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是国外管理学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因为它是股东或董事会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并作为约束经理人行为的极端手段。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糟糕的经营业绩将提高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可能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同时涌现出了大量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实例。但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与西方市场在产生原因和运作机制上有较大差别,上述负相关结论是否同样适用,值得进一步论证。这里试图通过对证券市场近年来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的理论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阐述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低市盈率股票的收益率大于高市盈率股票收益率的现象持续存在,市盈率指标可以作为投资选择的一个依据。文章通过上海证券市场A股市盈率与二级市场收益率相关性分析,指出我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已初步凸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不断凸显,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越来受到重视和需要规范,建立在现代金融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衡量指标也被更多的引入到对我国当前基金市场的业绩衡量中来,但许多学者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国这个弱有效的市场中,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优势,但从对基金业绩的衡量来看,基金经理却并不具备显著的选股和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上海、深圳、纽约、香港和新加坡股市典型个股数据,采用GARCH-Vol模型,对比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与纽约、香港和新加坡证券市场在量价关系上的异同点。实证结论认为,不同的证券市场的量价关系具有自身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量价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股票市场而言,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上证指数.对这一指数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股票市场的动态.采用经济控制论的方法论证上证指数的可观可控性,能更好地掌握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关于证券市场的组织机构及其交易行为的制度规定。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中俏然出现的“证券热”正方兴未艾,证券市场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因此,研究和探讨建立我国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借鉴西方国家建立证券市场管理体制的有益经验,就建立我国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及我国证券市场管理的操作要点等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票市场贝塔系数的稳定性检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贝塔系数是用于衡量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对贝塔系数的估计,投资者可以预测证券未来的市场风险。但是,贝塔系数必须要用过去的数据来估计。所以,除非贝塔系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它就无法作为证券市场未来系统风险性的无偏差估计。利用CHOW 检验方法对深圳交易所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无论是单个股票还是股票组合,贝塔系数都不具稳定性。这说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风险是变动不定和难以预测的。  相似文献   

8.
周末效应作为一种各国证券市场共有的市场异例现象 ,在EMH的研究中具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地位 ,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本文以标准的随机游走模型为基础 ,利用沪深股票市场近十年的历史数据 ,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周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并据此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基金的市场时机选择检验--对基金管理人业绩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时机选择能力是用来评估组合投资管理者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当市场前景看好时,组合投资管理者能否抓住这一时机改变其组合中的风险资产与安全资产的构成,取得较高的市场收益率;反之,组合投资的管理者能否采用相反的方法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基金的投资是一种典型的组合投资,它常常是类似于市场组合的投资,因而,基金管理者能否捕获到市场机会可以作为衡量其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修正之后的市场时机选择模型来检验我国证券市场中的14只新基金自1999年6月以来的市场表现,并对基金的市场表现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阶段,投资环境的不成熟决定了上市会计报告披露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披露次数少、披露时间太长、报刊披露途径太窄,电视披露时间安排不合理、披露业绩缺乏可比性等。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规范证券市场、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与“政策市”现象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特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对政策性信息的过度反应问题,针对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观点进行了讨论.采用4个典型的政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对政策信息存在过度反应,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与针对收益信息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政策对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相似文献   

12.
信息含量表示会计盈余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1995—2000年间中国A、B股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A、B股市间盈余数字的信息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B股市场明显高于A股市场。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股市的“硬分割”阻碍了投资者对信息的传递、评价和反应,进而导致A、B股市场出现“软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股市在长期发展过程所形成“蓝筹股市场”的路径依赖对新技术革命的影响 ,得出了股票市场投资者蓝筹股投资心理行为路径依赖 ,导致了股票市场对创新技术具有逆向选择效应 ,股票市场利于蓝筹股价值发现的交易制度路径依赖导致“团队创新”激励不足的结论 ;而且由于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比例越来越高 ,因而在现有股票市场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资本市场将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票市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交易、监管制度不断完善,20年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眼下影响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股票内在约束不健全,对冲风险机制有待完善,新股发行改革滞后,“政策市”、“寻租市”的痼疾未根除,时传言之类无形“黑嘴”的根治查处力度不够,应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遏制内幕交易,净化股票市场,使股票市场成为引导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全球75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指数为研究样本,根据指数的编制原则,采用派许指数和简单平均的计算方法,提出变化率的指数设计方法,分别设计出亚太地区、美洲地区、欧洲地区的股票价格指数,并以这三个地区为样本,编制出世界股票市场统一指数。最后实证检验了世界股票指数与各地区主要股票指数的相关性,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世界股价指数与世界GDP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世界股市是世界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上证50ETF为例,通过对具体交易数据的分析,考核ETF对整体证券市场的推动作用和引导作用,结论显示,ETF对我国证券市场有实质性的影响。但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所以ETF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并未有效发挥出来,ETF在我国仍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完备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况,完备市场能够自我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有效,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摊和抵消。首先,阐述了完备市场的形式化定义及其与期权交易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已经为现代金融经济学所证明了的、完备市场的若干重要性质;最后,探讨了在中国当前市场条件下,开放股指期权交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市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整的股市稳定机制包括短期和长期稳定机制。短期稳定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付股市的日常波动;长期稳定机制的主要功效在于对付股市的基本波动。但二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基础和前提。比较而言,成熟股市比较关注长期稳定机制的构建,而新兴股市则比较重视短期稳定机制的设计;作为“新兴+转轨”的中国股市,既要致力于短期稳定机制的设计,也要致力于长期稳定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基于GARCH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分析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效应,研究股票市场对利率调整政策的反应速度和反应强度,检验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而探索运用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等货币政策管理股票市场风险的效力。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多次对利率上调呈利好反应,其原因可能与政策公告被股票市场投资者预测到有关。但利率调整目标的累积效应日趋明显,对股票市场过快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用我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思想中的天时、地利、人和概念,建立起描述股票市场的系统模型。在模型中,天时为整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地利是股票的优良的基本面状况;人和是市场中的人气、资金效应。作为不同层次的股票投资成败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股票价值分布曲线模型上得到了统一。“天时地利人和”和“天时地利人和”两个相反的次序分别是基于收益和基于风险的次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