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意象和意境是古典诗学理论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从发展角度看,先有意象后有意境;从审美差异看,意境丰富和发展了意象的审美内涵,成为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意象和意境是古典诗学理论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从发展角度看,先有意象后有意境;从审美差异看,意境丰富和发展了意象的审美内涵,成为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3.
浅议意境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意境的概念及意境的创造过程。意境的创造需要有真景物、真情感,从而到达“象外之象”“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最后在读者的阅读、接受和想象中完成整个意境的创造。关于意象,比较赞成“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的定义。通过比较认为,意境的外延大于意象。意象是一个小单位,一首诗歌里的意象都是为了塑造同一个意境。  相似文献   

4.
意象与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 ,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 ,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 ,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本体论,是主客观的完美统一;意境也属于本体论范畴,注重主客观结合,但偏于主体感受。意境取代意象深受老庄哲学影响,也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民族审美、欣赏心理有关,也是中国文论重表现轻再现、重“意”轻“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意象、色彩、词语等艺术材料的运用入手,深入地研究了孟郊以主体的需要出发建构独具个性特征的审美意境的艺术审美取向,揭示了孟郊诗歌创作中,人格同化自然,客体为主体情感所包融的内在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审美意象经历了"易象"、"意象"和"审美意象"三个发展阶段.本文从纵向对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目的在于明晰古典审美意象的发展历程,厘清"审美意象"这一范畴的内涵、外延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朱熹在诗歌意象和意境创作上有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在构筑意象言词上的倾向性选择 ,对表现意象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自比意识 ,形成其诗歌意象色彩丰富 ,或孤凄、悲寒 ,或幽淡、宁静 ,或奇伟非常 ,或神通广大 ;同时其诗歌意境或苍寒幽深 ,或悠适淡泊 ,或雄奇豪壮 ,或古典雅致  相似文献   

9.
意象油画画面的形隐显转换于抽象、意象的意味中,实与虚交融互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意象油画是中国当代的词汇,其生成及发展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中国油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入手,结合当代绘画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使油画的意象趋向凸显,丰富了油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油画的美感,而油画的意境表达也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0.
意境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之一是通过诱发审美想象进而诱发以原创意境为基础的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11.
论审美想象的图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想象是人进入澄明的自由之境而且几乎完全彻底地自由展开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的理想方式。在康德的哲学论域里,想象力是一种联结的力量,一种联结过去、现在、未来,联结出场与不出场的力量。“图式自身常常是想象力的产物。”在康德哲学思维的宏观视野里从创作者的审美之维和接受者的创造之维可以并能够建构起审美想象的图式理论的宏观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 ,想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特殊的阶段 ,能给人以神奇的艺术享受 ,只有依赖、运用想象 ,才能获得对音乐“语言”的体验和感应 ,领受到音乐神奇美妙的意境。音乐本身就是富含着想象的艺术 ,而想象又是欣赏主体与生俱来的能力 ,正是主体的想象能力与客体的想象因素的结合 ,产生了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想象。在音乐欣赏中 ,作为欣赏主体 ,可以通过丰富音乐基本知识 ,扩充综合知识 ,提高情操和素养来培养想象力 ;如果合理运用想象 ,则可在欣赏中获得审美享受 ,得到美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但这些信息为更多人所知却是在17和18世纪。对中国的大规模发现始于访问过中国的耶稣会士寄回的各种报告的出版以及他们向欧洲介绍中国经书的译作。这些知识在学术界被不断地讨论,最初是耶稣会士和宗教阶层,接着是启蒙运动的信徒。它们同时也成了整个欧洲就福音传道方法或"礼仪"的种类而引起的广泛辩论中所使用的工具:中国的贤明形象、自然神论、开明的专制政体,这些都为意大利及欧洲的思想家们的辩论提供了有趣的素材。同样的,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最初只限于教会内部和不同教派之间,但慢慢地就冲破了宗教论争和福音传道方法的限制,牵涉到了更广泛的议题:儒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体系还是一种宗教?讨论的对象也变成了对宗教本身的定义、文化与信仰的关系、对上帝的看法、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相对性这些问题。这些信息从而被用于更深层次的辩论之中,中国的体系被当作是这样或那样的国家的和道德的观念的标准。启蒙运动将辩论的焦点集中于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体系的"合理性"上。因此,一种或多种关于中国的传说就如在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在意大利滋生出来。我们将介绍几种观点,其中从无条件的赞美到苛刻的批判都有。意大利的作家们参与了欧洲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战并考察了最新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著作。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亲华者"、"排华者",及以调和的方法破除关于中国的早期传说者。  相似文献   

14.
名词意象叠加是一种颇具审美效应的召唤结构,它的审美认知机制是凸显意象,引起审美注意,借助词语缺席,召唤解读欲望,启动“完形感知心理”,运用审美经验,展开审美联想,在知觉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的相互统一的作用下,实现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15.
情感——审美想像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审美想象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在情感的驱使下,驰骋想像的翅膀,艺术家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接受者也才能更好地解读艺术作品。想像因情感破土而出,情感是推动想像力的强大内驱力,情感的融入推动想像层层深入扩展,直至"神与物游"的自由境界;情感制约着想像的选择定位,情感的倾向性制约着主体去想像、选择储存于大脑的多元表象中的最能与情感倾向相呼应的内容,构成具有丰富意蕴的话语世界。  相似文献   

16.
维柯在美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特殊的贡献.本文从三个方面:艺术想象的基质感性、艺术想象的基本方式、以己度物的隐喻方式,以及艺术想象的类概念来详实地论证和阐述维柯的艺术想象理论体系,指出维柯艺术想象理论在西方思想史和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理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人类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具有自由、开放、跳跃、飞翔、浪漫、跨越、形象、活跃、多变、夸张、神奇等心理特征。想象活动是人脑中原有意象在外部刺激和内在动机的双重作用下与现场客观物象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想象分为文艺想象与科学想象;文艺想象是文艺家创作的源泉,蒋孔阳先生提出的"幻想不是想象,但想象却离不开幻想"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科学想象是推动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唐湜的诗歌意象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历来是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诗人、诗学家唐湜通过对诗歌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对意象及其特征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描述,认为意象就是诗歌本身而不只是传达手段,意象是灵魂与意志的凝合,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并认为凝定的"姿"是诗歌意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