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化考察杨振昆施建伟、王耀辉在《“世界华文文学”及其“走向”》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华文文学实际上是代表华人文化的文学”,“华文文学的大文学圈的核心是文化,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就是覆盖在文化内核外面的表层结构,在这类似软组织...  相似文献   

2.
战后国际局势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65年新加坡独立 ,鉴于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东西方冷战的制约 ,新加坡采取了追求认同东南亚、认同马来亚、迅速“脱华”的政策。华语虽是新加坡多数民族———华族的母语过 ,但新国家领导人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考虑 ,未将华语定为国语 ,华文华语的使用价值每况愈下。 2 0世纪 90年代后 ,国家重新重视华文教育 ,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母语教育水平 ,但华族的母语教育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从东南亚总体经济成长环境和企业家个人行为等角度,解释20世纪60 ̄90年代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的原因,认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在这一时间段快速发展,与华人经济成为当地民族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环境契机及企业家个人人格特质、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相关。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与世界其他地方华人企业集团相比,在发展上有以下特点: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经营色彩;与官僚资本相结合的资本形态;以传统产业为主导;民间信用替代了契约。  相似文献   

4.
略论新加坡的华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华人占主体部分的新加坡,在实行双语政策的影响下,其华文教育的境况并不乐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体现在华文教育意识的提升、华文教育的提倡、教学制度改革的推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华文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华人社会的发展及当地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略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李如龙东南亚的华人,大都是从闽粤琼三省移居的。虽然移民的历史久远,与本土的交往在中断近半个世纪之后已经日趋疏淡,在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之外,都只是少数民族,但是几乎故土的方言品种至今都仍一应俱全。从大类来说,有闽方言、粤方言、...  相似文献   

6.
一、20世纪世界华文文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华文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与20世纪华人命运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分不开。世纪之初,中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听任列强宰割的悲惨地位,那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绝大多数是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苦力。华文文学不仅未引起世界的注意,其本身也处于从僵化的古文向现代白话文学的蜕变之中。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和“诗界革命”便是这种蜕变的先声。不到一百年间,由于新中国日益走向强盛,由于台、港、澳地区经济的繁荣,由于东南亚华人在当地国家建设中作出卓越的贡献,还由…  相似文献   

7.
海外华文文学,是海外各国社会生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海外各国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决定其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海外各国的社会基础,其内部和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海外各地区各国的国情和社会变革,是制约海外华文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对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关键的。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华侨华人与当地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命运和经历,都遭受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的残酷统治,进行反殖反帝的斗争,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建设独立的新国家Z这些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耿红卫 《理论界》2007,(1):214-215
美国华文教育发轫于19世纪下半期私塾的设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受美国种族歧视、排华政策和单边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前,华文教育在美国发展得较为缓慢,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加上美国实行多元文化政策等因素,使得美国华文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分析菲律宾20世纪70年代“菲化”后华文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总结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界30多年来的应对和努力,可以发现,简单地将华语教育从“母语教学”变成“外语教学”并不能根本改变华文教育整体滑坡的现状,反而有负面作用.只有坚持华语教学是华族的“语文”教学;坚持“语”、“文”并进,把语言的工具性和语文培养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结合起来,才能使华文教育更清晰地展现出其“中华”特色,最终摆脱每况愈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语文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 ,新加坡为了守住本民族的文化根基 ,对其语文政策进行了调整。首先 ,双语制的调整 :不再强调国人对英语的认同来加速国家一体化的进程 ,而是强调母语的学习来传承民族文化和亚洲价值观。其次 ,华文教育政策的调整 :由以前压抑华文教育转向大力提倡华文教育。这种转变既有文化上的原因 ,也有经济上的考虑。不过 ,提倡华文教育并非是要用华文取代英文 ,英文的主导语文地位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中的不同民族经过相互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逐步同化为统一的社会共同体,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美国社会各民族的同化也是这样。但是,同其他移民相比,华人移民在美国的同化(即美国化)过程,尤其显得缓慢。华人真正开始同化,要晚到在第一批华人踏上美利坚土地的100年后,而且在后来的同化过程中还屡受阻碍。造成华人同化过程长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就业方面的问题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美国学者弗朗西斯L·K·徐认为,职业乃是走向同化的第一步。他指出,要美国化,基本的一点就是“作为美国社会的一分子要能起到自己的作用,而要成为这一分子首先必须具备就业能力。”本文拟就美国华人的就业问题与同化的关系,从不同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文教育发展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华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兴而衰、由衰而盛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美国华侨华人历史的写照。最早的华文教育,是以侨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但随着美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侨民教育逐渐过渡到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发展成为族裔传统的文化和语言教育。而今后华文教育唯争取认可,融入主流教育之中,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科命名的方式与意义--关于"跨区域华文文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先生提出用“跨区域华文文学”的概念取代通行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概念,但我认为“跨区域华文文学”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应该不限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它应该是中国文学(含中国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和跨区域华人文学(中国以外地区的华人-华裔文学)的总称。就学科而言,“跨区域华文文学”应包含“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最近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黄滋生、王绵长、副研究员肖永坚、黄松赞,彭天、郑焕宇,助理研究员廖小健、林锡星和华侨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昆章,共同编著。该书在阐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文莱等国战后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分项详尽介绍各国对华侨、华人实施的移民、国籍(公民权)、归化、管理、经济、社会(包括社团、新闻、教育、职业)政策。论述中既突出战后政策  相似文献   

