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气象灾害是云南地区农业主要自然灾害.影响云南农业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以危害程度看主要是旱灾、洪涝、冷灾、风雹灾及其衍生灾害.气象灾害在云南发生频率高,且具有局部性、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突发性和并发性的特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云南农业受气象灾害侵袭的风险上升,必须加强生态屏障建设,以水资源为中心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汉代是我国古代自然灾害的一个高发期,面对大规模的灾害,汉代政府不仅实行减灾方式,还大量采用禳灾方式。禳灾因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并且成本较低,能够稳定社会,故得到统治者的偏爱,形成影响我国两千余年的禳灾制度。  相似文献   

3.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为自然灾害高发区。社区是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基础。“5·12大地震”之后,由非政府组织在丽江拉市海和北川县的羌族社区开展的社区实践证明,参与式的“社区灾害管理”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此外,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本土少数民族适应不同生境及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知识。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要群策群力,整合政府、非政府以及社区多方面资源,将“社区灾害管理”进行本土化调试,纳入区域发展框架,充分调动社区主体参与,并与民族地区减灾文化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社区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损失程度近年来急剧上升,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直接冲击与巨大毁损。恢复力作为描述人类自身响应和发挥主体能力、积极抵御和适应外界变化的指标,与受灾体脆弱性一起构成灾害管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农业洪涝灾害受灾体脆弱性及灾后恢复力概念进行新的定义,分析二者紧密相连又互为影响的关系,并详细分析阐述气候条件、水系分布、地貌特征、土壤与植被覆盖状况、耕地面积与结构和水土流失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农户收入、劳动力数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密度、水利设施状况、农户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府组织管理、社会援助等因素对农业洪涝灾害受灾体脆弱性、恢复力的影响,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防灾减灾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1世纪的主题.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缩小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自然因素,论述了防灾减灾建设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确保实现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江苏地区遭受了以水旱灾害为主体的自然灾害的侵袭.在1895-1919年的25年中,江苏共受灾1200多县次,受灾范围广,灾害严重,特大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的产生既与江苏地区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有关,也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对清末民初江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减灾面临严峻形势,每年发生的农业灾害都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发展减灾农业才能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我国农业减灾系统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农业减灾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农业减灾的技术水平,加强灾害教育工作,增加减灾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为因果关联性、现象复杂性、人为叠加性。由灾害发生引起其它灾害继发的现象即为灾害链,灾害链的类型分为灾害蕴生链、灾害发生链、灾害冲击链。减轻灾害链的对策是: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灾害研究和减灾实践的开展;降低社会易损性,减少社会放大性,增大社区安全性;开展灾害文化建设,促进减灾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以汶川地震为切入口,分析了我国现行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现行灾害救助体系与现代灾害保障需求,巨灾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即构筑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不断加强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省中部某区域为例,构建灾害管理能力、灾害备灾能力、自救转移能力一体化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综合评估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域的综合减灾能力,使用ArcGIS的均值-标准差法分级进行灾害风险区划分研究。研究表明:乡镇(街道)减灾风险等级以中等、较弱等级为主;减灾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部最强,西北部略强,南部、西部和东部次之,中部和北部最弱的特征。社区(行政村)减灾风险等级以中等等级为主,减灾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最强,西部和南部略强,中西部再次之,北部最弱的特征。评估结果较为准确地识别了各乡镇减灾能力的优势和限制因素,其减灾能力的差异主要受物资储备、公众避险、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综合减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在自然灾害预测、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中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管理措施使生物的减灾作用得到系统整合与效应强化,可改进减灾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该文从自然规律、变化与人类愿望、需求的联系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灾害与生物减灾“行为”的本质;提出了基态(原态、第一态、自然态)、中间态(第二态、影响态)与结合态(第三态、控制态)的生物减灾作用管理理念,以及第一态零干预,“无为而治”,第二态软技术干预、间接调整,第三态组织、控制的技术途径。文章同时提出了时空结构中以周期性瞬态为参照的自然灾害生物应变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农户参与工程性减灾与非工程性减灾的意愿,并探讨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农户的意愿,对于提高减灾政策和技术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56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农户参与比率和参与模型两个层面,研究农户参与工程性减灾与非工程性减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户参与意愿调查表明,农户普遍关心工程性减灾措施,参与意愿较为强烈;农户对非工程性减灾措施的关注度较高,但参与度非常低。参与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农户选择参与工程性减灾或非工程性减灾受到农户风险态度、产量风险、价格风险和减灾投入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灾害之于贫困的复合嵌入性,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过程中必须厘清的基本认知。当前防灾减灾与扶贫减贫的疏离和脱节,导致因灾致贫返贫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新形势下,必须要重构减灾与减贫的关系,从碎片化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促进该场域公众主体性地位的回归,形成多维合力,从根本上阻断因灾致贫返贫的生成渠道,实现减灾与减贫的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年调研数据,构建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村家庭非农就业选择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会随着自然灾害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嵌入,会弱化自然灾害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信贷约束却会强化这一影响。这意味着现阶段面对自然灾害冲击,农户家庭成员应积极尝试非农就业,不仅能够促进资本存量重构,还可以缓解家庭生计压力,增加农户家庭收入,避免农户家庭因灾致贫。  相似文献   

15.
“灾害”作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其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特质形塑了灾害多学科交叉研究现状。学界对灾害的定义和认知多从自然科学视角出发,而基于社会科学视角的灾害概念研究尚少。对灾害概念进行社会科学解读,可以将关于灾害概念的认识划分为“事件-功能主义导向”、“脆弱性导向”、“社会建构主义导向”、“不确定性导向”、“权利资源分配导向”,并以“危险源-关系链-结果”为逻辑架构结构化灾害概念,从而廓清社会科学领域关于灾害概念认识与研究谱系,并揭示出灾害社会科学的整合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水旱灾害是一种因气候异常而导致的灾害现象。清代甘肃陇东地区气候较为异常,水旱灾害频发,灾情之严重堪称历代之最,曾造成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既与当时气候变化、地理条件本身不利的影响有关,又应归咎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甚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此,在引用大量史料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清代陇东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状况,并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生态因素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清代陇东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以期对陇东地区水旱灾害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主要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参与抗灾救灾。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完成灾难新闻报道,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从事灾难新闻报道应当具有与救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建构,具有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才能既客观、公正、真实和全面向公众告知真实的灾情,又强化应对灾难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在求得防灾减灾实效的过程中提升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在灾害管理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形成的强大“合力”,是风险社会人类共同战胜各类灾害的保障。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经济社会力量之一的企业,积极参与灾害管理,既是风险社会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对沃尔玛公司参与卡崔娜飓风应对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平时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灾前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是沃尔玛在卡崔娜飓风中成功展开自救,并积极参与社区救援的根本保证。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为推动中国灾害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认为自然灾害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均是动态系统 ,其间又存在着复杂的互馈关系 ,形成了复杂的灾害—社会经济动态体系。灾害—社会经济系统的阶段性演变规律表明 ,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系统最为脆弱 ,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巨大。并进一步指出 ,由于灾害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互为因果、互相强化 ,形成了灾害—社会系统的准周期性振荡 ,所以应避免灾害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放大作用 ,降低高新技术灾害风险 ,提高对重大灾害的预报能力 ,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