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四川人民所开展的以保路为中心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四川立宪派充当了倡导者和领导者。这个具有严重软弱性、妥协性的政治派别之所以能够在这场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中充当主要角色,自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四川立宪派这一政治派别在二十世纪初年的出现,是以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的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自一八九一年重庆建成森昌火柴厂以后,四川民族工业便开始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一、天津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天津近代民族资本工业的出现,晚于南方的上海、广州和武汉。以上海为例,上海的《汇报馆》,1874年创办;建昌钢铁机器厂,1875年创办。而天津最早的民族工业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到1878年才开办,并且规模很小,工人才十余人。吴懋鼎和杨宗濂开办的天津第二个民族工业企业天津自来火公司,到1886年才出现。1898年吴懋鼎才创办第三个民族工业企业——北洋硝皮厂,1899年吴又创办天津织呢厂。从1878年到1900年二十多年间,天津的民族资本工业,仅有四个厂,资金共约百余万元。  相似文献   

3.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三岔河口一带的直沽寨是天津最早的城市胚胎,海津镇的出现则确立了天津地区河海通津的重要地位。从金元时期开始,作为天津城市前身的直沽,经济、文化中心即在三岔河口沿河一带,天津设卫建城后这种情况未尝稍改,从而为天津确立了河海通津、南北交融的文化品格。开埠后,各国租界自海河上游向下发展,不但形成了天津城市发展夹河而立的总格局,也决定了“百年风云看天津”和东、西文化荟萃的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4.
(一) 民族资本工业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国内私人投资设立的近代机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最初出现于1852年。甲午战争前是它的产生时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工业经历了1895——1913年的初步发展和1914到1922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数和投资额都有明显增长。1922年  相似文献   

5.
立宪派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时期,它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反映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在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中,立宪派始终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主张君主立宪,指望清政府推行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政,反对以暴力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本文拟就辛亥革命时期广西立宪派的活动,试作粗浅论述。立宪派在广西的初步形成中法战争之后,洋务运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和导致外国侵略势力深入的反动本质,开始被一些进步人士所认识,由此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新思想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6.
清末 ,为了救亡图存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两个派别———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提出了各自的宪政主张。其中 ,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宪政主张主要体现在他们与清廷的分歧上 ,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宪政主张则主要体现在对君主立宪主张的根本否定上。在这两种宪政主张中 ,都有十分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 ,原因是民族危机的驱使、对清廷失去信任和迫切的精英参政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有关天津地区宗教史研究,并未引起学界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不能不令人因以为憾。令人欣慰的是,由李新建、濮文起主编的《天津宗教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填补了这个学术空白,该书对天津地区历史上的各种宗教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学术解读,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深入、全面认识天津地区宗教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的宗教文化窗口,并据此告知人们宗教也是地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该书洋洋65万字,共分六章,按时间顺序,先后阐述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白莲教、在理教等民间宗教教派和关帝、观音、  相似文献   

8.
天津虽在明代设卫,但其得名与明成祖"靖难之役"无关,不是明代官员附会出的"天子之渡口"之意。金章宗赐名潞水(今北运河)为"天津河",天津的称谓来源于此;它是来自东北的女真文化和中原文化结合的产物,是女真人经营今天津地区在文化上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9.
一、天津工业布局变化趋势——新的工业发展空间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中、小城市纷纷选择新区作为新的工业发展空间,以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然后通过新区的发展带动旧区的复兴.值得天津借鉴的是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既达到吸引浦西人口和工业东移的目的,又缓解了市中心区的城市诸多问题,实现了新区和旧区的联动发展.天津工业战略东移适应了全国这种工  相似文献   

10.
天津地处渤海向西凹入部分的顶点,自古以来,天津地区就是华北平原大部河流汇注入海之处,天津港很早就在沟通我国南北经济及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是资产阶级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也是不可低估的一种政治势力。近些年来,已有不少历史学者对立宪派的活动及其历史作用,作了历史考察。尽管在对立宪派的评价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的分歧,但是都认为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者们在论述立宪派的时候,大多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各省,特别是集中在江浙地区。这当然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这些地区的立宪派的基础最雄厚、势力  相似文献   