15.
朱寿清 《学术探索》2013,(2):143-148
新加坡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多民族、多语言的小国,政府的语文政策关乎国内民族平等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东南亚民族主义高涨、土著民族排华、冷战对抗的时代背景下,新加坡脱离殖民统治,走向自治,加人马来西亚联邦,到最后独立建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20世纪50-80年代,新加坡政府以实用主义为原则,根据内外局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语文政策,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双语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二次大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八十年代初估计,目前世界华侨华人约近三千万人,其中80%以上居住东南亚,而且85--90%左右已加入当地国籍,①成为居住国的公民,从而反映出华侨华人社区的新变化。应当看到,确切地了解和估计战后华侨华人的历史及现状,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结构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对于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繁荣,帮助华侨华人生存发展,并利用海外关系这一特有优势,团结广大侨胞,加速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以及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维护亚州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乃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华文文学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文学。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台湾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文化交流、传播演变所形成的各种复杂的原因,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台湾文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21~25日,“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在河南焦作举行。本届论坛由河南理工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共同主办,来自新加坡、菲律宾、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50多位学者和嘉宾围绕着“中原文化与华文文学”的主题,就中原文化的价值和流播、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马来亚华人本土意识的增强促使马华公会应运而生。在华团的积极推动下,1949年马华公会成立。其最初为维护华人权益的民间社团或福利性组织,1952年改组为政党后,与华人社团的关系趋于复杂。马华公会一开始就积极推动华人争取公民权,华团则在公民权问题上先冷后热;同时,党团推动公民权运动的目标一致,却未能展开有效合作;党团在争取华文教育地位方面虽有分歧,但总体合作较密切;关于华文官方语文问题,党团之间分歧明显,但最终双方都采取了妥协立场。马华公会转变为政党后,它以追逐执政权力为鹄的,导致其后来与华团和华社的关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0.
曾玲 《文史哲》2015,(1):85-105,166
作为东南亚华人社会重要的历史文献,华人社团账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与史料价值。一方面,保留下来诸如应和会馆、应新学校等各类社团账本,是账本所属社团自己建立的经济档案。对这些账本的爬梳、整理、分类与解读,可拓展东南亚殖民地时代华人社团经济史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数字类的账本记录,具有计量学与统计学意义上的"实录"华人社会历史图像的功能,因而能够为反思与推进现有的包括华人移民帮群社会结构、会馆办学、华文教育等领域在内的东南亚华人历史研究提供新资料与新视角。考察新加坡应和会馆、应新学校、海唇福德祠绿野亭、丹容巴葛福德祠等华人会馆、华校、庙宇组织等社团所保留下来的,从1906年延续至1953年的各类账本账册,并结合章程、会议记录等其他华人历史档案,在殖民地时代新加坡社会时空的脉络下,透过对应新学校财务收支运作的具体与细致的研究,不难看出"二战"前应新学校在办学上具有社群化、财务运作制度化与经费来源多元化三个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