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沈壮海 《船山学刊》2002,(1):121-123
<尚书>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部文化典籍,记述着夏、商、周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丰富史料,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学界奉为中华文化元典之一.自古以来,对<尚书>的研究不绝于史.游唤民先生熟览先贤典籍,潜心<尚书>研究多年,其新近力著<尚书思想研究>(下文称"游著"),以辟新径、持新论、立新说的鲜明特征,为当今学界的<尚书>研究奉上了一部上乘之作,读后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王瑶,山西平遥人,著名的文学史研究专家。鲁迅研究只是他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1953年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这为他后来从宏观角度研究鲁迅打下了基础。此前,出版过《鲁迅与中国文学》。1983年,他把近三十年来所撰写的论文,分别编为《鲁迅作品论集》和《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前者是研究鲁迅专著,后者有些篇也论及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还有一些研究鲁迅的论文,散见于各报刊。  相似文献   

3.
<正> 鲁迅先生的《汉文学史纲要》(原名《中国文学史略》,以下简称《纲要》)编写于一九二六年。五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隆重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当我们不断克服“四人帮”和极左思潮的种种禁锢,努力把文学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的时候,重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2):61-69
汉语的现代性写作仰仗一种朝向未来、充满潜能的新语言。这种新语言召唤着具有现代心智的诗性写作者。在这种意义上,放眼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部边缘之书,《野草》或可被确认为一部绝对的文本和一个彷徨的开端,鲁迅或可称为现代汉诗写作的第一人,他启迪着现代读者对书写维度的注意。本文倾向于将《野草》视为一种现代汉语写作的草图,而鲁迅对《题辞》的写作,尤其是他对四种实验性要素的运用,已经为这份草图的展开做出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体学视角切入《尚书》的研究,考察《尚书》“十体”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探索这些体例对富有民族传统的古代文体学的影响,揭示《尚书》的文体学价值,籍此丰富对《尚书》文学史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讲话》对延安文艺界的思想批判及其对鲁迅文艺观的借鉴,是思想整风意图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左翼文艺思想有意识的整合。毛泽东在文艺的阶级性、杂文观、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等问题上继承了左翼文艺的主流观念,同时在文艺的人民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文艺统一战线等问题上又吸收了鲁迅文艺思想中的重要观点。这一整合不仅反映了《讲话》与左翼文艺之间的历史联系,也体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与鲁迅文艺思想之间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鲁迅的文学创作评论,人们更多地关注其作品中体现的革命性、个性解放、爱国主义、国民性批判、反封建主旨及真善美统一的文艺观等方面,鲁迅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生思想却往往被忽略。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鲁迅对平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作了深度的关切,并且将之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结合起来,使其文学作品充满了民生关怀和深刻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于1910—1920年间《小说月报》的考察,无一例外地给予署名"周逴"的文言短篇小说《怀旧》以格外的关注。除小说自身的价值外,与作者是鲁迅也不无关联。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引用和分析《怀旧》文本时,多依照《鲁迅全集》,而很少借助《小说月报》,造成《怀旧》阐释史上的一些问题。借助《小说月报》提供的历史语境和文本形态考察《怀旧》,将鲁迅创作的小说文本与恽铁樵撰写的评点及附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阐释《怀旧》的文本特色和文学史价值,对于鲁迅研究而言,或许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戚良德 《文史哲》2007,1(5):91-99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引人注目的文论"元典",《文心雕龙》自然受到当代文艺学的广泛关注,但这种关注又主要限于观点的征引和阐发,而很少对《文心雕龙》作一种文艺学范式的完整把握,这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文艺学的现状。从总体上来说,《文心雕龙》至少形成独具特色的六大文艺观念:一是以心学和美学为基本内容的文学观念,二是以体裁分类和规范为基本内容的文体观念,三是从具体作品考察出发的作品观念,四是从创作实践出发的写作观念,五是着眼历史发展的文学史观念,六是着眼人文背景的文化观念。因此,《文心雕龙》不仅仅是为当代文艺学提供资料,而且还从文艺学的整体观念架构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中国文学实践的文艺学范式,从而可为当代文艺学提供整体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12):116-122
