网络这个信息传播环境下话语权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春泉 《学术论坛》2005,(2):138-142
修辞是一种"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为价值取向、以语言为美的载体的关于美的艺术。修辞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的实现。由语言到言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言美,是为有效修辞话语的特质。有效修辞话语的审美效果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性。所有这些使得修辞审美体现出一定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7.
张伟 《学术月刊》2023,(7):152-162+203
作为革命话语对大众传媒的征用与改造,《晋察冀画报》不仅代表着革命话语与群众路线对抗都市消费话语的成功实践,也创构了20世纪上半叶“解放”观念视觉表征的审美范式。无论是双语结构的“图—文”互文、主题与图像形式的对比性设计抑或象征民族精神的隐喻符号的呈现以及人物肖像特写的神话性建构,其修辞性的视觉表征架设了影像形式与政治鼓动之间的潜在关联,使得基于修辞的视角理解画报意指成为可能。而“摄影武器论”与“延安文艺讲话”则从语境层面铺垫了“解放”观念修辞表达的深层动因与内在逻辑。《晋察冀画报》的“解放”书写与其说是晚清至民国画报启蒙表征的基因使然,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权力话语进程中提升自身文化配置的内在诉求,其对视觉文艺观及大众文化观的接纳与改造不仅成就了《晋察冀画报》的价值定位,对当代中国的视觉文艺建设同样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8.
视频论文起源于电影研究,是在文字写作力有未逮之处发挥影像表达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学术文本。随着影像技术在数字化时代的升级与普及,今天的视频论文已跃出电影研究的专有领域,介入对更普泛的社会文化议题的探讨,正在成为跨学科的学术表达范式。这些学术表达的实践,令人瞩目地发展了影像表述的逻辑性、精确性、系统性、抽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松动了图像文本与语言文本之间的壁垒。在此意义上,视频论文的兴起可谓是图像文化新时刻的标志:一方面,它以图像文本所达到的理性深度和思想容量,解除了图像文化与无序化、浅表性、缺乏反思、娱乐无度等负面品质的捆绑,揭示出媒介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在理解图像文化上的误区;另一方面,它在对技术媒介的运用中实现了文化的创造性,从而使图像文化成为构建数字技术文化生态的重要力量。尽管视频论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为我们观察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共生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固然深刻地改写了文化,而人类也从未停止吸纳技术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从未停止为技术赋予美学属性和伦理属性。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66-71
图像叙事是自古希腊以来就有的一个修辞术语,长期存在于西方文学传统中。它有着多种多样的定义,不过,最基本的一点:它是关于语言文字与图像关系的一个术语。菲茨杰拉德深受西方文学中图像叙事传统,尤其是图像叙事大师济慈的影响。他在《人间天堂》中成功地运用文字呈现视觉的再现,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和人物所处的环境。这一技巧对作品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学经典"的概念只具有话语修辞的功能,其内涵与"经典"的原初义有明显差异.经典的原初义是以固化的文本为标识,而文学经典却是以文本所呈现的意蕴作为判断依据.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理论启发,即如果突破以固化文本为文学经典的传统观念,而把文学经典的文本存在方式视为一种"活态"存在,则可在文学经典的文化身分表达、文学经典的艺术生存空闻和西化的文学经典观等问题上获得新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1.
短信祝福语是随着手机具备收发短信功能后而产生的一种祝福型短信语言。近几年来,语言学界对短信祝福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特点、文化特色和语体分析等方面,而鲜有文章对短信祝福语修辞效果进行专门性研究。笔者在对短信祝福语及其修辞效果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文化、心理和交际对象的不同,短信祝福语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也会产生矛盾,从而影响最佳修辞效果的实现。因此,笔者欲通过对短信祝福语及其修辞效果的调查研究,来挖掘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发展话语是关于一国发展的阐释与表达,对于国家在世界上的存在、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属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发展话语的科学认知建立在世界历史视野的基础上。发展话语是国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对于国家发展道路与理念的理论阐释和话语表达。它体现了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发展话语的选择受到全球化与区域化背景的影响,但国家在其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又非常必要。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发展话语问题也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体现在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两个方面。就话语体式而言,鲁迅旧体诗中常见的戏仿、反语等修辞策略具有与杂文话语体式相似的"双声"特征和相似的运作机制;就结构方式而言,鲁迅的许多旧体诗与辩驳论说体杂文具有同构性。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其后期诗歌创作中,这个时期也是鲁迅杂文创作的高峰期,杂文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强势进入诗歌话语空间是鲁迅旧体诗杂文化倾向生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媒介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制度培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网络话语空间的信息来源、修辞基调和语义指向,发现当代中国的网络话语空间仍然停留在大众话语空间的表达层面,缺乏公共话语空间的理性表述,这一态势阻碍着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由政府以公共理性引领和创设一种关注现实并解决矛盾的网络制度环境,可以克服传统话语空间中的独白式操纵或情感宣泄与无政府杂音,是公共话语空间制度生成的必要路径,有助于决策者对政策问题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15.
