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社会热点的时代性特征入手,进而阐发热点选择的典型性、热点报道的纪实性,重点探讨热点引导的科学性,最后论述热点记者的全能性.全文对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2.
社会引导的对象主要为个体、群体的社会态度。鉴于社会引导本身是一门多变量的艺术,本文围绕引导效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引导的基本模式并逐步分析了结构变量包括引导者、引导信息、引导对象及引导情境的相关特征及效用。  相似文献   

3.
礼貌原则的民族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从比较中西两种社会礼貌原则的民族性出发,阐述了了解这种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性.研究中西礼貌原则的民族性对增强交际者的文化敏感性、减少语用失误、使交际顺利进行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诚信原则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项法律原则的价值论应当包括功能与代价 ,基于此 ,本文对诚信原则的功能进行了再认识 ,并区别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 ,认为法律化的诚信原则有如下区别于其它法律基本原则的功能 :一是法律功能 ,如行为准则 ,裁判准则 ,法律解释与漏洞补充等功能 ;二是其它社会功能 ,包括 :节约交易成本 ,保障交易安全 ;培养坚实的法感情 ,成就自由、正义、秩序等法律价值 ;为道德养成提供法律的制度环境。笔者进而认为 ,在法律上 ,诚信原则的特殊性在于它既不是纯粹的法律价值 ,也不是纯粹的法律工具 ,因此对诚信原则的功能预期应当合理 ,避免主观夸大和过份依赖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力量的激发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个应当深入探讨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推动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稳定的外在秩序和充足内在动力。所谓稳定的外在秩序,是指能保证生产力正常发展的生产关系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所谓充足的内在动力,是指生产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6.
<正> 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是对立的.传统价值观以传统社会为背景,它的价值注视焦点、价值追求目标、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规范原则,都是与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心理氛围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则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因此,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不同于传统价值观的.但是,现代价值观又是历史的产物,它由传统价值观发展而来,因而不可能不包含着传统价值观的某些因素.当然,对传统的东西应该作出具体分析.情况往往是这样,中国传统价值观偏向于某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7.
社会是一个系统,社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社会的系统改革,必须达到对社会的系统认识。根据社会有机体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特点,把各种分散、零碎的社会现象看作社会总体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组织结构,在要素、结构与环境的功能联系中把握社会有机整体,这就是社会认识中的整体性或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社会调节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改造社会的主体——人,通过对可控因素的利用,对社会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调整、节制的过程.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这一过程就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进行着.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就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调节过程.它是从根本上变革社会的所有方面,调整社会各层次上的社会子系统,使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建立起有科学依据的、最合目的的功能耦合关系,以加速现代化进程.可见,加深对社会调节的理性认识,对深化改革很有必要.为此,本文试就社会调节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整体效应原则,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认识与社会的关系中,存在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人类认识活动所创造的认识成果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表现为科学或学科分支的多样化,而且表现为在同一科学领域也出现了无数相互有区别的理论,甚至对同一问题也产生了不同的答案,而能应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的则是少数;二是认识成果被社会生用,走同社会实践,社会又反作用于认识成果,使得认识不断发展,这是一个社会认识活动过程。这两个事实说明,在认识成果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选择机制。我们认为,这一机制就是认识成果的社会选择,即社会对认识成果的选择。认识成果的社会选择的实…  相似文献   

10.
观念更新的实质是一场思想革命。时代和社会的变革往往首先是一场思想的革命、一场观念的变革。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的革命一样,社会主义的改革也必须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作为先导。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形成有利生产力发展,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和“价值观念”,指出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人的观念更新,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一阶段在研究和宣传观念变革中曾出现了一些偏差,提了一些不适当的口号,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但不等于观念变革或曰观念更新就不能提了。恰恰相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倒是需要继续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宣传的。本文想对观念更新的社会价值、与观念更新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略述一二浅见。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哲学界同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第一,必须认识它所具有的特殊性;第二,还要注意贯彻矛盾的普遍性。这两个方面必须互相结合。只有认识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握具体矛盾,并贯彻矛盾的普遍性;反之,只有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够真正找到矛盾特殊性的所在,并把握特殊矛盾的本质。所谓认识矛盾的特殊性,简单地说,就是要找出特定条件下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找出对立面之间是怎样相互统一又怎样相互斗争的具体特点。它决不是要我们在矛盾一般关系之外去寻找非对立统一的关系。特殊的矛盾只能是普遍  相似文献   

12.
张梓太  王岚 《社会科学》2012,(6):103-107
风险社会中风险是人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包括环境风险,应对环境风险环境法应有所调整。预防为主原则是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风险社会背景中该原则不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困境,因此有必要对该原则进行重构、拓展。在思想理念上将预防原则贯穿于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的全过程中,从治理污染向预防污染转变,从治理风险向预防风险转变;在表述上将预防为主原则向预防原则转变;在内容上增加以弱势形式规定的风险防范原则。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救助法中的国家责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责任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标志.国家责任是保障公民社会救助权的要求,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救助的国家责任主要表现为制度供给责任、财政责任、实施和监管责任、引导民间救助以及宣传责任等.我国社会救助立法应该确立国家责任原则,建立以政府救助为主导,民间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论语言测试的信度与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wells on the two important factors--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language testing: explain the concept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actors influenc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possible ways to achieve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mments on the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tendency 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authors' own ideas.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价值的主体性及理解的方法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问题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社会历史观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其障碍,在于本体论思维方式及其客体化价值观点;其出路,是确立实践思维方式和主体价值观点。社会价值的内在规定,存在于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社会主体价值与个人、群体价值等多种矛盾关系中。主体实践性、主体价值性和社会主体价值性,是社会价值的内在主体规定性;主体实践创造原则、主体价值决定原则和社会主体价值规定原则,是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价值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带来了虚拟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去中心化”导致“把关人”机制的弱化,民意容易“沸腾”导致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受到冲击,“广场效应”导致监管对象易趋“极端化”,“裂变式”传播导致过程控制难度大幅提高.面对自媒体舆论场这一个公私边界日趋模糊的公共领域,依据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和控制难点,需要立法部门、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用户自身等主体协同构建多中心合作治理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8.
董红  王有强 《理论界》2006,(11):80-81
罪刑法定原则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着社会结构、文化和人性三方面的基础,这充分证明了罪刑法定理论的正确性。罪刑法定原则以保障人权为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刑法对人权的有力保障,在法律的运作过程中,具体体现为对国家刑罚权的制约。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和实施有利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打击犯罪的政策思想,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实践原则和社会批判原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过程的现实展开;而后者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马克思的生存论辩证法早在他的"1844年手稿"中就深刻地蕴含着,已经贯穿于他对人的存在、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科学等关系的辩证分析中.  相似文献   

20.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样一场空前的变革无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冲突,如新旧体制摩擦、利益分化显露、价值取向各异、文化碰撞加剧。诸如此类种种矛盾,仅仅依靠市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