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知识之于人类的行动无比重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驱动的。从过往的历史看,知识可以分为许多类型。工业社会是一个崇尚理性知识的时代,理性知识在工业社会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令人赞叹的。然而,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知识能否给予行动以强力支持则成了一个问题。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行动者是以合作制组织的形式出现的,其合作行动仍然需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但这种知识绝不是单纯的理性知识,而是在知识融合中生成的新型知识。它具有多种面相,同时包容了人的情感、道德等。人类已经走进了风险社会,在构想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合作行动模式时,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支持,以及如何在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行动,都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康德哲学是关于知识论的哲学。自我意识是康德知识论的核心概念,是知识的可能性条件和核心要素,是知识的根基。康德极为清楚地揭示了自我意识的先验性、综合性、形式性、客观性、有限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康德恰如其分地定位了自我意识的先验知识功能、先验综合知识功能、知识形式功能、客观知识功能和知识范围功能,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管理型馆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以人为核心的,在以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和专深的专业知识等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因此,知识管理型馆员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思想道德、专业综合、知识服务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雇员知识转换柔性作为人力资源柔性的最重要的一个构成维度,直接决定着个体人力资源柔性和组织人力资源柔性,对于组织柔性战略的实施及组织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知识转换过程及其作用机制模型,认为雇员的知识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受到组织层面因素、个体层面因素及知识本身性质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组织和个体层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知识转换的客体,即知识本身,促进或制约了知识转换过程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个产业之所以能够与其他产业区别开来,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拥有与众不同、独特的产业知识.根据知识的可转移性,即转移的难度、可用来转移的方式等,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正式的语言,包括程序、数学表达并被计划书、手册等记录下来转移并分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隐含在个人经验中的,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等无形因素.在不同的产业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前研究都没有区分不同产业因自身知识特征不同造成的产业转移和知识转移模式的差异.为弥补这一缺憾,通过研究不同产业知识特征对其转移模式的选择及相应的知识转移模式带来的影响,给当前产业转移和知识转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模糊的未展开的论断,容易引起误解。知识包含了正确与错误两种知识。只有正确、科学的知识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模糊的未展开的论断,容易引起误解.知识包含了正确与错误两种知识.只有正确、科学的知识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按照可视化程度和可变化程度可以把企业分成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分别指向这三个层面的知识可称之为理念性知识、协调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这三种类型的知识与企业三个层面之间的作用关系存在着差异;在企业的不同层级上不同类型知识的分布是不同的,这使不同管理层级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三种类型的知识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决定、适配和支撑的作用,三者是企业创新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在集群升级中,我国集群企业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创新的本质是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与整合。集群中的企业能否获得这些知识资源,将是决定我国集群企业能否实现新一轮成长、集群能否成功进行升级的关键所在。分析表明,知识网络特征、企业吸收能力、企业的产业远景能力及集群知识网络的关系治理,是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因此,构建一个基于网络与企业知识管理视角的企业知识获取分析框架,可为集群企业知识获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人类知识进步的推进。世界不断变化使现存知识逐渐失去其有用性,而专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使知识趋于个性化,因此不完全知识始终存在。制度能够通过有效集合知识来克服这一不足,同时,制度可以通过激励竞争来创造层次更高的知识。转型过程是一个学习、更新、积累、提升知识的过程,当今中国推进转型的制度创新没有什么比学习、提升知识更重要了。我们倡导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学习接受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这是我们推进转型必不可少的知识成本。把转型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来看待,增加我们对知识的投资,可以减少转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走出后现代知识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志江 《河北学刊》2002,22(5):23-27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表象,真理不是符合,知识是没有等级和中心的聚合体;思想的目标不是真理,而是开发歧见、维护竞争和对话。这样,它就在批评现代知识论的同时,完全否弃了知识和真理。后现代知识观中包含着许多自身难以回答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知识论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同当代发展着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知识观结合起来,是走出后现代知识观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知识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于大量掌握员工个人头脑中的个性化、经验化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益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如何促进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重心。企业以往的经验是借助先进的技术支持和领导卖力地推广来推动知识共享,但效果甚微。以此在深入分析现有知识管理策略缺陷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知识共享的关键要素,完善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理论,提出知识市场建设策略,以最终提高企业知识共享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有关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研究正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研究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的基础上,以知识流作为基点,细致分析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结合SECI螺旋模型构建出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模型,为分析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高校教师在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只有在与他人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时,才能实现自身隐性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为此,从教学与科研两大方面提出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几点策略,这对我国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高度个性化和情景化、难以表达和沟通、不易被观察和了解、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创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隐性知识的管理不容忽视,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博客的低成本、高互联性成为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理想工具。运用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形成了一条知识价值链。知识从输入端进入,经过一系列加工、传递,最后从输出端输出,其间知识的价值得到了巨大增值。分析并优化这条价值链可以帮助各类学校提高知识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并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文章运用知识价值链理论,分析了运用校园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对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认为强调目标意识、不定期激活知识和绘制知识地图可以优化知识价值链,从而产生更大的精神和物质效益。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因能帮助用户解决知识过载带来的知识焦虑等问题,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得到了极大发展。通过总结国内外用户在线知识付费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发现已有研究中关于用户在线知识付费的类型、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未来研究可基于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参与者视角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包括用户视角、平台视角、知识供给者视角和关系视角。  相似文献   

18.
李祥俊 《河北学刊》2005,25(4):26-29
传统儒学是一个多维发展的统一体,知识化维度是其中的重要一翼,由之而形成的儒学知识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由于近现代的社会转型,儒学的知识化维度不复存在,具有自身话语系统、问题意识的儒学知识形态已经成为断裂的传统,变成现代学术体系下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突破僵化的现代学术体系框架,彰显儒学的知识化维度,重建儒学知识形态, 是当代儒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与知识资本运营已经成为了企业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本文从会计的角度看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对现行的管理会计所面临的知识管理新挑战提出了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营销     
李芳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3):130-13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国际化、知识商品化、市场竞争无形化,使得传统的营销方式向以学习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服务营销、品牌营销、合作营销等为主要形式的知识营销转变。知识营销是组织以知识创新为前提条件,把产品中所蕴含的知识作为营销重点,以知识创造需求,进而使知识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