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市场相对过剩的原因的探析,不同于马克思从基本经济制度层面进行的剖析和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角度进行的论证,而是从无效供给(偏多)角度对市场相对过剩现象做了进一步论证。认为:无效供给(偏多)同样是市场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效供给有它独特的运行机制,竞争、有用信息不足、价格刚性和制度性缺陷是形成无效供给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民需求表达与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城市来说,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既缺乏效率又显失公平,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表达。要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实现有效与公平供给,必须建立反映农民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关键是管理民主、创新农村服务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培育农民社会化组织。  相似文献   

3.
农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供给者的一些地方政府 ,在实际操作中 ,无视农民实际需求 ,没有引导农民按价值规律来调整农业生产行为 ,出现了农业结构调整有效供给短缺 ;而农村土地小规模经营、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要素供给不足、风险大、比较利益低、机会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足。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的供需矛盾应围绕农民需求 ,按照市场规律配置农业资源 ,优化农业结构 ,按需供给 ,增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刺激需求 ,增加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欲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审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提出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政府与民众之间主客体的协调。基于价值审视,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陷入困境:供给的政策制度实施效果欠佳;供给的主体单一、参与不足;供给的供需失衡现象突出;供给的普适性泛滥,地域性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不畅、参与机制不足。针对以上困境,提出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跨越式发展: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价值扶正;通过社会力量的引进机制、搜集需求与传达的沟通机制和供给的绩效评体系,整合并优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机制的系统性;基于地域文化,凸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地域性;建立并完善农民体育需求表达、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存在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及自我排斥等问题,其中条件排斥、营销排斥以及自我排斥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担保抵押产品有限、政府行为过度作为与不作为并存等要素引起的。农村金融排斥不仅加剧城乡二元化,影响城镇化进程,而且会导致当地农村资金外流,制约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基于这一结论,提出了增强农村金融有效供给能力、提高借贷需求主体金融运用能力和组织程度以及厘清政府服务边界等方面破解传统农区农村金融排斥问题。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之路。理论和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品牌产品价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增强政府调控的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自身财力有限,融通资金困难;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承担风险能力差等现实困境。应加强对农户的合作理论教育和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强化政府扶持,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健全运行机制,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培育留得住、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  相似文献   

7.
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存在着供给不足与供给无效并存、"被迫性"需求、需求表达不足、供给不均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供给结构、供给制度、供给体制、供给机制等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价值(意义)供给既要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注重意识形态自律,同时还应让民间信仰正本清源;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良性互动、社会力量的充分激活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切实维护;应坚持需求导向,完善需求表达机制、文化参与机制和可持续保障机制;供给质量的考评涉及目标导向、基本原则、考评体系、考评机制等内容,供给质量的提升要注重文化消费需求与对文化消费生态分布的把握。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研究应逐步转移到如何提高供给效能和确保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府购买服务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其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出资、定向购买、契约管理、评估兑现。本文运用SWOT-PEST理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行机制进行定性研究,意在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并借助IDEF技术构建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的通用模型,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阻力主要来自消费需求。在城镇市场 ,主要来自买方市场形成后暴露的供需矛盾、基础设施的不配套、市场环境的发育不完善等方面的阻力 ;而农村市场的阻力 ,则主要表现在农民预期收入下降、企业对农村市场的忽视以及农民本身的购买力较低等方面。因此 ,针对这些原因 ,应对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相应采取扩大有效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邮市农民培训的需求意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在职培训.以高邮市农民培训情况的调查为例,研究了农民参加培训的需求意愿、农民已接受培训的情况以及对培训绩效的评价、农民培训的供给与需求意愿一致性,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培训需求强烈;除种养新技术外,对管理、创业、电脑等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意愿;最愿意接受现场指导,农技人员的授课受到农民的欢迎;喜欢的培训地点以乡镇和县城为主,期望在农闲时开展培训,时间以3~5天为宜.农民接受的培训以种养技术为主,但目前高邮市农民培训供给与农民受训需求之间总体上讲一致性不强.因此,应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加强调研,实现农民培训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促进竞争,发挥政府与民间机构多元培训主体的积极性;完善制度,构建农民培训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消费总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滞后的消费伦理观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新型消费伦理观,切实增强政府服务农村居民消费的意识,才能从制度上根本破除制约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瓶颈,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农村政治民主的重要前提;然而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低效的,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供给非均衡。造成其低效的原因有多种,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不合理,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职能的缺位与错位是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筹资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靠3亿城镇人口的消费需求升级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会越来越困难,而9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是持久的和不可估量的.启动农村市场,已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一项长期方针.启动农村市场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政府、工商业和农民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有效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完善市场体系,增加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经济“软着陆”以来 ,我国政府对一定程度的“有效需求不足”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运行机制主要取决于主体、组织和制度三要素的优化组合.试点阶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强制主导型供给制度,需方农民决策参与权缺失,仅仅作为执行制度的被动应付者.在制度由试点普及向规范持续运行转轨的关键时期,从主体要素看,应以激励约束机制为突破,构建医(医疗服务机构)、患(参合农民)、保(医疗保险机构)、管(政府)四方运行主体协同联动的保障机制,有效调动运行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16.
进城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管理不完善、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所需的经费没有较固定的来源等问题。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管理。加强进城农民工组织化;建立多层次培训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监督管理制度。第二,消除社会排斥,优化培训供给效能。加大宣传,营造培训氛围;培训机制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经费筹措机制实施多元化的培训补贴方式;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培训资源,引入竞争机制。第三、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培训福利供给效能发挥。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就业培训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惠农政策供给有效的关键问题。从供给需求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惠农政策的分类,分别从惠农政策受益程度和惠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对关中7个(区)县惠农政策进行分析,发现:从政策供给层面来看,当前我国惠农政策供给契合了农民的政策需求,实施效果得到了农民的肯定,政策供给有效性较高。同时,基层政府对惠农政策的落实状况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从政策需求层面来看,农民对社会保障类和教育培训类惠农政策的期待,构成了惠农政策进一步调整与完善的方向。上述结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启示,即乡村振兴战略中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契合农民的真实需求。一方面,国家政策出台需要充分适应农民需求的变化以强化供给的契合程度;另一方面,基层政府需要切实转变职能和作风,积极高效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各项政策,以提高政策供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四川、山东、内蒙古三个省(区)122户农户进行了农村公共服务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及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调查表明,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渠道是由农户自行安排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不足,村集体及专业协会、企业等组织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农村公共服务的选择权主要体现在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存在强制性供给,农民的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同时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特殊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基础上,运用契合度理论中的供给-需求、需求-能力两个理论,进一步探讨农村农业信息与农民培训服务在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机制三个层面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培训人员不足、内容针对性不强,服务供给内容的需求回应性弱、供给手段较落后、服务供给机制单一化等问题。据此提出以契合需求为前提完善供需双向的互动表达与决策机制、基于地区特殊性基础上的灵活服务供给方式,以合作为纽带构建"一主多元"的服务供给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活力缺失主要表现为供给主体、供给资金、运行机制等方面,从缺少竞争机制、民间资本活力缺失、缺少组织化载体等方面分析了其社会活力缺失的主要原因。若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就需要通过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组织发展、激活民间资本活力与构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的运行机制等路径来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实现政府与基层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形成整个社会合力攻坚、齐心并进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