12.
四川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四川立宪派是保路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四川立宪派如何评价?其基本倾向是改良的、保守的、倒退的,还是进步的、革命的,应居保路运动乃至辛亥革命的首功?对这个问题向来有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四川的立宪派虽然没有鲜明的革命意识,但他们的基本倾向是革命的。客观地说,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立宪派的争论和分歧,只是在谋求中  相似文献   

13.
天津是华北经济中心,是一个国际性的港口城市。天津的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的约束,天津工业多年来发展缓慢,经济效益很差,这种现状和天津的地位很不相称。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发展天津工业的一条重要出路。从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以来,到底改了些什么?效果如何?还有哪些问题急需解决?笔者最近作了专题调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雄 《南方论刊》2011,(6):45-48
英国宪政模式和德日宪政模式代表着宪政建构中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因而在实际的政治设计上各有特点和分歧。清末立宪中,政府立宪派和在野立宪派都主张立宪,但是基于晚清的阶级、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在野立宪派主张走英国模式,而政府立宪派则倾心于德日模式。比较而言,德日模式相对保守,英国模式相对开放与激进,但是在晚清国家能力不足,制度构建乏力,而民众政治参与过度的情况下,二者都不能挽救清末危局。  相似文献   

15.
清代天津商业城市的形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城市起源于军事,直到十七世纪以后的清王朝时才演变为商业都会。天津是如何由军事城堡发展为商业城市的呢?早在汉代就曾在天津附近开凿运河,隋朝也修建过运河,这对天津早期的航运起了促进作用。唐代海运军粮,对这一地区同样发生过积极影响。然而,海浸使天津地区在元代以前仍是滨海荒旷斥卤之地。天津作为战略要地和南北漕粮通道的事实,以及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当是天津城市形成、发展,以至最终成为全国著名大都会的契机。宋朝时,天津只不过是宋辽双方的前沿阵地,并无建置。金朝建立后,于贞祐二年(1214年)左右设置了直沽寨,派兵驻守,是为天津建置之始。到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元政府在直沽设置了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司,延祐三年(1316年)改直沽寨为海津镇。海津镇不过是一个比前有所扩大的军事据点。它的出现却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工业和资产阶级的发生发展历程及其意义和影响,学术界已有较多论述,但涉及其与农村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族工业的发生发展,尽管其道路坎坷,力量弱小,毕竟对中国农村的经济变迁产生了一定的触动,在一些外资工业或外国商品未及或未能把持的领域,还起了相当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来自农村的产品需求和原料供给.也有助于民族工业拓展生存空间。在积极着手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今天,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以民族工业集中的长江三角洲为重点,择取几个主要行业考察论述.时段侧重以往研究薄弱的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17.
"绅士革命"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信生 《船山学刊》2010,(2):179-182
辛亥革命时期,绅士阶层主要由守旧派绅士和立宪派绅士两部分构成。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加之现实利益考量,立宪派绅士逐渐摆脱封建体制的束缚,转而支持或参与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此为"绅士革命"现象。绅士革命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展,但是由于立宪派绅士转向革命不彻底、民主共和观念淡薄,也极大地制约了辛亥革命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立宪派是清末三股政治势力之一,关于清末立宪派的研究近百年来已取得了许多成果,笔者将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条理化,并归纳出研究特点,同时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当中的表现,史学界的认识颇不一致。本文拟就立宪派的所谓投机、同革命派争夺政权及拆南京临时政府之台三个问题,谈点粗浅之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 关于立宪派“投机”的问题此论自民国成立即为胜利了的革命党人所大肆渲染,至今不衰。在任何一次大革命中,总难免有个别投机分子混入革命队伍,辛亥革命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辛亥革命中的所谓投机者不是个别人,而是一个政治派别,众多的立宪派人士。  相似文献   

20.
王志军 《殷都学刊》2008,29(2):46-48
子口税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扩大对华贸易、倾销商品、限制中国的内地通过税而强加于近代中国的一种新的税制。在子口税制度下,进口产品凭借子口税特权,打破了从通商口岸到内地市场的一切关税障碍,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无疑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削弱了民族工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