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国家与市场理论吴嘉蓉最早出现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尔后在80年代以来取得引人注目的发展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又称西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是继国际政治学、世界经济学之后的一门研究世界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的新学科。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研究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型.20世纪60-70年代IPE诞生之初,学者们以政治学的研究视角,视国家为统一的整体,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解释变量,研究财富和权力的转换.从9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借用经济学的模型,以国家内部行为体的利益和偏好、国内政治结构为解释变量,强调国际市场和国际体制对国家政策的影响.IPE研究视角的转型,打通了国内政治研究和国际政治研究间的界限,使得国际政治经济学本身成为20年来国际关系学最富有活力和生机的领域之一[1].本文在对90年代以来IPE研究成果做简单梳理的基础上,力图探讨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转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西方学术界,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非常流行,罗伯特·吉尔平当属佼佼者。从全球政治经济学(GPE)产生的时代背景,全球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主题,以及这种超越引起什么改变为论述的构架来诠释吉尔平从国际政治经济学(IPE)到全球政治经济学的国际关系理论变迁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确立研究对象就是确立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伟大革命,这个革命首先表现在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建立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关注国家及其联合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本应使这一倾向发生重大改变,但事实上目前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仍然放在国家及其联合体问的关系上面。笔者认为,由于国际关系并非单纯研究政治关系,加之跨国公司的行为已经对国家及其联合体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一影响仍在加深,国际关系研究必须密切关注跨国公司这一当代重要国际现象。关注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着眼:跨国公司的性质、跨国公司与母国的关系、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关系、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国际责任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它是促使国际法主体履行国际义务,维持国际秩序的根 本保障。随着国际关系的迅猛发展,现代国际责任制度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张贵洪国际经济政治学,又称国际政治经济学,或世界经济政治学,或世界政治经济学①,是本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随后得到迅速扩展的一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它强调把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揉合起来,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由于它能...  相似文献   

8.
科学化是指将国际关系当作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的路径或倾向。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倡导科学化的主要阵营.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传统主义、行为主义与新现实主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科学化发展历程对我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战后国际关系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乃是解放后的事情。五十年代前期和中期,一些国际关系史研究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开始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战后新出现的国际问题。一些涉外单位和若干高等院校,由于工作的需要,很重视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有计划地培养出一批国际问题研究工作者。这些都为尔后我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说,在我国,战后国际关系史从一开始,就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以马列主  相似文献   

10.
余南平 《中国社会科学》2022,(12):120-137+202
国际权力是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由于缺乏全球经济基础这一分析框架,难以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国际权力变化做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出发可以发现,全球价值链体现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分工组合,承载了全球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总和)的表达。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与分工推动了迥异于“国家全产业链”时代的国际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形成。具有巴拉巴西复杂网络理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充分体现了以规模、枢纽、位置、参与度、关键节点和链主等要素构成的国际权力形态。通过实证观察研究可以发现,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变化动态地以网络适应度来形塑国际权力,大国将为争夺全球价值链枢纽与链接而博弈和竞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政治经济学由其学科性质所决定,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应明确界定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主张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所谓的调整,势必把政治经济学弄得不伦不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固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旧体系。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应根据时代特色和新的历史使命,进行理论创新,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独特的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环境,对如何促进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和创立一门新的经济学——综合经济学,阐发了作者的设想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一门新兴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的是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称之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因为这个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所以,又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成于上个世纪中期。本世纪初,已有人从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经济学著作。三十年代,苏联著名学者卢森贝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过程,不过,他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把它作为上迄古希腊  相似文献   

13.
竞争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常态,也是隐藏在国际行为体互动背后的深层命题和原则.英国学派从国际关系的社会属性入手,通过阐述国际社会秩序的实现与维持来体现国际合作的存在形态,为我们理解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 国际关系学或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其目的是从理论上探讨国际交往活动的规律。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各异,迄今尚未形成一公认的完整而又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国外的各类学术观点已逐步传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邝梅 《社会科学》2007,19(9):11-15
国际政治经济学应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纳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相结合,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复旦、南开、暨南、四川等全国十五所综合性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会计学》教材讨论会.于4月21日至5月2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会上有的同志提出: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究竟是它为政治经济学服务,还是政治经济学为它服务?通过讨论,大家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政治经济学专业开设课程.会计学就应该为政治经济学专  相似文献   

17.
殷有敢 《南方论刊》2005,(12):23-24
和谐世界观应当是一种新的符合生态理性的绿色国际伦理关系观。从中国传统伦理视角看,这种国际关系观包括和谐国际伦理秩序观、和谐国际关系价值观以及和谐民族文化观,对当前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干预的扩张是近年来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种重要现象,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号的“新干涉主义”和以“反恐”为名所进行的国际干预行动,都是缺乏国际合法性基础的国际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发表张闻天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的文章,其中就谈到“生产力是经济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社会科学》1979年第3期刊载的孙冶方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一文,赞同李平心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同时也要研究生产力的观点。如果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力,那就意味着要去研究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要去研究人们对自然进行斗争的能力。这样,政治经济学势必要“侵犯”工艺学、技术学乃至生理学、心理学等等各门学科了。可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而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是国际经济关系在国际政治的影响下,越来越成为实现国际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并逐步向国际政治转化,明显地具有控制与协调各国之间国家利益关系的国际政治功能的一种现象。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形成是国际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但是,这种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与哪些已有的国际关系现象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或者说它与已有的哪些国际关系现象承担着相同的社会作用呢?这便是需要我们从国际关系诸多现象的相互联系中进行探讨的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