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汀州是闽西客家的中心地区,明清时期汀州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汀州商人发家致富后,积极参加地方社会宗族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了地方社会的发展。汀州商人阶层的壮大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方社会的思想观念。笔者试图对汀州商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做出一定程度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试论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战国秦汉以来,商品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逐渐得到发展,至唐宋时期,日趋繁荣。到元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商品经济十分活跃。探索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对于认识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借鉴作用。 一、元代商业的繁荣 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与商业的繁荣紧密相联的。 早在蒙古国时期,就有许多中亚、西亚和欧洲商人往来于西域、漠北和中原各地,他们  相似文献   

3.
论明清小说中商人的价值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农业经济,忽视商品生产和流通,商人的价值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明清小说作家则在展示商业繁荣、商人活跃时代背景中肯定商人的价值,讴歌了他们的金钱欲望和开拓冒险精神,也对他们的道德、性爱作了合乎人性的观照。商人的价值觉醒,正反映了明清市民阶级的普遍自觉。  相似文献   

4.
清末是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有别于传统商人的商人群体,一般我们称之为新式商人.事实上在新式商人发展的过程中,商品销售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模式,诸如拍卖、赛会、各类陈列所和销售所等等,在市场推广方面和宣传方面,清末的新式商业也开始重视报纸、招贴等广告宣传,销售手段呈多样化.文章通过整理和分析清末各地官报等相关史料,力图更真实地反映当时商业进步和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推行过重视商业发展的政策,重农抑商思想是在进入封建社会后才逐渐形成的。西方奴隶社会的商业政策比较复杂,政治上存在过压制商人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禁止商人参政。经济上往往对商业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6.
《士商类要》与明代商业社会姜晓萍明中后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商业文化的勃兴,部分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商人开始春手编写有关营销技巧、管理经验、贩货商程等方面的士商用书。这类书由于是商人书商界事,当事人书当代事,史料价值极高。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  相似文献   

7.
一、明清社会的“治生”论“治生”,原指商业经营而言,但在明情时期,其含义则发生了些微的变化。清人沈(1798-1804)在《费席山先生七六十双寿序》中描述了宋、元以后商人地位的变化:(一)宋以后的士多出于商人家庭,以致士与商的界线已经不能清楚地划分。(二)由于商业在中国社会上的比重日益增加,有才智的人便渐渐被商业界吸引过去。又由于商人手中拥有财富,许多有关社会公益的事业也逐步从士大夫的手中转移到商人身上。洗在描述宋元以后商人社会功能变迁后,对“治生”问题作了论述。他在《与许海樵》的信中即明确提到了“治生…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西欧中世纪庄园时代是一个无商业的时代,但是,如果我们放开眼光来看,在浓重的抑商氛围中却活跃着一批边缘商人,以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为代表。这些商人的存在同他们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关。这些商人有着共同的特点,或是地处几大文明的交界处,或是在社会中处于夹缝地位,因而使得他们不陷入任何政治和经济体制的笼罩之下,从而走上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他们的存在既满足了封闭的庄园对部分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同时又把西欧同阿拉伯、拜占廷等商业发达地区联系起来,为日后西欧的商业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商人居“士农工商”四民之末,商业也被称为“末业”。总的来说,商人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然而,由于各个时期封建政权的商业政策略有差异,商人的社会地位又随之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先秦至隋唐时期河洛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首善地区之一,其商品经济颇具特色。而这一切则 完全得益于商业领域最活跃的因素──商人,是商人在封建时代特殊的抑商环境下,发展了该地区的商 业,繁荣了市场。先秦是河洛地区商人阶层形成和壮大的历史阶段,商人群体不断增大,商业资本日渐活 跃,经营的地域和商品种类不断扩大。汉唐时期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人开始插足政治领域,而官员则 从事经商买卖,形成官商合一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减少了国家税收,干扰了国家政策的顺利贯彻执 行,加速了封建政权的腐朽化,使封建的商业经济沿着畸形化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农村家庭经济生活的显著变化,植根于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农村婚姻家庭必然地大受影响农村青年的婚姻缔结方式和决定权趋于多元化;家庭功能中生产、消费、精神生活等功能不断增强,生育功能逐渐减弱;家庭结构由繁到减,家庭规模由大至小;家庭关系民主平等气氛加强,家族观念日渐淡化。重视和研究这种变化将会有力地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宗族保障的产生,是我国传统社会国家救济匮乏,人们探求自我保障、团体保障的必然产物。作为依附于宗族的一个功用,宗族保障在赋税缴纳、地方治安、地方文化等方面间接地通过宗族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带来了积极或消极的后果。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宗族完全服从于政权,但其中既有家国同构、互促共存的一致性,也有强霸一方、挑战权威的矛盾和斗争。  相似文献   

13.
石溪村的家族活动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民在政治生活中从被动到主动,在经济生活中从自发到自觉,在文化活动中从封闭到开放,在社会生活中从传统到现代;农民的文化选择不仅加速了其自身角色意识从“家族人”到“现代人”的转换,也促进了农村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家族企业占非公有制企业的主体,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重大。家族企业进入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后,面临着多种发展局限和障碍,迫切需要管理创新。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力和外力的有机结合,共同作用,构成了我国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名作为称呼语,与社会背景、时代风貌、日常生活等因素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处在宗族谱系中的人名,由于宗族仪轨的约束,同时还带有某种宗族文化的色彩。本文从陕西省《米脂县万丰里高氏族谱》中的人名入手,对此族谱中人名的变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做出分析,并指出宗族中各代子孙按照族谱所定"起字"取名的情况正在消亡,族中人名典型地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句町是古代中国西南骆越民族建立的一个方国.句町国宗教信仰的人文生态包括农耕稻作生产与村落文化生态、氏族王权与英雄崇拜、"三边蛮夷"冲突碰撞与融合、汉文化的进入与文化中转站等.句町国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主要有巫信仰与鸡卜术、灵魂信仰与娅王花婆、祖先崇拜与布洛陀、乜六甲、国家--民族宗教雏形与麽教信仰、宗法性传统宗教与铜鼓墓葬等.研究句町国宗教信仰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张雷远 《南都学坛》2007,27(6):44-47
《红楼梦》文本中,宁国府弥漫着浓烈的道教气氛,是道教在现世中的象征;荣国府充满着强烈的儒教氛围,是儒教在人间的折射。儒教、道教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文化,儒道并举,儒教为主,道教为辅,统一于中国"家天下"的封建文化体系,共同塑造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化心态。贾府家族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凝缩;贾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由家文化到国文化,由贾府到中国封建社会,家国一体,这就是《红楼梦》的家国同构思想。  相似文献   

18.
赵师秀是四灵之首,是江湖诗宗之一,还是宗室文人的代表作家。多重身份集于一身使得赵师秀的诗歌创作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其诗歌创作在内容取向上体现出一种不讳贫穷的平民精神向度;在艺术追求上主要向晚唐的贾岛、姚合学习,崇尚苦吟与摹拟。他是宗室文人平民化趋势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杨群红 《南都学坛》2000,20(2):67-68
农村宗族势力对基层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危害了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 ,严重冲击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因此 ,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采取正确的原则和得力措施 ,打击和遏制农村宗族势力 ,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乡村宗族的复兴,农户宗族和乡村自治的关系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农村宗族功能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在20世纪初和改革开放之后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沟通功能、经济功能、组织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