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明朝诗人、民族英雄于谦被害后,何人何年将其遗骸归葬杭州一事,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将各种记载进行了梳理,明确是于谦养子于康在天顺三年(1459)所为,西湖南麓的三台山即于谦墓所在地.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五日至11月2日,由杭州市政协主办的于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杭州召开。 杭州市政协主席、于谦研究会名誉会长虞荣仁和市委副书记于辉达在开幕式上致辞。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青,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松春,市政协副主席李明法、徐兆骥等出席开幕式。 于谦生于杭州,遇难后归葬杭州,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于谦一生为官清廉,为国忠贞,为政勤勉,为人刚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杭州人民的骄傲。1998年,在杭州市举办的纪念于谦诞辰6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由杭州市政协牵头的于…  相似文献   

3.
于谦是明代正统、景泰年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景泰八年(1457年)"夺门之变"之后,于谦惨遭杀害。"夺门之变"是明代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明代政治的走向和一些重要人物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杀的悲剧有很多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于谦之死     
论于谦之死周祚绍于谦死得很悲壮。作为临危受命的救国功臣而惨遭杀害,是很悲哀的。但他面对迫害而视死如归,又是很壮烈的。于谦“死之日,阴四合,天下冤之”。有个叫儿的指挥,本是曹吉祥部下,“以酒酹谦死所,恸哭。吉祥怒,之。明日复酹奠如故。都督同知陈逵感谦忠...  相似文献   

5.
泽川 《山西老年》2013,(6):42-42
明代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于谦在他14岁时去杭州应试,主考官为杭州知府,其名字叫虞谦,与于谦名相同,姓同音。考前要点名,当点到于谦时,于谦躬身站起来却不答应,主考官感觉很奇怪,于是便问他,"你为何不答应?"于谦躬身说道:  相似文献   

6.
发动"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曾与于谦共同参加京城会试,并因为治理山东黄河水患和兴建水利之事而为世人所称道,四库全书评价他博览群书,时人亦称赞其才华出众。但名利心太重的徐有贞于"土木之变"时主张南迁,又因为求官未得而对于谦怀恨在心,最终成为陷害于谦的主谋。此外,"迎立外藩"之罪是如何栽赃到于谦身上的,对徐有贞该如何评价,文章将一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廉政道德责任是制约公权力、有效反腐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反腐倡廉成效的优先诉求,其存在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当前要培育掌权者的廉政道德责任感,基本原则是强调权力与廉政道德责任的统一;主要渠道是使以廉政道德责任制度化为基础的硬手段与以廉政道德责任德性化为深化的软手段相结合,构成廉政道德责任反腐的"一体两翼",以推动良治廉政社会的最终建立。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一整套廉政制度,但制度反腐却未取得明显实效,腐败形势仍然很严峻。制度反腐未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在于:廉政制度的适应性状况不佳。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廉政制度与制度环境不相适应;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不相适应;廉政制度与制度实施机制不相适应。其根源在于:现有廉政制度效率释放已尽;新的廉政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廉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
廉政机构建设在廉政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先进国家或地区"廉政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对于我国加强廉政机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从瑞典、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廉政机构建设的做法看,其经验与启示主要有:应当设置一个统分明确、专兼结合、分工协调的廉政机构体系;应当保障主要廉政机构地位上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应当规定廉政机构担负教育、预防、调查、惩处等廉政工作的系统任务;应当保证廉政机构拥有执行其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充足资源和充分权力;应当加强廉政机构队伍的建设,保证廉政机构工作人员的高标准、高素质。  相似文献   

10.
振疆 《中华魂》2022,(8):36-38
<正>廉洁文化是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是人们关于廉洁的理论、价值、规范和心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行为取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廉洁文化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弘扬廉政风尚为导向,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玎玎珰珰盆儿鬼》这部戏里,包待制在自我介绍时的"法正天心顺,伦清世俗淳。笔题忠孝子,剑斩不平人"道出了一位清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清官的心声。元杂剧包公戏所表现的清官文化主要是借塑造包公这个清官形象反映出来的。包公这个清官形象从产生到发展,直到元代成熟定型的一系列过程,以及元杂剧包公戏作家显露出的清官思想,这些都呈现阶段性特点而且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元杂剧包公戏中的清官形象,是剧作家们清官思想的体现,是借古喻今,彰显社会现实的利器。其表现出的清官文化更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意义,值得我们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廉政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思想批判继承的结果。毛泽东通过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的批判改造,不仅形成了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廉政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3.
钱南园是清代中叶出生于云南昆明的一位名人。他工诗能文 ,擅长画马 ,是一位卓有成就而影响巨大的书法家。他为官清谦自守 ,不畏权贵 ,劾奸查贪 ,在清代乾隆时期的政坛上 ,起过重要的作用。因之 ,他首先又是一位政治家。  相似文献   

14.
郝浴(1623~1683),字冰涤,又字雪海,号复阳,河北定州人,作为清代顺康时期的政府官员,郝浴在其为官期间洁己爱民,关心百姓的疾苦,与扰害百姓的行为进行抗争,竭尽全力为百姓谋划,从而赢得了民心。  相似文献   

15.
宗臣受《史记》、《汉书》影响,有浓厚的循吏思想。他所称颂的循吏具有四个特点;心忧社稷.以民为本;赈灾济民,抑制豪强;重儒宣教,以德化民;所去见思,死见奉祀。他在为官期间远仰汉代循吏的风采,近绍明代清官的轨迹,刚正清廉,品行高洁,将儒家的仁爱兼济思想和宣教化民的理念相结合,在短暂的仕宦经历中谱写了一曲精彩乐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廉政学说有着深厚的道德基础,它要求官员廉洁,但不回避官员的利益问题,而是强调厚禄对于官员廉洁的重要性。它要求官员遵守道义,以此作为廉洁的准则,但不反对官员追求富贵,而是要官员得其应得,不求分外之物。它没有将廉洁视为官德的最高境界,而仅看作是官员的基本要求。它强调官员廉洁自律的道德价值,要求官员注重自我修养,社会加强官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吴大澂评述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 ,吴大因甲午援辽惨遭败绩而长期遭受非议。然而 ,全面考察其 2 0余年的为政生涯 ,可以看出 ,吴大并非一无是处 ,其所作所为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尤其是在治理黄河方面成绩卓著 ,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敢于直言、体恤民生、勤政廉洁、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封建官吏  相似文献   

18.
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世界观,就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方法论,即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思想教育,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的自律机制;二是完善党内制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的约束机制;三是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的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陆游中年曾到巴蜀地区做官,蜀中九年是陆游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陆游在任上政简刑省,为官宽厚,做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改善交通事业、关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等政绩,深得人民喜爱。其在军中做出了巡边侦察、阅兵等业绩,为抗金做了不少准备。  相似文献   

20.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吏治思想以传统的"民本主义"为理论基石.他在给皇帝的多次上书中,坚决主张依法从严从重惩治贪官污吏,希冀以"进用贤俊"的选官标准积极防范贪官出现.包拯的吏治思想及实践,不仅客观上符合当时民众的心愿,而且对当代的反腐倡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