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聊斋志异》本事资料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可挖掘空间:较少受到关注的《周克昌》篇,即与明人笔记中的刘庭蕙失子得子故事于情节类型十分相似;《阿宝》篇的孙子楚中式情节,在明人小说中亦有先例;《白泽图》佚文中,则可以发现《黎氏》《郭秀才》两篇核心志怪元素的早期面貌;《鬼作筵》中的儿媳入冥料理中馈事,在《稽神录》中存在同类型素材;《鸽异》附则中的小笑话,亦见于明人笑话集《广笑府》。微观层面的考察,或可成为未来《聊斋志异》本事资料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世亮 《社科纵横》2011,26(5):90-91
颜师古的《玄言新记明老部》在经典诠释方面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他将《老子》八十一章看作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通过精炼的语言提点和勾勒出了《老子》一书的逻辑层次和结构体系,透显出了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玄言新记明老部》受到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合流互补思想氛围的影响,其批判、吸收、融合儒释资源的特色也很明显,在此基础之上体现出了较为清晰的道教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入话、正话及其"本事"中的民间故事类型和母题的研究,辨析了学术界之前对这篇小说"本事"的种种分歧;同时且探讨了古代拟话本小说中的"本事"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作家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民间故事的"三迭式"叙事技巧,安排自己的篇章结构。最后,借助对入话"命运"故事类型和正话"运气"故事类型的比较,本文认为,该小说的主题仍然是传统的民间叙事主题,并非以前认为的反映了明代商人阶层的崛起和他们的冒险精神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4.
宋代题名记是在厅壁记基础之上围绕题名行为发展而来的新型杂记体文.宋代题名记承载了较为明显的政治功能,如强调吏治、重视教化等.同时又往往于严密的记事之外表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或形容曲尽而委婉从容,或情融于事而平易自然,或借题发挥而说理透彻,其审美价值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骆驼祥子》和《约伯记》这两份经典文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生发于中国近现代文化文学传统的《骆驼祥子》,和从西方基督教———《圣经》思想文化文学传统衍生出来的《约伯记》,它们立足于各自的历史语境,都对“个人”的境遇及其归宿进行了探索,对“个人”观念的确立与意义作出了强有力的质询和反思。然而,它们各自的“个人”话语模式在出发点、指向和言路等方面却迥然不同,体现了中西文化中“个人”观念的巨大差异。作者力图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并试图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救母记曲本》,是新文化运动巨匠胡适先生旧藏珍本戏曲之一。戏曲史学家吴晓铃先生曾为之撰写跋文,认为该本系清宫连台大戏《劝善金科》的祖本之一。吴氏之后,此本下落再未见披露。笔者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访得此本,对其来源进行了考证,并以之与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首都图书馆藏康雍旧本《劝善金科》、清武英殿本《劝善金科》相比勘,介绍了《救母记曲本》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说明了其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九令 《日本研究》2011,(1):111-115
《日本灵异记》作为日本最早的佛教说话集,具有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不仅如此,本文通过对作品中的拟人、夸张、用典、譬喻等文学手法的发掘和分析,同时对其中对句的形式美进行考察,揭示出该作品文学性的一面。其中,用典、对句等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灵异记》在编撰过程中对中国文学的汲取和模仿。以往的研究中,受日本固有研究传统的影响,大多忽视了文学性的考察。与此同时,《日本灵异记》也常被放入错误的评价坐标系中进行审视,使得它所具有的文学性一度被遮蔽起来。如果将其置于与中国文学为同一系统的佛教说话的源流之中,其文学特色便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文广会 《唐都学刊》2009,25(5):107-110
<金石记>这部小说以其平滑而唯美的笔致再度高扬长安城及其长安人的人文精神大旗,从叙事节奏、情感向度、意象营构三个角度予以探讨这部小说,认为<金石记>站在文学性的高度上,以虚拟化的情感叙事为主轴.通过杜玉田、齐明刀等人对构成民族血性的文化精神义无反顾的承担与传承,谱写了一部民族精神至刚、至大、至正的叙事史诗.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居鲁士上行记>的卷一和卷二为对象来分析这部作品的纪事原则与笔法.作为读者,我们不难发现色诺芬几乎一贯保持着"褒而不贬"的写作原则.他以三种方式贯彻了这种赞扬而不苛责的原则:第一,通过某些词语的在场与缺席来暗示异常情况的存在;第二,以"据说"一词引出某些微妙的内容;第三,有意在叙事与评论之间制造矛盾.这些表达方式既是色诺芬的写作方法,又是其思想内容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李凌云 《日本研究》2013,(1):109-113
