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文化公共话语系统的解体和知识分子角色的转变,文学创作中个人化的概念内涵业已发生明显嬗变.个人体验的偏执与私情欲望的泛起使不少作品在建构自我的道路上坠入泥沼.重新回溯中国传统文学的形上精神和人文情怀,可以为重构当下写作的个人化概念,澄清独立意志与反省认知、私人话语与公共精神的关系提供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2.
金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先锋文学对于传统的文学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 ,文体解构既是先锋文学的存在状态 ,又是一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流动状态。本文从主体复归后精神的迷失、游戏中断后灵魂的感悟、精神苦旅后意义的重建等三方面阐述了先锋文学的精神流变 ,指出文体的解构和重建也是一个意义的失落与追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4.
5.
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决定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之所以愈见萎靡,主要原因即在于内在精神之下滑。文学精神,主要指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具体包括国家时代精神、全球时代精神与人类精神三个方面。探寻相关精神内涵,提升相关精神品位,是中国当代文学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意义和“意义剩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是阐释的产物。文学不仅具有意义 ,而且具有“意义剩余”。“意义剩余”是文学阐释所获得的理性意义之外的涵义 ,包括以感性化形式出现的非理性的原始体验、原始欲望 ,它对理性意义具有解构作用 ;还包括超理性的审美体验 ,它超越了理性意义。文学的意义和意义剩余的总和才是文学内涵的全部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技术化。技术物品由器具化到世界化、大地化,最后在现代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技术物品代码化。技术物品构成的生活世界与以自然物意象为基础的语言脱节,造成了文学意义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指称意义走向不及物性、认知意义变为能指游戏,整一性意义转向不确定性。汉语是一种不完全形式化的符号体系,其独有的造型功能在技术化社会中对文学意义的制造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澳门文学是中国的一个区域文学。它同中国其他区域文学相比,可以说同又不同。同的地方是澳门文学以中华民族文学为底色,带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烙印。不同的地方在于澳门区域的特殊性,澳门文学有其独特的发展足迹。从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格局来看,缺少澳门文学这个具有独特风貌、独特发展足迹的区域文学,将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澳门文学具有丰富的区域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真实与想象
——中国古代易装文化的嬗变与文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震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8-75
20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易装文化都以女扮男装为主流,中国古代易装文化非常丰富,又有不同于欧洲的特点。历史上的妇女易装个案与战争、民族融合及科举制度密切相关。至明清时代,添加了反叛礼教和市民文化的色彩,又有遗民、边缘文人“女性化”心态的作用,加上文学上闺秀传统及才女“文人化”的形成,文学易装题材的创作达到高峰,尤以女作家所创作的叙事作品表现女性意识的崛起和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的理想,而显得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晚明嘉定著名文人李流芳论诗以情性为本位,重视诗歌艺术形式的功能价值,这两方面共同构成其主情论诗学思想的主体.基于此,他还提出了"各成其一家"、"画会之诗总不似"等诗学见解.在与公安派、竟陵派人物交游的背景下,李流芳论诗既与公安、竞陵相类,又通过客观意义上的对明代诗学资源的批判性继承纠补了二派诗学的缺失,由此显示出不激不偏而又特立鲜明的诗学立场及人格范型,这便是李流芳诗学思想的文学批评史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学本质上是以夏商周三代为代表的古典文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分为古典文明与古典学术两个时期:以夏商周三代古典文明为本体,而两汉至清对经典的文献整理、义理阐释和考据证明学则构成了古典学术史的重要阶段。城邦社会是中国古典文明的社会空间;礼乐文明是中国古典文明的历史土壤;器物艺术是中国古典文明的证明形式;经典时代是古代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六经和诸子为代表的文化经典是古典文明的独特书写形式。古典学的本质是接续古典精神,以复古为解放,激活人类生命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4.
戴震义理之学的历史评价及近代启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震在对经典考据及经典诠释的基础上建构了其义理之学的思想体系。从清中后期学界的评价中 ,可以看出其义理之学是中国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重要桥梁 ,以及其具有的近代启蒙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Yang Naiqiao 《学术月刊》2007,(12)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欧美史学界推出后,即成为一首以英文叙事讲唱给欧美读者倾听东方历史故事的通俗性叙事歌曲。其汉语读本在中国出版后也呈现出惊人相似的现象,即通俗性。但是《万历十五年》所秉有的通俗性在特质上有着自己的内涵,是以历史事件的叙事真实性收获读者而达向学术的通俗性或历史的文学性。从历史铭刻在本体上的相对原始印迹看,《万历十五年》在其相当通俗化和文学性的叙事中恒持着历史的真实。《万历十五年》毕竟是在美国学界语境下所撰写和翻译的,所以英汉两个文本所呈现出来的通俗化、大众性、文学性与作者所栖居的那个时段、区域的后现代文化语境是同步的。《万历十五年》潜在的叙事结构具有小说性的叙事模式,明代万历年间的历史在作者的文本结构中被组接为一个个故事性叙事,我们只要翻阅其目录,就不难发现这部史学著作就是一个个故事的逻辑编排,整部叙事文本充溢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形式主义色彩。同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历史叙事中所给出的隐喻,即对20世纪70年代治国方略的启示,也因时过境迁产生了当下阅读语境与文本隐喻思想的疏离。 相似文献
16.
何水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5):119-123
《文苑英华》历来被认为是续《文选》而来,其与《玉台新咏》的关系极少被关注?《文苑英华》与《玉台新咏》重合诗歌 87 首,这透露出宋初与梁代后期的三个文学共性:其一,对艳诗“吟咏性情”功能的认可;其二,对梁代永明体诗人与宫体诗人态度的相似性;其三,文辞尚丽的相类性?此外,《玉台新咏》在编纂体例上对《文苑英华》也有影响?从选本批评角度对宋初与梁代后期的文学共性进行探讨,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分体编录型文学总集在宋初的演变特点,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宋初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