《中国新文学大系》作为“整理、保存、评价”五四文学的重要选本,推进了现代乡土小说经典化以及乡土批评与研究。继1920年代周作人、茅盾等引进、界说“地方色”“乡土艺术”等概念后,《大系》最终确立了作为类型研究的“乡土文学”这一理论术语,也呈现出鲁迅与茅盾对此的认识差异。《大系》对乡土小说文本的遴选、《导言》的批评推介以及《史料卷》对乡土小说家的评价,成为以后现代文学史叙事和相关研究的重要依凭。从《大系》可以看出编选者审美观与文学史观的异同,其中某些遮蔽、局限或偏见恰恰体现出“五四”一代在1930年代新的文化权力场中,借助经典遴选对新文学正统地位以及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思维方式,价值形态,话语特征等层面论述《新青年》的新文化元典精神。文章认为: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启蒙思想,人的发现的价值形态,开放语态以及矫枉过正策略的话语特征,构成《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基本精神。文章进而分析了新文化元典精神对五四文学现代审美方式的影响。文章最后强调:《新青年》不是单一封闭式的、静态书斋型的纯学术理论,因此,当今学界不能简单地以某一后世学理概念和学术体式的范畴理路去“匡正”或“反思”,甚至“解构”《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以降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二十年代就有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晚清部分)胡适的《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1872—1921)、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18—1921);三四十年代又有钱基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860—1924)、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和阿英的《晚清小说史》等.它们对这段文学史都没有严格的界定和分期,“近代”、“现代”两个概念的使用也比较含混.解放以后,随着现代文学史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有"《书》标七观"一说,其相关内容最早见于传世文献《尚书大传》、《孔丛子》两书。两书载记稍有差异,但就此并不能认为"七观"说属于秦汉或魏晋时期儒者所臆造,恰更能证成其为战国流传下来的一些有关孔子论《书》的"传"文或传说。"七观"说不仅概述了《书》之核心要义,亦对汉魏时期不同《尚书》学派诠释《尚书》之向度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初阎若璩和毛奇龄《尚书》真伪之争是学术史和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当时和其后的几乎所有硕学鸿儒都卷入了这场著名的学术论争。朝鲜李朝学术界对阎毛论争也作出持续不断的积极回应,丁若镛的《梅氏书平》是其代表作。丁氏《尚书》学具有"平实"特征: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发凡条例,纲目分明;穷究字词形变,探索辨伪新法;辨析同形异义,分解深层结构。丁氏《尚书》学既与乾嘉诸儒相通,也与乾嘉学术在研治旨趣和研究目的方面有别。丁氏《尚书》学在整个《尚书》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刘保昌 《人文杂志》2004,(3):108-113
鲁迅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对老庄痛下针砭;另一方面,他在具体的创作中却对道家文化资源多有借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道德叙事、进化论思潮和个人主义写作等领域,鲁迅对于道家文化资源多有创造性的发挥和应用,显示出一代文化大师的"中间人"色彩和"为我所用"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鸭的喜剧》是现代文学史上纪实性色彩非常浓厚的名篇,这篇小说在最初发表之后,还曾被鲁迅先生加以多处修改,但这些修改迄今还从没有得到过校对和整理,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些修改中,有一处地名的变动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便是鲁迅把最初版本中的"爪哇"一词改为了"缅甸",这处地名修改显著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严谨精神。  相似文献   

17.
对于时下古籍整理研究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空疏浮泛现象,有识之士早已啧有烦言。作为弘阐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必要步骤.古籍研究整理是与急功近利、蹈空躁竞无缘的,这里需要的是学养深厚、脚踏实地的学术实践运作。特别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元典,研究整理更需要严谨扎实的学风以为支撑。山东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刘运兴同志所著《诗义知新》一书,就是在珍爱祖国文化的前提下探幽发微、扬阐元典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先秦六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不仅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的卓越贡献,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基因。在…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9)
<正>《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兵学文化的源头、元典,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历代注疏评说、实证心得硕果累累。随着时代的发展,《孙子兵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为及时总结汇集最新研究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兵学文化,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发展,白山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孙子兵学大辞典》。全书共分"孙武本事""原著经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伤逝》里的男主人公抛弃爱人的设计源于鲁迅在"牺牲论"与爱情的两难选择之间的挣扎;《奔月》里的男主人公被爱人抛弃的设计源于鲁迅在新的生活道路面前的茫然失措。两篇小说从"抛弃"到"被抛弃"的文本设计,寓含着鲁迅"抉心自食"的自我救赎。在许广平真挚爱情的感召下,鲁迅经历了心灵的炼狱,终于走出"牺牲论"而决意开辟一条新的生路,从而完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拯救。从《伤逝》到《奔月》,鲁迅完成了从个性解放的提倡者到亲身实践者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20.
茅盾先生曾在《最理想的人性》中提示我们:以鲁迅关于国民性的问题的探讨作为准确理解鲁迅的视觉,“也许比从其他方面下手,更能把握到鲁迅思想的中心。”(参阅《茅盾论鲁迅》,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77—81页)研究鲁迅的文艺观,茅盾的方法也同样适用。鲁迅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并为此奋斗了一生,根本的原因是要改变国民精神。作为一个启蒙主义的文学巨人,此后凡三十年,他的文艺观念的发展、演进直至走向马克思主义,以及他在文艺创作实践中所获得的惊人的成就,始终都是与这一初衷紧密联在一起的。有起伏,有嬗变,但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