日本入唐僧园仁与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都是古代中外友好的使者.园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马可波罗游记》都是古代中外交流的珍贵记录.从两位使者在中国的活动舞台和两书的记述内容及在国际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方面探讨了两者的相同之处;从历史背景和史料价值方面探讨了两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葛继勇 《唐都学刊》2007,23(4):49-54
法进作为鉴真的弟子,跟随鉴真东渡共五次。与其一同遣往福州买船备粮的“近事”,乃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的优婆塞。携带的“轻货”为铜器、真珠、翡翠等较轻且贵重之物。法进在海中遭难时曾有祈求海龙王,力助佛舍利失而复得之举。其所撰的《进记》记载了其赴日传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邓福舜 《求是学刊》2001,28(3):87-91
东晋兰亭诗的创作源于一种新的山水审美观念。山水之本体是“道” ,兰亭诗人以“玄”应对山水 ,把山水之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表现了诗人的逍遥之趣。兰亭诗的审美经验主要表现在 :将身心共融于山水 ,求得身心俱畅的状态以及对山水景物的独特体悟。兰亭诗矫正了玄言诗理过其辞的情况 ,对山水美的进一步发现与开拓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在探索通过诗歌艺术在山水文学中表达情感和人生感受方面提供了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晋徽商帮组织的劳动关系实质为:在商号的货物贩运贸易或钱庄典当生意活动中,财东(资方—管理者)和掌柜伙计(劳方—员工)这两个群体之间,在纵向隶属晋级与横向利益协调中所形成的繁复的宗法族亲关系.这一特殊的劳动关系缔结模式在现实商业运行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非对称稳定性",突出表现为帮会组织的管控虽然强势,但仍不失人性化,随之换来的是雇员可贵的高忠诚度、高归属感以及低流动率.此外,从劳动关系调控管理的视角看,明清晋徽商帮组织劳动关系的契约化制度规范性凸显,在管理策略上兼顾了长短期和内外在激励的平衡,在管理手段上强调了多样化和软硬兼施,这对于当前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孝子寻亲是明清戏曲中常见的题材类型.目前有全本流传的四部寻亲戏曲如<黄孝子>、<劝善记>、<寻亲记>、<万里圆>,其情节模式为"失败-寻亲-归家",道德劝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是寻亲戏曲情节设置的主要动机,其书写策略的中心目的则是"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5.
明代神魔小说中存在着历史时间与神话时间并存的二元时间形态以及天上、人间与地下相通的三维空间形式,这种时空设置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小说带来空灵与流动之美;而小说故事情节的类型化与人物角色的功能化特征,又容易给人千篇一律、陈陈相因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佛教焚身供养之风延及辽金时期仍未断绝。辽金时期僧俗焚身需要预先获得政府批准,焚身过程有一套严密的宗教程序,焚身活动往往由个人行为演变成群体性宗教狂热,并常常伴随诸种祥瑞。焚身供养虽与儒家主张相背离,但辽金时期的焚身活动仍然受到部分社会成员的肯定。由于违背中国文化传统和佛教戒律,焚身供养最终走向沉寂。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年 ,客观历史条件激变。儒学无法以其固有地位继续存在 ,名教信仰严重跌落。此伏彼起 ,“援道入儒”的谈玄之风遂因势生发。道、玄、儒相互冲突、相互引牵 ,运演出错综复杂的动态流变。玄学的出现 ,虽有清谈虚空之痼疾 ,却也是一种思想的解放。“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论”实则不能迁就的是名教的异化。玄学整合架构了一个充满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美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严春华 《唐都学刊》2009,25(5):30-34
同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在不同文体中有何区别,以唐代仙境主题为例可以探讨在诗歌与传奇两种文体中的异同,分别从仙境之布构、仙境生活之描绘做具体分析,最终可以探寻出二者产生差异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孙超 《求是学刊》2016,(4):124-131
《金瓶梅词话》的创作、抄刻与晚明江南士风有非常深密的关系,将二者放置在侨易视域中考察会有一些新发现。所谓侨易即因侨而致易,强调精神或物质在位移中发生交感、质变。由此观之,《金瓶梅词话》的创作是晚明一个很典型的侨易事件,它侨用《水浒传》、《西厢记》、话本小说、日用类书、史书及其他各种文字材料,交感易变为通大道的艺术杰构;抄书—刻书与嗜酒—好色是晚明江南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抄刻《金瓶梅词话》满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江南文人在晚明突破穷—达二元框范形成的求通之士风乃是《金瓶梅词话》侨易事件生成的深层原因。因此,《金瓶梅词话》承载着晚明文人趋新求奇、追求自由等与近代接轨的精神密码,而现当代的金学热正导源于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