金莉莉 《学术研究》2002,(11):124-128
本文用叙事学理论对童话语言的表层和深层特征做详尽分析 ,认为成人作者与儿童读者需要通过叙事话语达到心灵的对话 ;叙事学界定的转述语与叙述语分别在文本中所占比例的不同 ,直接影响童话审美性的强弱 ;童话叙事话语的深层特质是幽默和隐喻。在具体言语的修辞表达上 ,童话叙事话语又具有“模糊性”、“不可信”和快节奏等特点。成人作者对儿童思维与审美心理的模拟既在话语中传达自身的意图 ,又唤起儿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从而真正实现对话。  相似文献   

16.
张霖源 《天府新论》2015,(2):124-131
在艺术史和文化史的批评视野中,挪用毛泽东时代的美术图像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图像脉络和意识形态主题。当怀旧、嘲讽、自省等词汇杂糅起来试图解读挪用中的象征时,图像符号在不同话语中却呈现出表意的暧昧,这是由符号意义的不定性所造成的。对它的捕捉需要潜回毛泽东时代美术作品的表意系统,把握视觉修辞对意义的生产及权力关系。本文从这一时期图像内部重复出现的物——"红宝书"、收音机和像章——切入,分析它们所具有的拜物教式的物神特征及其符号效果。在主体与物的关系中,它们分别主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不同感官性中组织画面叙事和表意逻辑,通过反复和差异的图像修辞建构意义的链条,这一时期的图像生产也就呈现出指涉系统的整体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散文中出现了大量以花、树、月等为喻体含蓄表达女性生理、心理与情感的作品,为文学、修辞、性别与文化相互关系的阐释提供了研究对象。文学创作中富有性别意味的修辞,可以称之为"性别修辞"。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是修辞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当代女性散文中的性别修辞是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表现,也是追求两性和谐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网络论坛公共事务修辞勃兴,然而关于其修辞特点的研究却比较鲜见。文章在综括网络语言修辞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很少使用非语言符号;倾向于书面语;话语风格严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理性程度低。这些特征折射出我国社会转型期激烈的社会矛盾、长期集权政治文化对民众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共领域事务讨论方兴未艾和公众公共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公共修辞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漫谈英汉拟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构词法及修辞手段 ,拟声词通过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渲染文字中的音响 ,给人以听觉上的刺激 ,美感上的享受。同时 ,拟声词所产生的“形象概念”也带上了明显的民族文化色彩 ,因而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鲜明 ,富于感染力。本文试从分析英汉拟声词的异同、翻译方法及其蕴涵的不同文化信息入手 ,探讨其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背景 ,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张文喜 《学术研究》2004,1(5):50-55
修辞 ,在古典意义上 ,一般是指公共话语和文学话语的微妙特点 ,修辞活动的目的就是去规劝或说服听 (读 )者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将真理与意见之间对峙起来 ,就是试图用逻辑规则去揭开和穿透修辞外壳 ,把世界模糊化到纯粹现成东西的齐一性中。以海德格尔、德里达为代表的当代哲学和其他传统哲学的关系 ,可以说是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关系 ,当代哲学意义上的修辞已不是“修辞手法”意义上的“修辞” ,而是将所有的言语行为都视为可能是修辞性的。海德格尔将语言本体论化 ,实际上是在攻击用逻辑、语法压制修辞的整个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