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字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理论基础,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阐述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从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对数字艺术与美术教育的内在融合,构建科学、发展的数字艺术课程理论提供支持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2.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化行为。21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都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中国的美术教育要与世界美术教育同步发展,就要不断地发展创新,转变教育思想,克服美术教育中脱离经济建设与社会需要的倾向。着重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意识,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批评意识以及明辩是非的能力和勇气,并能对民族美术进行理论评判和分析。把人文精神贯彻到教学过程的始终,是决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中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人的根本特性出发,将内在的引导和外在的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多样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发,以实现对创造力的培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教育应成为生命灵魂的教育,成为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成为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舞台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对培养和强化人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意义十分重大。教师如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师以美术教学为中心的"满堂灌"地教学和学生"满堂学"的现状?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之初,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启动,这对彻底达到美术教育的创新与整体素质培养迈开了重要一步.美术教育是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育要培育创造型、开拓型人才 ,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的关键 ,在于使其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财经院校的数学课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收…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始终是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以美术教育的时代发展趋向 为背景,结合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改革及教学实践,探寻既遵循艺术规律又尊重美术教育人才自身发展特点的新型美 术教育理念与培养机制,是当代美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基于此。本文意在强调在“以人为 本”的前提下,从美术教育与“师范性”特色及其关系的双重视角出发,深刻论述了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营养配餐”是 培养多能一专复合型美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因素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8.
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举措为:构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工程教育,提高毕业设计成效,重视强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制度和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探索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和不同人才培养规格的实践教学途径;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完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其目的是通过培养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  相似文献   

10.
素描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素描教学以技法训练为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对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根据当代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试图通过“表达的语言化训练”、”基础性与特殊性训练”、“综合的艺术表达训练”这三个步骤来构建素描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11.
美术实践教学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园林设计专业理论与美术实践的结合,使美术实践成为园林设计专业完整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园林美术实践,科学设置园林设计美术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造型设计能力,逐渐提高园林设计创意思维能力,为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是现代大学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摄影教育能让学生在掌握摄影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对视觉感受和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从而构建非摄影专业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其最基础的战略支撑。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更要肩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三个层面剖析创新人才的基本心理素质构成,论述在创新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发、塑造和促进作用。而在现实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从传统的课堂教育革新、课外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有效的整体性政策支撑等角度,深入探讨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批判性思维是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得以可能的逻辑前提与驱动力。批判性精神与批判性技能的缺失已严重制约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哲学素养不足、科学精神缺失以及传统工业化教育模式是理工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哲学素养培育、逻辑思维训练和科技创新实践可以有效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导向式、对话讨论式、开放通达式和虚拟情境式等教学方法可以成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通过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一门高度复合型的交叉学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于教师的创新能力的要求、积极自主的学习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在教学中,则应当以掌握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多维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掌握和熟练运用设计能力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英国是一个注重创新、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国度,其教育体制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独特理念与方法享誉世界。英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其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前瞻性的概念、研究与实践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典范。以英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为样本,对其方法、措施的共性特征和关联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与借鉴,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执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校美育是提高审美、化育心灵的主要途径。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当前学校美育仍然面临重智育轻美育、师资力量薄弱、美育形式单调等问题。重庆市渝中区作为学校美育实验区,对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了一条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地域文化特色和实践推广价值的美育途径,即:坚持时代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校本美育课程理念,打造综合美育课程特色——将课程与活动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学校型"大型艺术活动,突出综合性;注重组织"社会型"大型艺术活动,形成国内外审美互动、艺术家传帮带、生活体验与艺术审美相结合、家校融合、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良好局面;搭建跨界艺术活动平台,在实践劳作、艺术鉴赏、文艺展演中探寻"美"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地中小学校要根据新时代对美育的要求和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来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以"大美育、大课堂、大教学"理念探索创新多样化的美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艺术技能、艺术素养以及丰富的情感传播给大众的基本形式,艺术技能的熟练可以准确地将艺术家的主观意图、真实感受表现给大众.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应注重对于基础技能的学习与传授,倡导吸收社会生活、文化知识各方面的养分,提高艺术家的艺术素养;悉心研究名师名家的艺术作品,真正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艺术程式是存在于艺术活动过程的技术格式和形式规范,规范化、标准化和审美化是艺术程式必备的三个要素。艺术程式在中西方艺术的存在,因为中西艺术不同的思维起点而形成鲜明差异,中国艺术程式以近乎纯技术、纯形式的抽象程式为主体,呈意象化特点;西方艺术程式以真实再现自然的系统程式为主体,呈科学化倾向。艺术程式既是对艺术创作过程实践部分的经验总结,又是艺术家艺术形象再创造的出发点,并固定地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艺术活动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艺术程式与艺术创新也有着深刻的关系。规范性、可塑性与排外性是艺术程式的三大特点,排外性突显了艺术程式的自身价值,成为规定艺术创作本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根据艺术设计的本质和特点,艺术设计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工作精神,引导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多参与实践,训练自己动手和创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