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静婧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9-60
国民党改组派是20世纪20年代末从国民党内部分出的一个政治派别,其主张与国民党中央存在着差异。二者关于统治方式的分歧尤为明显,国民党改组派主张实行民主政策,国民党中央在训政的掩护下实行独裁统治,但却共同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而二者的分歧终以国民党改组派的彻底结束而消亡。 相似文献
2.
张帆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
本文通过《革命评论》中的言论,比较了改组派与蒋介石南京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分岐,说明了改组派风行一时的原因是利用了蒋介石南京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弱点,创造出迎合中国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改良心理的改组理论,但由于其理论的先天不足,也预示了他们必然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吴九占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7-11
本文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的革命性和革命作用作了过高估计 ,继而分析了国民党压抑、排斥和打击共产党的态度及其政策倾向 ,并通过深入研究国民党的阶级构成、组织特点、权力运行机制等 ,揭示出了国民党依然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实质 相似文献
4.
马明中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国民党改组派是本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以汪精卫为首的官僚政客、失意军人,拉拢一部分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欺骗一些幻想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青年知识分子而组成的与蒋介石集团争权夺利的政治团体。其政治纲领和活动的最高目的是以汪代蒋或汪蒋合作。它是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作为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一部分、一个派系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英美派"系指南京国民党政权内部一个主张在内政外交特别是外交上倾向英美的政治集团,它的产生既是南京国民党政权建立前后中国国内政治发展的结果,也是远东国际关系演变特别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段金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05-116+230
由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其在云南的发展,由于本身内部分歧较多,加以云南地方执政者对国民党的抵制,长期陷入低谷。中华革命党在云南的发展,在护国运动时期曾有过短暂的恢复,其余时间都受到了唐继尧的严防而事实上陷入停滞状态。中国国民党时期,1919年至1923年间的发展处于“地下”状态,1924年“一大”后虽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有进步,但仍相当涣散及薄弱。这些发展过程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国民党自身一直无法克服其组织发展“先天营养不足”的缺陷;二是北京政府时期的云南地方实力派对国民党的态度主要以自身利益为取舍,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国民党组织发展一直受地方实力派态度影响的客观情况。这些既是民国政治经纬极其复杂的重要表现,也是国民党组织建设及其后建立的党治政体政权脆弱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李默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91-95
国民党在大陆的训政是失败的,没有使中国走上宪政之路。国民党训政失败,既有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和国民党政权制度化水平低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国民党本身和孙中山训政理论预设方面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面对加入 WTO 后外资银行在国内的迅速扩张,如何增强国有银行竞争力、充实资本金,日益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中,最为理想、效果最好、讨论也最多的方法就是使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化改组并将其上市。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改组是必要的,但短期内,通过改组并上市,其条件尚不具备。目前我们只有做好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化改组的各方面准备工作,才能加快上市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志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同盟会,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建的,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12年,同盟会改组后又改名为国民党;随着辛亥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又改为中华革命党;后又复名为国民党。先后三次改组,其成效甚微。只有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改组。这次改组尽管也未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建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制订了新三民主义纲领,使国民党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迈进了一步,成效较前显著。国民党的不断改组,充分表现了孙中山“天下为公”,一心一意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定不移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0.
"英美派",系指南京国民党政权内部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派别,因其在内政外交特别是外交上带有明显的亲英美倾向,故名.尽管"英美派"人数众多,职业多样,且政见并不完全一致,但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在个人经历外交设想、政治理想和经济主张等方面仍具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赵红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3):30-33
抗日战争时期美军观察组来延安,是罗斯福政府扶蒋联共政策的体现,标志着美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种"半官方"关系,但是由于受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美苏冷战等因素的制约,美国政府还是执行了片面的扶蒋反共政策,所以美国政府眼中的中国是有偏差的,而美军观察组对中国现实的认知和判断是真实的,他们预言国民党政府将要真的陷于崩溃,中国的未来属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鸦片泛滥,中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社会各界围绕着禁烟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的各种禁烟主张反映了不同的阶层、集团和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禁烟人士通过报刊、媒体揭露外国非法向中国输入鸦片毒品的大量事实,军阀、官吏、奸商等纵容包庇贩运和制售鸦片毒品的罪恶,抨击政府当局腐败,无能政治,唤起国人对鸦片严重危害性的认识,推动了群众拒毒运动空前开展起来,制约了政府当局的禁烟态度。在讨论中一些论者宣传“渐禁主义”理论和主张也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这场禁烟讨论结果说明,在旧中国社会制度之下烟毒泛滥的社会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范晓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9-53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外关系史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以国民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就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态度和认识做一比较研究,从中分析这种认识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对中国革命发展轨迹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党人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并不重视。之所以愿意和中共合作,与其对社会主义理论、苏俄的认识密切相关。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并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国民党人也积极进行了研究和宣传。虽然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各异、对联俄容共的政策有怀疑、对中共也有疑惧,但苏俄革命的成功与对华宣言的发表使国民党人普遍对苏俄抱有好感;希望以俄为师及苏俄对国民党的巨大援助坚定了孙中山与苏俄结盟的决心;而与苏俄结盟的意愿及对具有革命积极性的中共党员的欣赏更促进了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党在湖南的统战工作非常活跃,很有特色。在湖南的国民党有甲派、乙派和复兴社派,乙派在逐渐不利的处境下开始主动接近中共,中共湖南党组织抓住机会对他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医制度,是国民政府在引进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其目标在于降低人口的死亡率,抑制传染病流行,降低产妇及婴儿死亡率,增进国民健康。它的产生和发展深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政治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医制度。但它体现了政府对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视,推动了中国医疗保健事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7.
陈灿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23-27
统战工作是中共总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湘系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关系,前后持续20余年。其间,既有良好的合作和顺利的发展,也有尖锐的对立和严重的挫折,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圆满的结局--实现了湖南的和平解放。尽释前嫌,化敌为友,正确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共上层和中下层领导在统战工作的不同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湘系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工作中留下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刘化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85-88
成化至正德时期(1465~1521)的吴中文学在保持地域性特色的同时,又与外界文学流派如京师茶陵派、前七子派以及陈庄体诗人有着广泛交流,呈现出开放性特征。有些吴中士人科举胜出后往往融入京师文学群体,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吴中主体的身份和风格;有的吴中士人虽不出仕,但也能主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与外界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1940年至1941年,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缺乏,粮价高涨,对军民生活和抗战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克服这一危机,国民政府不得不实行粮食统制,加强战时粮食管理,实行以田赋征实、征借、征购为核心的统购政策,实行军粮、公粮统一供应的统供政策,实行粮食平价公卖、调剂有无的统销政策,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这些政策的实行,对于缓解当时的粮食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国民政府国营与民营经济范围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兴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根据孙中山的发达国家资本理论,提出了划分国营民营经济范围的问题,其政策设计与实践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抗战前的初步界定、抗战时期国营范围的空前拓展与民营范围的急剧萎缩、抗战胜利后国营范围的调整压缩与民营范围的扩大。国民政府的上述政策有其合理性,但更存在着重大错误,政策的设计自相矛盾并与实践严重脱节,因而直至其政治垮台,都未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划分方案。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决策者思想上的严重分歧,特别是对民生思想的错误理解和对民生生活的长期忽视。 相似文献