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简单地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相似文献   

2.
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同学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彼此之间弥补、沟通.  相似文献   

3.
邱祥 《科学咨询》2004,(18):34-35
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与灵感,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人们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数学的本质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信心,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维,是人们对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也是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时代的高中学生,数学能力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空间想象、直觉思维能力明显较强;而思维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规范化及数学运算能力明显弱化。对此,我们应探索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与灵感,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人们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数学的本质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互补互用的,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的加以训练和培养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短时间内直接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无疑是第一位的.促进数学理解学习的途径可以具体化为恰当运用直观、感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知识之间的类比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有机融合,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可以虚拟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诱发学生思维、加大教学密度等.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小平 《科学咨询》2008,(20):71-71
根据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学生学习数学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的数学知识不能被看成由教师直接传递给他们的现成的东西,它必须凭借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经其主动积极的思维加工而建构成的.因此,数学教学不再仅是一种"授予--吸收"的过程,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于是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我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以独特的直观形象的演示效果,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小学数学重难点的突破上、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中,都对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赋予了极大的动力,为学生学好数学起到了关键性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同学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彼此之间弥补、沟通。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意识?一、加强思想情感的触及交流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导课新颖,结课巧妙:注意运用直观,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注意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文评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实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热爱数学,让数学课堂扬起兴趣的风帆.  相似文献   

15.
雷会荣 《科学咨询》2008,(12):92-93
数学文化包含数学之美、数学历史、数学名人、数学名题、数学之趣,数学大奖、数学悖论、数学方法、数学创造、数学应用等内容.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它能使数学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和情趣,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充满兴趣和乐趣,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忽略了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呆板僵硬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提出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的四点体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直观的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提高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中学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中学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中学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中学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中学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因此,研究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评论》2015年发表罗默的一篇批判性文章《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在国际上掀起了对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的广泛争议。本文首先回顾这场争议,然后从经济学研究中引入数学的历史和积极作用、"数学滥用"的表现、"数学滥用"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剖析这一现象,阐述对该问题所引发的对经济学研究、教学和未来发展的反思。研究发现,"数学滥用"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值得反思的是,"数学滥用"会阻碍经济学思想的创新,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强化了"数学滥用"问题,"数学滥用"还会通过教学活动产生代际影响。中国经济学界曾开展三轮广泛讨论,主动纠正"数学滥用"。为达到中国经济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目标,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应注重经济直觉培养,明确有创新的中国经济问题,坚持因果关系辨识,坚持使用数学的简单、适用、严谨。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中的美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么鲜明,也不像社会美那么直观,它抽象、严密,是一种理性的美。数学领域是实施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审美对象。美,满溢于数学课堂与课外活动之中。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重要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美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图形美;一小节或一单元学完后可以通过梳理和沟通,感受数学知识间的逻辑美;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同时具有充分地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让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美去营造更强烈的美育氛围,去塑造一代美的人,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任平 《科学咨询》2009,(8):13-13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成为一种先进的、深受学生喜爱的现代教育手段,它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并且培养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在具体课堂的应用中,一部分教师还存在一些认识上误区,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呢?一是要做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以期达到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是要遵循科学性、实效性、最优化原则.三是整合应服务于教学,不能放弃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