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土地寻租问题的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寻租是中国土地腐败的重灾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土地寻租现象日益严重.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因为"经济人"存在逐利动机,政府公职人员从事土地寻租的收益远大于成本,同时公众从事反土地寻租活动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因此,要减少甚至杜绝土地寻租现象,就必须加大土地寻租的成本和反土地寻祖的收益,同时减少土地寻租的收益和反土地寻租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公共权力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而公共权力的运行又是依托于公共组织。但是,公共组织的内在张力阻碍了公共权力的运行公开化和公共利益追求,如公共权力公共性与组织效率的张力、组织层级制与民主参与的张力以及公共权力的公共责任与组织碎片化的张力等。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的公共组织路径主要包括回归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原则、推进公共组织的结构性变革以及重塑公共组织的责任性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维新撰文指出,公共权力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和为私性。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异化、权力主体异化和权力功能异化。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立权力,紧控公共权力异化的源头。要加强立法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4.
张维新撰文指出,公共权力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和为私性。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异化、权力主体异化和权力功能异化。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立权力,紧控公共权力异化的源头。要加强立法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的失衡现象,内在原因就在于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政府)的组成人员--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也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利行为.加强对这种自利行为的约束对策是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决策制度;改革现行干部评议、晋升、薪酬和问责制度;规范公共事业听证制度;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是当代西方新兴的一种理论,它强调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政治问题,对公共领域的各种复杂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试图借助于这一分析工具提出当今中国的公共领域治道变革进程中应当提倡多元化决策和开放性文化.  相似文献   

7.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从词义上看,是指事物处于腐烂、败坏和变质的状态。腐败一词被移用到政治生活之中,则主要是形容公共权力使用者超越或滥用公共权力所造成的对公共意志的违背。被人们称为“政治癌症的腐败,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侵吞、对社会肌体的侵蚀以及对党和政府声誉的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我们对腐败现象痛恨之时,应对腐败的相关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以寻求对其防治制度的可行性和治理举措的针对性。在考察产生腐败的诸多因素时,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公共权力本身和公共权力的使用者与腐败的产生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腐败行…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制约公共权力最有效的手段,这是具有自我纠错能力的执政党对“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灾难的原因进行反思后得出的结论。公共权力法治化的动因包括历史发展的潮流、执政党的倡导和政府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观念的变迁,但主要动力是党和政府的推动。单一的政府推进型法治带有天然的局限性,但政府推进型法治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崔波 《理论界》2012,(9):14-16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分析政治权力的形成和特征,总结党章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用党章来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加强对政治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直接关系着党内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完善的惩防体系,江苏实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其通过优化权力流程,“绘制运行图、找准风险点、明确操作人、落实监控法”,以达到权力在内控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在网络上监督.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具有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部门主要领导游离于监控之外,监控机制被喻为“手电筒”——对下不对上等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构建大内控体系,解决控不住、控不到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增加行政透明度,破除审批过程中的“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所能实现的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是既没有完善的与城市类似的公共财政安排,也没建成基于村民自治基础上的私人自愿集体行动的公共选择机制。在实际状态下,公共财政及公共选择两种供给路径各有所长,对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大有裨益。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的分析视角,文章梳理出这两种供给路径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现状表现,在结合农村公共产品自身分类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在实践中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路径选择取向。  相似文献   

13.
黄勇  王艺帆 《理论界》2012,(1):12-15
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各个成员,授权给公共权力代理者以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解决社会利益纷争矛盾和维持社会运行。然而,公共权力的诱惑性和腐蚀性冲破了制度的约束和道德的防御,导致以权谋私和权力越位。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要从道德制约、权力制衡等方面对症下药,也要提升公民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激活社会自我调节的"白血球"。  相似文献   

14.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政府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反腐体制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制度反腐",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5.
试析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公共悖论与权力腐败,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现象,不仅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动用权力、权利和市场的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公民社会成为我国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的概念和对象,学者们从不同的背景和角度出发对公民社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凸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维护自身政治权益,参与公共决策以及行使公共权力的渴望和诉求。影响、参与、行使公共权力是公民社会产生的历史原点和本质特征,本文以社会与公共权力关系的历史嬗变为视角,提出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公共权力的性质、特点、公共权力的异化及其危害的基础上 ,探讨了从市民社会、人民主权的角度出发 ,建立新的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群居生活促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交换。平衡的交换会促进社会合作的扩大和交往的扩展,不平衡的交换可能使合作与交往瓦解的危险,于是权力应运而生以维护社会合作与社会交往。作为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权力同样是由交换的不平衡形成的并有其特点、效力与边界,对公共权力的限制是为了平衡交换和维持合作。公共权力产生的目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那么公共权力行使的范围也应该局限于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权力网络理论的基础上,以广东南沙石化项目为例,分析案例体现的政府权力结构.分别观测截面的府际权、利关系和历时的政府代际关系,提出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行动,不仅是基于当前组织的内外环境,权衡利弊的理性选择,而且是政府"代际"变更过程中策略性地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张牌的权术使然.以"策略三角"作为检测技术,有助于政府降低策略风险,实现向现代行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公共利益是房屋征收行为的根本依据,但是法律规定中对"公共利益"的模糊界定以及公共利益理论内涵本身的不确定性,使房屋征收实践面临严重的公共利益困境。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构建的"盈利性—外部性"渐变轴模型,可以为讨论公共利益困境提供有益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将是否具有正外部性作为判定公共利益的标准,证明了盈利性与外部性可以共存,商业利益并不必然与公共利益相冲突。基于A区危房改造案例的分析显示,在房屋征收中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应通过完善"公共利益"论证程序,有效防止行政机关滥用公共权力,以公共利益为借口侵害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