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和逻辑上看,资产阶级劳动理论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力求“完善”泰罗制,即以新的劳动组织方法来补充这一传统方法,使之具有新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指雇佣劳动组织形式中某些相对独立观念有所发展。第三阶段是将劳动组织理论纳入更为广泛的劳动、经济社会、管理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理论范畴。就资产阶级的整个科学而论,它一方面缺乏明确的方法论,另一方面却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性质。因而自然形成了目前这种存在着多种多样劳动组织 相似文献
2.
系统阐发资产阶级伦理观念,是谭嗣同思想的一个特色。他提倡『通商之义』,以『闭关绝市』为不仁;批判『崇俭』,謳歌『尚奢』;认为当今之世『不足言均』,主张以『争』使民由『不均』达到『财均』;反对『灭人欲』,主张『性情皆善』,『财货无不善』。这些伦理观念反映了维新派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反封建传统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自称本书是《哲学史简编》第四版(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1)的补充本。《哲学史简编》确需作此类补充,因为该书的外国哲学史部分只叙述到二十世纪初为止。但作者把该书主要任务归结为“补充”,这一点很难同意。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的道路作为问题提出,这本身就将使该书的内容超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在“五州”运动中,上海资产阶级的活动,特别引人注目,但以往的评价存在一些简单化倾向。作者通过对当时上海工商界两大组织—上海总商会和上海各路商界总联合会的具体剖析,认为这两个组织分别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在“五州”运动各阶段中所持的态度,既有共同点,也有相异点;工商业者由于实际身份、企业性质、资本力量、行业特点、经济地位不完全相同,对不同问题的态度也往往有歧异,因此,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上海资产阶级虽然在“五卅”运动中时时表现动摇、妥协,甚至反戈相向,但不会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斗争。要求摆脱外来压迫,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是民族资产阶级最主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了我们的兄弟姐妹——江西支援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大型募捐活动于5月22日晚在江西电视台演播人厅举行,并由江西电视台现场卫星直播。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吴新雄,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副省长洪礼和、谢茹等出席并带头捐款。 相似文献
9.
上海社区的志愿者活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7年9月下旬至10上旬,受上海社区发展研究会委托,我们对全市社区志愿者活动进行了抽样调查,实际样本人数为1488人,其中男性占51.8%,女性占48.2%平均年龄为44.8岁。社会公益活动发展链:学雷锋活动——邻里互帮活动——志愿者活动我国的大规模、群众性的社会公益活动可以以学雷锋——邻里互帮活动——志愿者活动为发展链,或者说从学雷锋到志愿者活动是大规模、群众性的社会公益活动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的过程(当然不能认为现在的志愿者活动已经是规范化和制度化了)。从实际状况来看,许多志愿者实际上也参加了学雷锋活动、邻里… 相似文献
10.
一切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的共同前提是:资产阶级国家似乎存在着"纯粹的"民主,似乎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则是"集权主义",并把两者对立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立即产生的这种凭空虚构的非此即彼的推论,即"自由民主还是集权专政",在反共主义宣传方法的武库中牢固地固定下来.诚然,有关集权的说教已有了一些变化.在"冷战"时期,这种说教 相似文献
11.
12.
张卓帆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2)
在民国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宋教仁是同盟会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个人物了。他以提倡责任内阁制、建立国民党、进行议会选举活动而为人嘱目。对于宋教仁的这些政治活动,人们颇多议论。有的认为当时孙中山的“实业、教育救国”论为唯一正确方针,宋教仁不仅没有支持这一方针,其活动反而破坏了孙中山力求稳定的政治局面。有的指责宋教仁迷信议会斗争,不敢同反动势力作正面武力冲撞而采取“绥靖”的办法。特别是宋教仁建立国民党被 相似文献
13.
一、后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方法论基础A.艾希纳撰文论述了近数十年来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形成以及后凯恩斯主义形成的许多潜在过程.正如作者指出,这些过程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社会上对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日益不满.尽管有过所谓"凯恩斯革命",而这一新古典主义学说依然是正统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基础.艾希纳的文章对一些关键性的方法论问题作了论述,特别强调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对于基本经济问题研究的意义.然而,我们认为,关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新学派形成的原因及其在总的结构中的地位问题,仍有必要加以补充,并对其基本的理论研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古典政治经济学、边际效用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今天,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仍然在新李嘉图流派、新古典学派和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范围内发展着,并统治着西方.除了所作出的重要成果(发展经济学方法论)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至今所依据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自然主义",这种自然主义被资本主义视为"天然制度",视为理论上最合理、实践中最有效的经济模式.批判地评价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成就,可以避免毫无根据地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成就,有利于消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尖锐冲突, 相似文献
15.
不久以前,T.波特在本刊上批评了关于“强大国家”的论点。波特的这篇文章确曾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但同时他忽略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某些重要的发展。在历史上,至少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条件下,国家机器在资本主义的形成时期曾起过具有决定意义的助产士作用。但是到资本主义制度正常运行和充分发展的时期,国家机器就被削弱到只起保证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作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 相似文献
16.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对这个政府的性质,史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多数同志肯定它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权;但也有的同志认为它是“一部分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联合的带有旧民主主义色彩的专政。”那么,对这个仅仅存在了三个月的政府,究竟应当怎样评价?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本文想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 辛亥革命爆发后,主要有三股势力在争夺中央一级政府的领导权。独立各省中,一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武昌集团,二是以陈其美为代表的上海集团。而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反动势力,则压迫清廷与革命双方,力图篡夺革命成果,夺取革命方面的中央权力。黎元洪以武昌首义自居,认为组织中央政府要以他为中心,建都武昌是天经地义的。他 相似文献
17.
18.
清末资产阶级的移风易俗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风俗中的恶风陋俗代表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丑陋的一面,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落后性。清末资产阶级从变革政治的需要出发,以西方近代风俗为参照系,对传统风俗的弊端和危害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试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形成了移风易俗的强大舆论,为民国以后社会风俗的革故鼎新作了必要的准备。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就总体而言,清末的移风易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不彰,并没有使传统的风俗习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国家相对独立性的问题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科学中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问题之列。与资产阶级国家相对独立性有关的问题是相当广泛和多种多样的。这些问题涉及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各个方面:1.形成资产阶级国家相对独立性的主要渊源和基础;2.独立性的基本类型;3.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及各种“剖面”;4.相对独立性的最主要的方面;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组织特殊结构环节的帝国主义国家相对独立性与这一政治组织其他结构成份相应属性的相互关系;6.相对独立性的增长及其限度,等等。本文仅就专门文献中阐述得不够的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是经济学博士、苏联科学院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文章指出,由于西方统治阶级急于要适应当今世界发生的变化,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界和政治学界近年来十分积极地研究跨国公司的活动.其中重要的权威学者有?.罗斯托、?.汤因比、?.阿隆、?.丁伯根、?.博尔、?.罗宾逊等.他们的分析着重于:1,理解跨国公司这个特殊现象的意义;2,找到跨国公司在稳定资本主义事业中的位置,并为这些与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经营方法对立的经济实体的跨国公司辩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